一种护理用自平衡代步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024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理用自平衡代步轮椅,涉及护理设备领域,一种护理用自平衡代步轮椅,包括基础部分、操作面板、核心保障部分、动力部分;基础部分位于设备的最上部分;操作面板体积较小,位于基础部分的上表面一侧;核心保障部分位于基础部分下层;动力部分位于核心保障部分下层整个设备的最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采用陀螺仪时时检测平台的水平度的工作原理,保证座舱水平,设备不会由于恶劣地面原因倾倒。采用座舱下有一平台的设计,解决了传统轮椅中使用者个人物品无处放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理用自平衡代步轮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理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护理用自平衡代步轮椅。
技术介绍
推轮椅上坡时,使用者身体前倾,一定要面朝前进方向直行。下坡时最好让使用者面朝后方即面向坡上护理,让使用者面朝后方,即面向坡上,护理者控制好轮椅速度,有行驶制动的轮在下坡时可用行驶制动控制速度,坡度较小时,在下坡过程中可以让轮椅使用者面向前方,护理者一定要握紧把手,控制好速度。传统的轮椅由于前轮小且质量轻,上坡时在无护理人员的情况下容易倾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理用自平衡代步轮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恶劣路况中在没有陪护的情况下容易倾倒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护理用自平衡代步轮椅,包括基础部分、操作面板、核心保障部分、动力部分;所述基础部分包括座舱、扶手、推手、脚蹬,所述座舱为普通椅子型,有座和靠背,座舱四个角的底部焊接四根金属杆,所述扶手位于座舱两侧,所述推手为两个设置在座舱后背左右两边;所述操作面板设置在扶手一侧,操作面板上设置有开关、摇柄、高度调节键;所述核心保障部分包括平台、主控板、电机驱动、电源、陀螺仪,所述平台设置在座舱的下面位于座舱底部,主控板、电机驱动、电源并排摆放在平台前端,平台后方与座舱底部形成一个置物区,电源后边沿位置是陀螺仪;主控板、电机驱动、电源、陀螺仪、操作面板之间由导线连接;所述动力部分位于核心保障部分下层整个设备的最底部,包括机架、滑槽、棘齿杆、力矩电机、车轮、步进电机、升降齿轮,所述机架为板材有四块,焊接在四根金属杆底部;滑槽为方形槽有四个,分别焊接在机架内侧远离竖直金属杆的一侧,方向是前轮滑槽向后后轮滑槽向前;棘齿杆为四个,形状为一侧有棘齿的方形杆件,四个棘齿杆分别装配在四个滑槽内;力矩电机的定子刚性连接在机架靠近竖直金属杆的一边,升降齿轮与力矩电机的输出轴轴孔连接,升降齿轮与棘齿杆啮合;棘齿杆最下端刚性连接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车轮轴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扶手与座舱为一体,与普通椅子的扶手类似;所述推手与座舱靠背刚性连接;脚蹬刚性连接在平台的前边沿,与水平面平行。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面板为长方体形状,通过底座粘连在右手扶手前端。进一步地,所述平台四个边角分别穿过座舱底部的四根金属杆并位于金属杆的中部,连接部分为焊接;主控板位于平台左前角,主控板右邻电机驱动,平台右前角为电源,主控板、电机驱动、电源、陀螺仪与平台连接方式为粘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陀螺仪时时检测平台的水平度的工作原理,保证座舱水平,设备不会由于恶劣地面原因倾倒。2、采用座舱下有一平台的设计,解决了传统轮椅中使用者个人物品无处放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操作面板细节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车轮升降细节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础部分,2、操作面板,3、核心保障部分,4、动力部分,11、座舱,12、扶手,13、推手,14、脚蹬,21、底座,22、开关,23、摇柄,24、高度调节键,31、平台,32、主控板,33、电机驱动,34、电源,35、陀螺仪,41、机架,42、滑槽,43、棘齿杆,44、力矩电机,45、车轮,46、步进电机,47、升降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护理用自平衡代步轮椅,包括基础部分1、操作面板2、核心保障部分3、动力部分4;基础部分1位于设备的最上部分;操作面板2体积较小,位于基础部分1的上表面一侧;核心保障部分3位于基础部分1下层;动力部分4位于核心保障部分3下层整个设备的最底部。基础部分1包括座舱11、扶手12、推手13、脚蹬14;座舱11为普通椅子型,有座和靠背;扶手12与座舱11一体,与普通椅子的扶手12类似;推手13有两个,位于座舱11靠背上边沿左右两边,与座舱11靠背刚性连接;脚蹬14有两个位于核心保障部分3前边沿,刚性连接在核心保障3部分前边沿,与水平面平行,座舱11底面四个角各向下伸出一个竖直金属杆,与座舱11连接方式为焊接。操作面板2包括底座21、开关22、摇柄23、高度调节键24;底座21为长方体形状,粘连在右手扶手12前端;底座21上表面分布有开关22、摇柄23、高度调节键24,开关22控制整个设备电器元件电流通断,摇柄23的前推、后拉、旋转控制设备前进、后退、调头。核心保障部分3包括平台31、主控板32、电机驱动33、电源34、陀螺仪35;平台四个角由四根竖直金属杆穿过,平台位于金属杆中部,并焊接在一起;主控板32位于平台左前角,主控板32右邻电机驱动33,平台右前角为电源34,电源34后边沿位置是陀螺仪35,主控板32、电机驱动33、电源34、陀螺仪35与平台连接方式为粘接;主控板32、电机驱动33、电源34、陀螺仪35、操作面板2之间由导线连接。动力部分4包括机架41、滑槽42、棘齿杆43、力矩电机44、车轮45、步进电机46、升降齿轮47;机架41为板材有四块,分别焊接在两根前轮竖直金属杆前表面和两根后轮金属杆的后表面;滑槽42为方形槽有四个,分别焊接在机架41内侧远离竖直金属杆的一侧,方向是前轮滑槽开口向后后轮滑槽开口向前;棘齿杆43为一侧有棘齿的方形杆件,四个棘齿杆43装配在每一个滑槽42内;力矩电机44刚性连接在机架41靠近竖直金属杆的一边,升降齿轮47与力矩电机44的输出轴轴孔连接,升降齿轮47与棘齿杆43啮合;棘齿杆43最下端刚性连接有步进电机46,步进电机46的输出轴与车轮45轴孔连接。工作原理:患者坐在座舱,双手放在扶手上,右手手握操作面板,点击开关启动设备,向前推摇柄,主控板接收到向前的信号立即产生电信号控制电机驱动给四个步进电机发出正转的PWM信号,此时设备向前运行,倒车为四个步进电机翻转,向左调头为主控板发出电信号使得电机驱动发出相应PWM脉冲控制两个左轮步进电机反转两个右轮步进电机正转;本专利技术最大的亮点是当行进在不同高度的地面上时,陀螺仪时时检测平台的水平度,当有轻微倾斜时,倾斜角度通过不同电平信号反馈到主控板,主控板发出指令使电机驱动发出相应PWM信号控制力矩电机,通过力矩电机带动升降齿轮以及棘齿杆的传动达到升降每一个车轮的目的,假如设备检测到座舱右前方被路面障碍抬高,陀螺仪检测到右边方向和前面方向有倾斜角度,主控板与电机驱动发出相应PWM信号使右前方的力矩电机正转抬高棘齿杆,从而收回右前轮,直到陀螺仪反馈座舱已经水平,右前力矩电机停止工作,越过障碍之后右前方会向下倾斜,力矩电机反转,伸出右前轮直到座舱水平。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用自平衡代步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部分、操作面板、核心保障部分、动力部分;所述基础部分包括座舱、扶手、推手、脚蹬,所述座舱为普通椅子型,有座和靠背,座舱四个角的底部焊接四根金属杆,所述扶手位于座舱两侧,所述推手为两个设置在座舱后背左右两边;所述操作面板设置在扶手一侧,操作面板上设置有开关、摇柄、高度调节键;所述核心保障部分包括平台、主控板、电机驱动、电源、陀螺仪,所述平台设置在座舱的下面位于座舱底部,主控板、电机驱动、电源并排摆放在平台前端,平台后方与座舱底部形成一个置物区,电源后边沿位置是陀螺仪;主控板、电机驱动、电源、陀螺仪、操作面板之间由导线连接;所述动力部分位于核心保障部分下层整个设备的最底部,包括机架、滑槽、棘齿杆、力矩电机、车轮、步进电机、升降齿轮,所述机架为板材有四块,焊接在四根金属杆底部;滑槽为方形槽有四个,分别焊接在机架内侧远离竖直金属杆的一侧,方向是前轮滑槽向后后轮滑槽向前;棘齿杆为四个,形状为一侧有棘齿的方形杆件,四个棘齿杆分别装配在四个滑槽内;力矩电机的定子刚性连接在机架靠近竖直金属杆的一边,升降齿轮与力矩电机的输出轴轴孔连接,升降齿轮与棘齿杆啮合;棘齿杆最下端刚性连接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车轮轴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用自平衡代步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部分、操作面板、核心保障部分、动力部分;所述基础部分包括座舱、扶手、推手、脚蹬,所述座舱为普通椅子型,有座和靠背,座舱四个角的底部焊接四根金属杆,所述扶手位于座舱两侧,所述推手为两个设置在座舱后背左右两边;所述操作面板设置在扶手一侧,操作面板上设置有开关、摇柄、高度调节键;所述核心保障部分包括平台、主控板、电机驱动、电源、陀螺仪,所述平台设置在座舱的下面位于座舱底部,主控板、电机驱动、电源并排摆放在平台前端,平台后方与座舱底部形成一个置物区,电源后边沿位置是陀螺仪;主控板、电机驱动、电源、陀螺仪、操作面板之间由导线连接;所述动力部分位于核心保障部分下层整个设备的最底部,包括机架、滑槽、棘齿杆、力矩电机、车轮、步进电机、升降齿轮,所述机架为板材有四块,焊接在四根金属杆底部;滑槽为方形槽有四个,分别焊接在机架内侧远离竖直金属杆的一侧,方向是前轮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占荣薛宪鼎王利霞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