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及其栽培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20870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及其栽培方法,属于中药材的种植灌输技术领域。灌输系统包括水箱,其连接有营养液进液管、自来水管和出液管,自来水管与出液管设置在水箱的相对的侧壁上,出液管的末端设置有多根滴灌管道,在每根滴灌管道上还设置有数个纳米微孔管。栽培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利用发酵的复合菌剂制备白花丹参栽培发酵营养液;深翻、整地、施加有机肥、筑垄做栽培床,将纳米微孔管依次预埋入栽培床内,并且在纳米微孔管上覆盖竹炭粉和细炉渣;在筑好的所述栽培床上种植白花丹参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及其栽培方法使得土壤得到改善,解决了连作障碍问题,实现了高精度,无土壤选择性的全自动灌溉,方便可靠。

A Live Water Irrigation System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Its Cultiv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ve water irrigation system of Salvia miltiorrhiza Bge. and a cultivation method thereof,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ultivation and infusion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The irrigation system consists of a water tank,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 nutrient liquid intake pipe, a water supply pipe and a liquid outlet pipe. The water supply pipe and the liquid outlet pipe are arranged on the opposite side wall of the water tank. At the end of the liquid outlet pipe, there are several drip irrigation pipes, and several nano-micro-porous pipes are arranged on each drip irrigation pipe. The cultivation meth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eparing fermentation nutrient solution of Salvia miltiorrhiza by using fermentation compound microbial agent; deep turning, soil preparation, applying organic fertilizer and ridging as cultivation bed, embedding nanoporous tubes into cultivation bed in turn, and covering bamboo charcoal powder and fine slag on nanoporous tubes; planting Salvia miltiorrhiza seedlings on the cultivation bed. The living water irrigation system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its cultivation method can improve the soil,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 realize full automatic irrigation with high precision and no soil selectivity, and is convenient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及其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的种植灌输
,尤其涉及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及其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丹参分为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白花丹参(SalviamiltiorrhozaBge.f.alba)是丹参的白花变型,其花冠为白色或淡黄色,白花丹参属稀有罕见的名贵中药材。白花丹参除具有普通丹参的生物活性和用途外,其所含丹参酮是紫花丹参的3倍,同时比紫花丹参多出四氢丹参醌和丹参醛两种化合物,相比紫花丹参,白花丹参具有更高的药用价值,对治疗血栓性脉管炎具有独特疗效,除此之外具有祛痰止痛、活血通络、清心除烦的显著功效,且对妇女不孕、月经不调、肝脾肿大、心绞痛等疾病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白花丹参中还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诸如锰、镁、铁、锌、钙等元素含量都高于普通丹参几倍,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组织修复,是丹参族中的极品,因此相较于紫花丹参,白花丹参具有更高的经济效应。经研究发现白花丹参的茎、叶、根中的总黄酮含量均比紫花丹参相应部位高,且白花丹参总丹参酮与酚酸在植株各部分的含量高低顺序为叶>根>花>茎;经研究表明大量的总丹参酮集中在白花丹参的根部,酚酸主要集中在叶中,而在白花丹参的花中两者含量均很低。另外,白花丹参在中成药、酒、茶等的生产中应用广泛,制成的保健茶与酒具有调经活血、祛瘀生新、疏通血管、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抗衰老、促进睡眠等功效,同时可降低胆固醇高血压,预防脑血栓、抑制心脑血管病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预防冠心病,是性状平和的一味健康保健品,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和妇女长期食用,也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人群的理想食品。尽管白花丹参的市场前景广阔,药用范围不断扩展,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而且目前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以及种植条件的局限性,严重影响白花丹参的产业发展。目前,经广泛调查得知现有市面上的白花丹参大部分都是传统的田间种植,在种植期间主要使用农用无机化肥以及化学农药进行防病虫害,因此造成在利用所产的白花丹参叶子与根生产的白花丹参茶与酒,残留较多的化学药剂,不利于身体健康,有悖于食用保健品的初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营养液生产出优质有机生态的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运用仿生态热带雨林栽培技术,在解决白花丹参栽培的连作障碍同时能够生产出优质有机生态的白花丹参的栽培方法。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连接有营养液进液管、自来水管和出液管,所述自来水管与所述出液管设置在所述水箱的相对的侧壁上,并且所述出液管的末端设置有多根滴灌管道,在每根所述滴灌管道上还设置有数个纳米微孔管。进一步地,所述水箱还通过管线与曝气机相连接,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搅拌机。进一步地,在所述营养液进液管、所述自来水管和所述出液管上均设置有阀门,并且所述出液管上还设置有管道泵。进一步地,所述营养液进液管为PVC管。进一步地,还包括深埋在土壤中的水分传感器,所述水分传感器与控制所述阀门的阀门控制器连接。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上述任一种活水灌输系统的白花丹参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利用发酵的复合菌剂制备白花丹参栽培发酵营养液;步骤2:深翻、整地、施加有机肥、筑垄做栽培床;将所述纳米微孔管依次预埋入所述栽培床内,并且在所述纳米微孔管上覆盖竹炭粉和细炉渣;步骤3:在筑好的所述栽培床上种植白花丹参苗。进一步地,所述栽培床的床宽为1m-1.2m,床高为25cm-30cm,床间沟宽为35cm-40cm,所述竹炭粉和细炉渣两者之和的厚度为5-10cm,种植行距为20-25cm×20-25cm,丛植,1穴2-4株,穴深为5cm-10cm。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菌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包含芽孢杆菌、固氮菌、啤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和纤维单胞菌的复合菌种分别斜面接种于31℃培养箱内培养活化,将菌种接种入含麦芽汁种子的培养基内进行活化培养,然后按照10%接种量将活化后的菌液接种入液态培养基内扩繁,然后在31℃、200rpm条件下培养18-24h;步骤2:继续进行复合菌剂扩大培养,在发酵开始时,先接入5%固氮菌,24h后接入其他几种菌15%接种量,总计接种量为20%,然后在31℃,200rpm条件下培养1-2天,所述其他几种菌为芽孢杆菌、啤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纤维单胞菌;步骤3:将获得的液态复合菌液接种入待发酵的发酵培养器中,在31℃条件下混匀、微搅拌,发酵2天后,获得复合菌菌液,待用。进一步地,所述制备白花丹参栽培发酵营养液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麦麸50kg、麦芽汁17kg、豆饼10kg、菜饼10kg、灭菌后的蚕沙5kg、骨粉5kg、玉米粉20kg、小麦秸粘杆粉10kg、磷酸氢二钾0.02%、硫酸镁0.02%和氯化钠0.02%加水搅拌混合均匀;步骤2:接种15%的复合菌菌液,在31℃,200rpm条件下发酵2-4天后得到白花丹参栽培所需各种营养物质的营养液,储存于营养液罐中使用。进一步地,所述白花丹参的种植方法的种植土壤选用肥沃的沙质土壤,并且新添加的所述沙质土壤的厚度为60cm,并且将所述滴灌管道预埋在所述种植土壤以下10cm处。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运用特有的创新活水灌输系统,在地表下10公分处埋入纳米微孔管,以将空气中的氧、氮、碳等引入土壤中,使得土壤处于充氧状态,有利于好氧菌的大量繁殖与扩增,逐渐使得土地结构差点的土壤逐渐恢复地力。本专利技术利用新型的种植方法栽培白花丹参,解决了现今白花丹参种植出现的连作障碍,以及有机耕作的最大障碍-酸雨危害等导致的低产低质量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白花丹参在用作保健品存在化学药剂残留的健康问题,开创稳定、高质高量、无农药化肥、省水节能、免翻耕、可连作的农作法,解决了现今有机生产质量与产量不均、设施农业高耗能等难题,同时对全球暖化问题更能发挥较佳的缓解作用。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活水灌输系统栽培的白花丹参,在连作栽培过程中,不会发生因未翻耕发生缺氧烂根生病等问题,进而解决了连作障碍问题,同时问题土壤也得到改善。本专利技术采用特制的有机发酵营养液,通过活水灌输系统的微渗透原理,使得水箱内的混合有机发酵营养液在微渗的作用下,从土壤层下的滴灌管道持续渗入土壤中,小型曝气机对水体持续曝气,有机发酵营养液经PVC管路通过液位压被压入密闭的水箱中,使得水中混有有机发酵营养液、空气、水的混合液通过纳米微孔管在土壤中释放出来,被白花丹参根系吸收。利用此活水灌输系统,对白花丹参苗株地下根系进行自动灌输施肥,使得苗株所生长的土壤保持一定的湿度,有机发酵液通过水、空气混合后进入苗株根系处土壤,土壤中的微生物在此适宜条件下大量活化增繁,同时苗株所需的养分彻底发酵、分解、熟成,为丹参植株提供充足的营养和微量元素。此生态栽培技术无农药化肥,省水节能以及免翻耕可连作的生产出高产高质量的有机白花丹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箱;2、曝气机;3、营养液罐;4、管道泵;5、滴灌管道;6、纳米微孔管;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所述水箱(1)连接有营养液进液管(7)、自来水管(8)和出液管(4),所述自来水管(8)与所述出液管(4)设置在所述水箱(1)的相对的侧壁上,并且所述出液管(4)的末端设置有多根滴灌管道(5),在每根所述滴灌管道(5)上还设置有数个纳米微孔管(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所述水箱(1)连接有营养液进液管(7)、自来水管(8)和出液管(4),所述自来水管(8)与所述出液管(4)设置在所述水箱(1)的相对的侧壁上,并且所述出液管(4)的末端设置有多根滴灌管道(5),在每根所述滴灌管道(5)上还设置有数个纳米微孔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水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还通过管线(10)与曝气机(2)相连接,所述水箱(1)内设置有搅拌机(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水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营养液进液管(7)、所述自来水管(8)和所述出液管(9)上均设置有阀门(11),并且所述出液管(9)上还设置有管道泵(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水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进液管(7)为PVC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水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深埋在土壤中的水分传感器,所述水分传感器与控制所述阀门(11)的阀门控制器连接。6.一种使用上述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活水灌输系统的白花丹参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利用发酵的复合菌剂制备白花丹参栽培发酵营养液;步骤2:深翻、整地、施加有机肥、筑垄做栽培床,将所述纳米微孔管(6)依次预埋入所述栽培床内,并且在所述纳米微孔管(6)上覆盖竹炭粉和细炉渣;步骤3:在筑好的所述栽培床上种植白花丹参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床的床宽为1m-1.2m,床高为25cm-30cm,床间沟宽为35cm-40cm,所述竹炭粉和细炉渣两者之和的厚度为5-10cm,种植行距为20-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