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根灌与微喷灌互补的灌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0870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根灌与微喷灌互补的灌水装置,包括:管状的外壳以及采用滑动密封的方式装配在外壳中的活动管,活动管与外壳之间存在间隙,活动管的上端伸出外壳并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外壳的侧壁上通过旁通管连接有灌水器;所述的灌水器与旁通管连接处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的活动管下端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均通过水流压力调节开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组合式结构,将喷灌与根灌结合在同一个灌溉设备上,内设压力补偿结构,其陶瓷根灌与微喷灌结合的灌水方式可以适用于不同作物的灌溉,灌溉水利用效率高,结构简单,水力性能良好,流道抗堵性能好。

A Complementary Irrigation Device for Ceramic Root Irrigation and Micro-sprinkler Irrig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eramic root irrigation and micro-sprinkler irrigation complementary irrig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ubular shell and a movable tube assembled in the outer shell by sliding seal, a gap between the movable tube and the outer shell, an upper end of the movable tube extends out of the outer shell and an atomizing sprinkler is installed, an irrigator is connected to the side wall of the outer shell through a bypass pipe, and an irrigator and a bypass pipe are connected. A first flow regulating valve is connected and disposed, and a second flow regulating valv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movable pipe; the first flow regulating valve and the second flow regulating valve adjust the opening through the flow pressure. The invention adopts a combined structure, combines sprinkler irrigation with root irrigation on the same irrigation equipment, and has a built-in pressure compensation structure. The ceramic root irrigation combined with micro-sprinkler irrigation can be applied to irrigation of different crops. The irrigation wat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s high,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hydraulic performance is good, and the anti-blocking performance of the runner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根灌与微喷灌互补的灌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旱区农业节水灌溉
,特别涉及一种陶瓷根灌与微喷灌互补的灌水装置,利用上部雾化喷头进行微喷灌,根部利用陶瓷管进行根灌作业。
技术介绍
随着多年现代节水灌溉的发展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地上灌溉(如喷灌和微灌)与地下灌溉技术是最节省水资源的技术。但是由于地上灌溉存在投资高、受风影响较大、能耗大的缺点严重阻碍了喷灌的发展;而地下灌溉容易堵塞、堵塞后难发现、难检修,而且在播种期和苗期无法湿润种子和浅根,同样限制了地下灌溉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两种灌溉方式各自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陶瓷根灌与微喷灌互补的灌水装置,通过微喷灌与根灌相互结合,扬长避短,以有效解决两种灌溉方式在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根灌与微喷灌互补的灌水装置,包括:管状的外壳以及采用滑动密封的方式装配在外壳中的活动管,活动管与外壳之间存在间隙,活动管的上端伸出外壳并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外壳的侧壁上通过旁通管连接有灌水器;所述的灌水器与旁通管连接处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的活动管下端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均通过水流压力调节开度。进一步地,所述的水流自外壳下端进入外壳,当水流压力在0~P之间时,第一流量调节阀打开,水流自活动管和外壳之间的间隙通过旁通管、第一流量调节阀进入灌水器中以进行根灌;当水流压力大于P时,第一流量调节阀关闭,第二流量调节阀打开,水流进入活动管中,最终从雾化喷头喷出以进行微喷灌。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流量调节阀包括设置于灌水器进水口处的接头管,接头管内部设置有沿靠近灌水器方向内径逐渐增大的进水腔,进水腔与所述的进水口同轴连通,所述的第一调节球位于进水腔中;所述的旁通管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和接头管连接的连接槽,所述的进水腔与旁通管内的通道连通,第一调节球的直径大于旁通管内通道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流量调节阀包括设置在活动管下端内的球槽,球槽与活动管内的通道之间通过直径小于球槽的通孔连通;位于活动管下部设置有下接头,下接头上贯穿开设有流量孔;所述的第二调节球位于球槽中,第二调节球的直径大于流量孔的直径,在第二调节球与球槽上端之间设置有调位弹簧。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壳的下端通过导水台贯连有进水管,导水台上开设有锥形面,锥形面底部开设有与进水管内的通道连通的连接孔;所述的下接头外部加工有外六方,当进水管未通水时,外六方与所述的锥形面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的活动管上套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下端与外壳下端固定,复位弹簧上端与活动管外壁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壳上端外壁上固定有螺纹套环,以及与螺纹套环配合的套筒,其中螺纹套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套筒内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活动管上套装有密封套,密封套与活动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套筒将密封套与所述的螺纹套环相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的套筒上端、密封套下端均设置有一圈环形板。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壳、灌水器的轴向均垂直于水平面,灌水器的位置高于旁通管。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组合式结构,将喷灌与根灌结合在同一个灌溉设备上,内设压力补偿结构,其陶瓷根灌与微喷灌结合的灌水方式可以适用于不同作物的灌溉,根据作物根部在土壤中的生长深度,可通过调节陶瓷根灌灌水器埋于土壤的深度,来保证水分全部进入作物根部。2.本专利技术装置可通过水泵调节水压,从而改变陶瓷根灌灌水器灌水流量,以满足不同时期的作物灌溉需水量要求,灌溉水利用效率高,结构简单,水力性能良好,流道抗堵性能好。3.在干旱时期,作物需水量增加时,根部陶瓷根灌灌水器由于地形条件问题,灌溉流量受到限制,此时通过水泵增大水压,灌水器停止入渗,避免压水压过大破坏灌水器;由于进水口的压力补偿器作用,水流通过活动管进行喷灌,解决了根灌渗水流量小,灌溉不及时的问题;灌溉结束后,活动管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土壤中,避免了灌溉设备暴露在地面,使用寿命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流量调节阀部分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第二流量调节阀部分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第二流量调节阀部分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滑动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滑动密封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7为根灌流量与压力关系图;图8为喷灌流量与压力关系图;图9为根灌流量、喷灌流量与压力关系图。图中标号代表:1雾化喷头,2复位弹簧,3活动管,301通道,4灌水器,41腔体,5第一流量调节阀,51进水腔,6旁通管,61连接槽,62通道,7间隙,8进水管,81锥形面,82连接孔,9外壳,10第二流量调节阀,101通孔,102球槽,103调位弹簧,104第二调节球,105流量孔,11接头管,12第一调节球,13下接头,14套筒,15密封圈,16螺纹套环,17密封套,18外螺纹,19内螺纹。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根灌与微喷灌互补的灌水装置,包括:管状的外壳9以及采用滑动密封的方式装配在外壳9中的活动管3,活动管3与外壳9之间存在间隙7,活动管3的上端伸出外壳9并安装有雾化喷头1;所述外壳9的侧壁上通过旁通管6连接有灌水器4;所述的灌水器4与旁通管6连接处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5,所述的活动管3下端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10;第一流量调节阀5、第二流量调节阀10均通过水流压力调节开度。本专利技术的灌水装置采用组合式结构,将根灌与微喷灌结合起来,通过水流压力实现两种灌溉方式的调节。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包括管状的外壳9以及装配在外壳9中的活动管3,本实施例中外壳9、活动管3均为圆形空心管,活动管3的长度大于外壳9,将活动管3放入外壳9中后,活动管3的上端伸出外壳9。活动管3与外壳9之间存在用于水流通过的间隙7,然而在外壳9的上端部设置有滑动密封装置,使活动管3与外壳9之间为滑动密封的配合方式。当活动管3相对于外壳9沿轴向滑动时,由于滑动密封装置的作用,所述间隙7中的水不能从外壳9的上端逸出。活动管3的上端设置有雾化喷头1,为了保证微喷灌效果,雾化喷头1可设置多个,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活动管3上端;活动管3上端封闭,仅开设用于安装雾化喷头1的螺纹孔。水流自活动管3下端进入活动管3中后,从雾化喷头1喷出。外壳9侧壁上利用旁通管6连接有灌水器4,进入外壳9间隙7中的水流,通过旁通管6进入到灌水器4中。本方案中,灌水器4采用陶瓷根灌灌水器4(申请号201310479770.4),灌水器4内部具有一个腔体5,水流进入到腔体5中后,再从灌水器4侧壁上的微孔渗出,以进行根灌。本装置在使用时,埋置于地面以下,仅留壳体上端位于地面之上,并使灌水器4靠近植物根部。本方案中,灌水器4的进水口处、活动管3下端分别安装第一流量调节阀5、第二流量调节阀10,分别用于调节进入灌水器4内水流的流量和进入活动管3内水流的流量;而两个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均通过水流压力来进行调节,即水流压力变化时,将影响两个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从而实现在不同压力下对微喷灌和根灌的调节。优选地,所述的水流自外壳9下端进入外壳9,当水流压力在0~P之间时,第一流量调节阀5打开,水流自活动管3和外壳9之间的间隙7通过旁通管6、第一流量调节阀5进入灌水器4中以进行根灌;此时,水流压力不足以开启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根灌与微喷灌互补的灌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的外壳(9)以及采用滑动密封的方式装配在外壳(9)中的活动管(3),活动管(3)与外壳(9)之间存在间隙(7),活动管(3)的上端伸出外壳(9)并安装有雾化喷头(1);所述外壳(9)的侧壁上通过旁通管(6)连接有灌水器(4);所述的灌水器(4)与旁通管(6)连接处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5),所述的活动管(3)下端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10);第一流量调节阀(5)、第二流量调节阀(10)均通过水流压力调节开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根灌与微喷灌互补的灌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的外壳(9)以及采用滑动密封的方式装配在外壳(9)中的活动管(3),活动管(3)与外壳(9)之间存在间隙(7),活动管(3)的上端伸出外壳(9)并安装有雾化喷头(1);所述外壳(9)的侧壁上通过旁通管(6)连接有灌水器(4);所述的灌水器(4)与旁通管(6)连接处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5),所述的活动管(3)下端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10);第一流量调节阀(5)、第二流量调节阀(10)均通过水流压力调节开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根灌与微喷灌互补的灌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流自外壳(9)下端进入外壳(9),当水流压力在0~P之间时,第一流量调节阀(5)打开,水流自活动管(3)和外壳(9)之间的间隙(7)通过旁通管(6)、第一流量调节阀(5)进入灌水器(4)中以进行根灌;当水流压力大于P时,第一流量调节阀(5)关闭,第二流量调节阀(10)打开,水流进入活动管(3)中,最终从雾化喷头(1)喷出以进行微喷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根灌与微喷灌互补的灌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流量调节阀(5)包括设置于灌水器(4)进水口处的接头管(11),接头管(11)内部设置有沿靠近灌水器(4)方向内径逐渐增大的进水腔(51),进水腔(51)与所述的进水口同轴连通,所述的第一调节球(12)位于进水腔(51)中;所述的旁通管(6)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和接头管(11)连接的连接槽(61),所述的进水腔(51)与旁通管(6)内的通道(62)连通,第一调节球(12)的直径大于旁通管(6)内通道(62)的直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根灌与微喷灌互补的灌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流量调节阀(10)包括设置在活动管(3)下端内的球槽(102),球槽(102)与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兰赵航李丹程琪冯英俊朱金福葛茂生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