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燃气尾气的喷射干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2060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燃气尾气的喷射干燥系统,该喷射干燥系统包括有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以及燃烧增温系统,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与燃烧增温系统之间通过三通等部件耦合到一起,这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就具有三种运行模式: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与燃烧增温系统配合对干燥塔提供热能;或,由燃烧增温系统直接提供热能;或,降低稀料的喷射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额外设置了燃烧增温系统,其能够作为主要热源对干燥塔提供热能,又能够作为辅助热源配合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行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工作模式多样化,同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即使有设备发生故障停机,其他的系统仍能够提供热能保证系统持续、稳定地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燃气尾气的喷射干燥系统
本技术涉及物料干燥相关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应用燃气尾气的喷射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喷射干燥是系统化技术应用于物料干燥的一种方法。喷射干燥的工作流程如下:于干燥室中将稀料经雾化后喷出,喷出的雾化稀料与热空气接触,稀料中的水分会迅速汽化,这样就可以得到干燥产品。喷射干燥能直接使溶液、乳浊液干燥成粉状或颗粒状制品,其可省去蒸发、粉碎等工序。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在陶瓷行业中,已有的喷射干燥塔蒸发量比较大,燃气轮机尾气所排放出的热量以及温度不能完全匹配喷射干燥塔满负荷运行时的热量要求,这就需要增加燃烧器补燃装置进行热量和温度补偿。对现有技术来说,燃气轮机尾气是喷射干燥塔的主要热量来源,燃烧器补燃装置中的燃料(天然气)是以燃气轮机的尾气作为氧源(燃机尾气约15%含氧量)进行燃烧,其只是起到补充热源的作用,一旦燃气轮机出现故障,此套系统(包括后端的喷射干燥塔)将全部停机,其严重地影响了物料干燥的效率。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运行可靠性较高的干燥系统,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稳定、使用可靠性较高的应用燃气尾气的喷射干燥系统。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燃气尾气的喷射干燥系统,包括:燃气轮发电机组,所述燃气轮发电机组具有用于燃气尾气输出的尾气输出管路,所述尾气输出管路具有第一对接口以及第二对接口,与所述第一对接口对接有第一烟囱,与所述第二对接口对接有尾气导管;燃烧增温系统,所述燃烧增温系统包括有增温系统主体,所述增温系统主体包括有高温烟气输出口、助燃空气输入口以及燃料进口,于所述增温系统主体内设置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于所述增温系统主体内靠近所述高温烟气输出口的位置设置,所述燃料进口开设于所述增温系统主体的侧壁上并靠近所述助燃空气输入口设置,于所述增温系统主体的外侧套设有混合套管,所述混合套管的内侧壁与所述增温系统主体的外侧壁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有混合间隙,所述混合套管的侧壁上采用斜切入气的方式设置有斜切式入气管,所述斜切式入气管与所述混合间隙相连通,于所述混合套管上开设有与所述混合间隙相通的对接口,所述对接口与所述高温烟气输出口相对设置;干燥塔,所述干燥塔具有干燥室,所述干燥室通过管路与所述对接口连接,与所述干燥塔连接有第二烟囱;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有第一控制阀门以及第二控制阀门,所述第一控制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对接口上、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对接口的封闭与导通,所述第二控制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二对接口上、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对接口的封闭与导通。优选地,于所述助燃空气输入口上设置有鼓风机。优选地,所述对接口为锥体型渐缩式开口结构。优选地,于所述干燥塔与所述第二烟囱之间设置有引风机。优选地,于所述第二对接口内还设置有用于辅助控制所述第二对接口导通或者封闭的第三调控阀门。优选地,于所述干燥塔的顶部开设有干燥用高温气体输入的塔顶开口,所述塔顶开口与所述对接口通过管路对接,于所述塔顶开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本技术提供的喷射干燥方法中,其使用了应用燃气尾气的喷射干燥系统对稀料进行喷雾干燥,该喷射干燥系统包括有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以及燃烧增温系统,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与燃烧增温系统之间通过三通等部件耦合到一起,当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时,关闭第一控制阀门(关闭第一烟囱),第二控制阀门打开,燃机尾气排入后端,天然气与鼓风机鼓入空气在燃烧器内燃烧,产生高温烟气(约750℃)与燃机尾气(约500℃)混合,混合烟气通过混流板充分均匀,烟气达到最佳温度(约650℃)进入喷雾干燥塔。当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出现故障时,第二控制阀门以及第三控制阀门关闭,第一控制阀门打开(打开第一烟囱),燃机尾气通过第一烟囱排入大气,同时,增大天然气燃烧量,喷雾干燥塔所需热量完全由天然气通过燃烧器燃烧获得。本技术由于额外设置了燃烧增温系统,其能够作为主要热源对干燥塔提供热能,又能够作为辅助热源配合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行使用,本技术不仅工作模式多样化,同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即使有设备发生故障停机,其他的系统热能够进行使用,保证系统能够持续运行。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应用燃气尾气的喷射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燃气轮发电机组1、尾气输出管路2、第一对接口2a、第二对接口2b、第一烟囱3、尾气导管4、增温系统主体5、高温烟气输出口5a、助燃空气输入口5b、燃料进口5c、燃烧器6、混合套管7、斜切式入气管8、干燥塔9、第二烟囱10、第一控制阀门11、第二控制阀门12、鼓风机13、引风机14、第三调控阀门1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应用燃气尾气的喷射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燃气尾气的喷射干燥系统,用于实现陶瓷原料稀料的喷射干燥,从而使得陶瓷原料稀料直接干燥成粉末颗粒。在本技术中,该应用燃气尾气的喷射干燥系统包括有如下组件:1、用于提供燃气尾气的燃气轮发电机组燃气轮发电机组1以燃气为燃料,燃气与空气(氧气)混合后进入燃烧室燃烧,燃烧生成的尾气经过透平后,能够驱动透平旋转,从而带动外置的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尾气经过透平后输出,具体地,燃气轮发电机组1具有用于燃气尾气输出的尾气输出管路2。在现有技术中,燃气尾气会直接作为氧源参与下一级天然气的燃烧从而提高其温度供给干燥塔9进行稀料的喷射干燥。在本技术中,燃气尾气则具有两种输出方式,分别为直接排放与参与干燥,因此,本技术将尾气输出管路2设计成为具有两个接口的结构形式,分别为:第一对接口2a以及第二对接口2b,与第一对接口2a对接有第一烟囱3,与第二对接口2b对接有尾气导管4。2、用于提供高温烟气或者对燃气尾气进行温度补偿的燃烧增温系统具体地,燃烧增温系统包括有增温系统主体5,增温系统主体5根据传统燃烧炉进行结构设计,增温系统主体5可以采用耐高温陶瓷或者耐火砖堆砌而成,增温系统主体5的主体结构采用竖着的圆筒形结构,在增温系统主体5上开设有用于高温烟气输出的高温烟气输出口5a、用于参与天然气燃烧的氧源气体输入的助燃空气输入口5b以及用于燃料输入的燃料进口5c。在本技术中燃烧增温系统所使用的燃料为天然气,因此,本技术还可以配置一套天然气供给系统,天然气供给系统通过管路与燃料进口5c对接,在燃料进口5c上安装有电子控制阀门,用于实现天然气供给量的电子控制。由上述结构设计可知,增温系统主体5为一个竖直设置的圆筒形结构,于增温系统主体5内设置有燃烧器6,燃烧器6于增温系统主体5内靠近高温烟气输出口5a的位置设置,燃料进口5c开设于增温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燃气尾气的喷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轮发电机组(1),所述燃气轮发电机组具有用于燃气尾气输出的尾气输出管路(2),所述尾气输出管路具有第一对接口(2a)以及第二对接口(2b),与所述第一对接口对接有第一烟囱(3),与所述第二对接口对接有尾气导管(4);燃烧增温系统,所述燃烧增温系统包括有增温系统主体(5),所述增温系统主体包括有高温烟气输出口(5a)、助燃空气输入口(5b)以及燃料进口(5c),于所述增温系统主体内设置有燃烧器(6),于所述增温系统主体的外侧套设有混合套管(7),所述混合套管的内侧壁与所述增温系统主体的外侧壁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有混合间隙,所述混合套管的侧壁上采用斜切入气的方式设置有斜切式入气管(8),所述斜切式入气管与所述混合间隙相连通,于所述混合套管上开设有与所述混合间隙相通的对接口,所述对接口与所述高温烟气输出口相对设置;干燥塔(9),所述干燥塔具有干燥室,所述干燥室通过管路与所述对接口连接,与所述干燥塔连接有第二烟囱(10);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有第一控制阀门(11)以及第二控制阀门(12),所述第一控制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对接口上、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对接口的封闭与导通,所述第二控制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二对接口上、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对接口的封闭与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燃气尾气的喷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轮发电机组(1),所述燃气轮发电机组具有用于燃气尾气输出的尾气输出管路(2),所述尾气输出管路具有第一对接口(2a)以及第二对接口(2b),与所述第一对接口对接有第一烟囱(3),与所述第二对接口对接有尾气导管(4);燃烧增温系统,所述燃烧增温系统包括有增温系统主体(5),所述增温系统主体包括有高温烟气输出口(5a)、助燃空气输入口(5b)以及燃料进口(5c),于所述增温系统主体内设置有燃烧器(6),于所述增温系统主体的外侧套设有混合套管(7),所述混合套管的内侧壁与所述增温系统主体的外侧壁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有混合间隙,所述混合套管的侧壁上采用斜切入气的方式设置有斜切式入气管(8),所述斜切式入气管与所述混合间隙相连通,于所述混合套管上开设有与所述混合间隙相通的对接口,所述对接口与所述高温烟气输出口相对设置;干燥塔(9),所述干燥塔具有干燥室,所述干燥室通过管路与所述对接口连接,与所述干燥塔连接有第二烟囱(10);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有第一控制阀门(11)以及第二控制阀门(12),所述第一控制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对接口上、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对接口的封闭与导通,所述第二控制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二对接口上、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对接口的封闭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玉珍张耀冬何晓东章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力顺燃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