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生田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门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315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直接置换传统形式的汽车门把手,它包括固定体、活动体、杠杆机构、拨动机构。所述的杠杆机构由转轴、环形连杆、拉杆和复位弹簧组成。环形连杆内设有锁壳,活动体末端设有带簧片的固定插销,转轴由同轴心的两根短轴构成,设置在锁壳两外侧,环形连杆的两侧相应部位分别与两短轴相连。所述的复位弹簧设在拉杆上位于固定体内的部分。(*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汽车门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门把手。传统的汽车门把手其把手本体是一体成形的,两端与车门固定连接,中部设置的通槽为握持部位,一端部内开有空腔,空腔内设有杠杆机构和拨动机构杠杆机构包括设置在靠近握持部位一侧的沿本体宽度方向的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杠杆,杠杆的一端穿入通槽中,另一端呈环形,中间可设置门锁,端头设有一拨头,转轴上还设有复位弹簧;拨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端部另一侧的沿本体长度方向的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叉拨,叉拨的一端设有凹槽,杠杆的拨头落在凹槽内,叉拨的另一端设有一圆顶柱销。打开车门时,手同时握住把手本体的握持部位和杠杆的一端,杠杆的拨头带动叉拨绕转轴转动,柱销下落,将车锁拨开。这种结构的把手,由于杠杆的侧面积小,开门时较费力;杠杆与本体之间需开设至少为杠杆行程宽度的孔,易进水而使活动部件锈蚀。为克服上述缺陷,现又有一种活动式汽车门把手,如桑塔纳轿车即采用此类把手,与传统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本体由固定体和活动体构成,固定体内设置杠杆机构和拨动机构,杠杆机构的转轴设置在靠近拨动机构的一端,杠杆由拉杆和环形连杆构成,拉杆固定在活动体的一端,穿过固定体上所设的通孔与环形连杆相连,环形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转轴上;活动体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插销,其上设有簧片。固定体与车门固定连接,活动体与车门的连接是通过固定插销穿入车门上开设的销孔实现的。打开车门时,直接拉动活动体即可,因此手感较轻,由于固定体、活动体及拉杆之间配合紧凑,不易进水。但是这种结构的把手由于杠杆机构的转轴设在拨动机构一侧,活动体内空间较为紧张,为了在环形连杆内安装门锁,外形设计得较大,无法直接置换传统的门把手。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直接置换传统形式的汽车门把手。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汽车门把手,包括固定体、活动体、杠杆机构、拨动机构,所述的杠杆机构由转轴、环形连杆、拉杆和复位弹簧组成,环形连杆内设有锁壳,所述的活动体末端设有带簧片的固定插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由同轴心的两根短轴构成,设置在锁壳两外侧,环形连杆的两侧相应部位分别与两短轴相连;所述的复位弹簧设在拉杆上位于固定体内的部分。所述的拉杆两侧设有导向条。所述的拉杆底部设有垫圈。所述的拉杆与活动体底面垂直。采用两根短轴分别固定在锁壳两侧的结构,使杠杆机构更为紧凑,把手整体尺寸可设计得较小,与传统把手外形和安装尺寸相应,从而可方便地更新或替换已损坏的旧把手。所述的拉杆两侧设有导向条,拉门时拉杆移动较平稳。所述的拉杆底部设有垫圈,固定体、活动体和拉杆之间配合紧密,增强防水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2,汽车门把手由固定体1和活动体13构成,固定体1内设置杠杆机构和拨动机构,杠杆机构由转轴8、拉杆10和环形连杆7构成,拉杆10底部垂直固定在活动体13的一端,穿过固定体1上所设的通孔与环形连杆7相连,环形连杆7的中间设有锁壳9,另一端设有拨头6,转轴8由同轴心的两根短轴构成,设置在锁壳两外侧,环形连杆7的两侧相应部位分别与两短轴相连,拉杆10上位于固定体1内的部分设有复位弹簧11,拉杆10两侧设有导向条16,拉杆10底部设有垫圈12;拨动机构由设置在固定体1另一端一侧的沿本体长度方向的转轴和设置在转轴3上的叉拨4构成,叉拨4的底部远离转轴的一侧设有凹槽5,杠杆的拨头6落在凹槽5内,叉拨4的顶部与转轴同侧设有一圆顶柱销17;固定体1远离活动体13的端头上设有与车门连接用的凸台2。活动体13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插销14,其上设有簧片15,活动体13与车门的连接是通过固定插销14穿入车门上开设的销孔实现的。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向外拉动活动体13,拉杆10沿导向条向下移动,带动环形连杆7绕转轴8转动,拨头6上翘,带动叉拨4绕转轴3转动,圆顶柱销17下落,将车锁拨开,车门即被打开,此时复位弹簧11被压缩;松开手后,在复位弹簧11的张力作用下,活动体13回复到原位。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门把手,包括固定体(1)、活动体(13)、杠杆机构、拨动机构,所述的杠杆机构由转轴(8)、环形连杆(7)、拉杆(10)和复位弹簧(11)组成,环形连杆(7)内设有锁壳(9),所述的活动体(13)末端设有带簧片(15)的固定插销(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8)由同轴心的两根短轴构成,设置在锁壳(9)两外侧,环形连杆(7)的两侧相应部位分别与两短轴相连;所述的复位弹簧(11)设在拉杆(10)上位于固定体内的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10)两侧设有导向条(1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10)底部设有垫圈(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10)与活动体(13)底面垂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直接置换传统形式的汽车门把手,它包括固定体、活动体、杠杆机构、拨动机构。所述的杠杆机构由转轴、环形连杆、拉杆和复位弹簧组成。环形连杆内设有锁壳,活动体末端设有带簧片的固定插销,转轴由同轴心的两根短轴构成,设置在锁壳两外侧,环形连杆的两侧相应部位分别与两短轴相连。所述的复位弹簧设在拉杆上位于固定体内的部分。文档编号E05B1/00GK2329729SQ98218108公开日1999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31日专利技术者吴生田 申请人:吴生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门把手,包括固定体(1)、活动体(13)、杠杆机构、拨动机构,所述的杠杆机构由转轴(8)、环形连杆(7)、拉杆(10)和复位弹簧(11)组成,环形连杆(7)内设有锁壳(9),所述的活动体(13)末端设有带簧片(15)的固定插销(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8)由同轴心的两根短轴构成,设置在锁壳(9)两外侧,环形连杆(7)的两侧相应部位分别与两短轴相连;所述的复位弹簧(11)设在拉杆(10)上位于固定体内的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生田
申请(专利权)人:吴生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