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锁结构,设置于机械式的按键锁内,当按键锁为闭锁状态时,可使按键无法按压,包括一壳体、一滑移座体、一定位框件及复数个对号按键本体,滑移座体设置于壳体内,滑移座体具有复数个平行排列的长型臂体,该等长型臂体之间的缘面具有复数个沟槽,该等沟槽内各具有一挡止部,定位框件设置于该滑移座体底部,该等对号按键本体内设有一滑动件,滑动件的突伸部挡止于滑移座体的沟槽内的挡止部;藉此,以挡止部挡止该等对号按键本体的突伸部,当锁具为闭锁状态时,该等对号按键本体即无法按压,致无法输入任何数字。(*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按键锁结构,尤指一种设置于机械式的数字按 键锁内,可有效降低窃贼以试误法而开锁的风险。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机械式数字按键锁是以设定数字密码的方式以进行锁 闭,藉由不同数字的组合排列,可组成一组不同数字的开锁密码,以避 免宵小进行犯罪。在不知密码的情况下,欲以非破坏性的方法解开按键锁,仅能将锁 舌于开锁方向施加压力,再以试误法不断的变换数字的组合,当输入正 确数字的瞬间,锁具会立即朝施力方向打开。虽然以试误法开锁的成功率甚低,但终究有其不可测的风险,且, 机械式数字按键锁受限于结构问题,所设定密码的数字不具有先后排列 顺序,仅须输入与密码相对应的数字即可,大幅的减少数字组合的变化, 减少试误法所需尝试的次数,致使提高失窃的风险。因此,本创作人有感上述缺失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 应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锁结构,当按键锁为闭 锁状态时,按键也随之无法按压,即无法输入任何密码,完全杜绝以试 误法破解密码而开锁的风险。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按键锁结构,设置于机械式 的按键锁内,其包括 一壳体; 一滑移座体,其设置于该壳体内,该滑 移座体具有复数个平行排列的长型臂体,该等长型臂体前端共同延伸成 型一锁舌及一手推部,该锁舌突伸于该壳体前端,该手推部突伸于该壳 体顶面,该等长型臂体之间的缘面具有复数个沟槽,该等沟槽内各具有 一挡止部; 一定位框件,其设置于该滑移座体底部,且相对应于该滑移 座体的沟槽;以及复数个对号按键本体,其穿设于该滑移座体的沟槽及 该定位框件,该等对号按键本体一侧设置有一第一开口槽,该等对号按 键本体内设有一滑动件,该滑动件具有一突伸部,该突伸部透过该第一开口槽突伸于该等对号按键本体外部,、并挡止于该滑移座体的沟槽内的挡止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按键锁为闭锁状态时,以滑移本 体的挡止部挡止该等对号按键本体的突伸部,令该等对号按键本体无法 按压,致无法输入任何密码,完全杜绝以试误法破解密码而开锁的风险。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 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图式,然而所附图式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 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按键锁结构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的按键锁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对号按键本体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按键锁结构的闭锁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按键锁结构的开启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按键锁结构装设于壳体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8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9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装设于壳体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壳体 2滑移座体21长型臂体22锁舌23手推部24沟槽24'沟槽25挡止部26锁杆 3定位框件31第一斜面32弧沟 4对号按键本体41第一开口槽42第二开口槽 43滑动件431突伸部432球槽433球槽434球体44通孔45顶抵件5变号按键本体 51第二斜面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按键锁结构,包括 一壳体1、一滑移座体2、 一定位框件3、复数个对号按键本体4及一变号按键本体该壳体1由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制成,该滑移座体2、该定位框件3、 该等对号按键本体4及该变号按键本体5设置于该壳体1内,以避免人 为破坏。该壳体1顶面具有复数个孔洞,以供该手推部23、该等对号按 键本体4及该变号按键本体5穿设,该壳体1底面可设置于门板或门框 外缘面。请参阅图2所示,该滑移座体2具有复数个平行排列的长型臂体21 , 该等长型臂体21前端共同延伸成型一锁舌22及一手推部23,该锁舌22 突伸于该壳体1前端,可用于卡合或挡止于门框或门板内缘面,以达到锁闭的效果,该手推部23垂直向上突伸于该壳体1顶面,以供使用者令锁舌22前后推移连同带动该滑移座体2于该壳体1内前后滑动,以进行 开闭锁的动作。将该手推部23向外推移使锁舌22向外突伸为闭锁状态, 反之,则为开锁状态。该等长型臂体21之间的缘面具有复数个垂直的沟 槽24及复数个水平的沟槽24',以供容置该等对号按键本体4,该等垂直 的沟槽24内各具有一挡止部25,该等挡止部25成型于该等垂直的沟槽 24及该等水平的沟槽24'的交会处。该定位框件3为呈方形的金属框体,且可前后滑动的设置于该滑移 座体2底端,该定位框件3的一角隅成型一第一斜面31。该定位框件3 的两侧缘面具有复数个弧沟32,该等弧沟32与该等沟槽24相对应成型, 该等弧沟32可与该滑移座体2的垂直的沟槽24形成一可供该等对号按 键本体4动作的路径。该等对号按键本体4垂直的穿设于该滑移座体2的沟槽24,且对称 整齐的排列并突伸于该壳体1顶面,以供使用者对该等对号按键本体4 行使按压动作。该等对号按键本体4一侧设置有一第一开口槽41,该等 对号按键本体4内设有一滑动件43,其可在对号按键本体4内作上下的 滑动。该滑动件43 —侧具有一突伸部431,该突伸部431透过该第一开 口槽41突伸于该等对号按键本体4外部,该突伸部431可在该等沟槽24 内动作,以搭配滑移座体2及定位框件3的动作来行使按压的功能。于 按键锁呈锁闭状态时,该突伸部431即可被挡止于沟槽24内的挡止部25, 使对号按键本体4于闭锁状态时无法按压。请参阅图3所示,该等对号按键本体4的另一侧开设有一圆形的通 孔44,该滑动件43的另一侧具有一球体434及二球槽432、 433,该二 球槽432、 433与该通孔44相对应成型,该球体434可藉由该滑移座体2及该定位框件3的相对动作情形,而选择性的容置于该球糟432或433 个别与该通孔44所共同形成的空间。该等对号按键本体4另一侧下端处设置有一第二开口槽42,该对号 按键本体4内设有一顶抵件45,该顶抵件45为塑料材料一体成型制成的 弹片,其透过该第二开口槽42斜伸出该对号按键本体4外部,并可依该 滑移座体2及该定位框件3的动作情形而顶抵于该定位框件3下端或该 滑移座体2下端。藉由对号按键本体4的顶抵件45、突伸部431及球体434在滑移座 体2内作数种预期的动作,再搭配滑移座体2及定位框件3的相对滑动, 可令按键锁具有输入密码、设定密码及变更密码等功能,但上述的结构 及动作方式与习知相同,非本技术的技术特点,故在此不予赘述。该变号按键本体5设置于该定位框件3上,并突伸于该壳体1顶面, 该变号按键本体5下端成型一第二斜面51,该变号按键本体5的第二斜 面51配合于该定位框件3的第一斜面31上。当使用者对该变号按键本 体5按压时,第一斜面31与第二斜面51作斜面运动,并藉此将该定位 框件3向前推移。请参阅图1及图5所示,该等对号按键本体4及该变号按键本体5 上端面,以凹设成型的方式设置有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及符号图案,以供 使用者辨识各个按键锁代表的号码或功能。该等对号按键本体4及该变号按键本体5下端皆设置有一弹簧(图 略),使该等对号按键本体4及该变号按键本体5常保向上突伸的状态。 当其中数个该等对号按键本体4受到按压时,顶抵件45随之由该滑移座体2底端向下移动,并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锁结构,设置于机械式的按键锁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 一滑移座体,其设置于该壳体内,该滑移座体具有复数个平行排列的长型臂体,该等长型臂体前端共同延伸成型一锁舌及一手推部,该锁舌突伸于该壳体前端,该手推部突伸于该壳体顶面,该等长型臂体之间的缘面具有复数个沟槽,该等沟槽内各具有一挡止部; 一定位框件,其设置于该滑移座体底面,且相对应于该滑移座体的沟槽;以及 复数个对号按键本体,其穿设于该滑移座体的沟槽及该定位框件,该等对号按键本体一侧设置有一第一开口槽,该等对号按键本体内设有一滑动件,该滑动件具有一突伸部,该突伸部透过该第一开口槽突伸于该等对号按键本体外部,并挡止于该滑移座体的沟槽内的挡止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琅,
申请(专利权)人:杨凯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