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轮传动装置及一种电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919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轮传动装置及一种电机,行星轮传动装置包括行星架和多个行星轮组件;行星轮组件设置在行星架上;行星轮组件包括双联行星齿轮、行星销和深沟球轴承;行星销位于双联行星齿轮的内孔中;深沟球轴承的内圈固定在行星销的端部,深沟球轴承的外圈与行星架相固定;双联行星齿轮包括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行星销依次包括第一轴承固定部、第一齿轮固定部、第二齿轮固定部和第二轴承固定部;第一轴承固定部和第二轴承固定部均与深沟球轴承相配合;第一齿轮固定部与第一行星齿轮的内孔过盈配合,第二齿轮固定部与第二行星齿轮的内孔过盈配合;能够防止双联行星齿轮在电机运行时产生的轴向窜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星轮传动装置及一种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行星轮传动装置及一种电机。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交通工具已经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电动自行车在世界范围内的销量也在逐年增加,电动自行车替代自行车的趋势逐步扩大,而电动自行车传动装置部分作为电动自行车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的好坏往往决定着电动自行车整体的优劣。现有自行车小高速带齿轮毂电机,是通过行星轮内孔与行星销之间安装滚针轴承的方式,构成行星轮组件;之后将该行星轮组件再安装入行星架内。其中,因为行星轮在行星架中会产生较大的轴向窜动量,碰撞到行星架,从而会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行星轮传动装置及一种电机,具体地: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行星轮传动装置,所述行星轮传动装置包括行星架和多个行星轮组件;所述行星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行星架上;所述行星轮组件包括双联行星齿轮、行星销和深沟球轴承;所述行星销位于所述双联行星齿轮的内孔中;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内圈固定在所述行星销的端部,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行星架相固定;所述双联行星齿轮包括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销依次包括第一轴承固定部、第一齿轮固定部、第二齿轮固定部和第二轴承固定部;所述第一轴承固定部和第二轴承固定部均与所述深沟球轴承相配合;所述第一齿轮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内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齿轮固定部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内孔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外端面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凹陷环形结构;所述行星销还包括第一齿轮限位部;所述第一齿轮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固定部和第一齿轮固定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一齿轮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凹陷环形结构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外端面的内侧开设有第二凹陷环形结构;所述行星轮组件还包括卡簧;所述行星销还包括卡簧槽和第二齿轮限位部;所述卡簧槽和第二齿轮限位部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固定部和第二轴承固定部之间;所述卡簧位于在所述卡簧槽中,且与所述第二凹陷环形结构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部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轮限位部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部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固定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齿轮限位部的直径;所述第二轴承固定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齿轮限位部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行星架包括第一行星板、第二行星板和连接轴;所述第一行星板和第二行星板通过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板和第二行星板上均开设有多个轴孔,所述第一行星板的轴孔与第二行星板的轴孔相对设置;并且,所述深沟球轴承一端的外圈固定在所述第一行星板的轴孔内,所述深沟球轴承另一端的外圈固定在所述第二行星板的轴孔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星板上轴孔的数量与所述行星销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行星板上轴孔的数量与所述行星销的数量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行星销固定在所述双联行星齿轮的内孔中,或者,所述行星销与所述双联行星齿轮为一体结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上述所述的行星轮传动装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行星轮传动装置及一种电机,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双联行星齿轮与行星销固定连接,其中行星销的两端设置有深沟球轴承,构成行星轮组件;通过将这种设置有深沟球轴承的行星轮组件安装入行星架内,能够防止双联行星齿轮在电机运行时产生的轴向窜动;从而能够减少齿轮与行星架的碰撞,减少不必要的摩擦,进而能够减少电机效率的损失;同时还能够减少电机运行过程中带来的噪音,提升用户体验度以及用户粘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星轮组件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星轮组件与行星架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星轮组件与行星架装配结构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星轮组件与行星架装配结构的剖视图。图中:行星架1,第一行星板11,第二行星板12,连接轴13,轴孔14,第一行星齿轮21,第一凹陷环形结构211,第二行星齿轮22,第二凹陷环形结构221,行星销23,第一轴承固定部231,第一齿轮固定部232、第二齿轮固定部233,第二轴承固定部234,第一齿轮限位部235,第二齿轮限位部236,卡簧槽237,深沟球轴承2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给与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外侧”和“内侧”的是依照所述装置的中心轴来看的,靠近所述中心轴的那一侧为“内侧”,与所述内侧相对也就是远离所述中心轴的那一侧为“外侧”。本技术中的“左”和“右”是依照所述装置的电机机构来看的,靠近所述电机机构的那一边为“左”,远离所述电机机构的那一边为“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行星轮加两端轴承及支架组合方式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主要涉及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助力自行车等)小高速带齿轮毂电机的部分;其中,本方案中的行星轮与行星销固连,行星销两端安装深沟球轴承构成行星轮组件,再把该行星轮组件安装入行星架内,能够防止行星轮产生轴向窜动。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行星轮传动装置,如图1-4所示,所述行星轮传动装置包括行星架1和多个行星轮组件;所述行星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行星架1上;其中,所述行星轮组件的数量为3-8个。所述行星轮组件包括双联行星齿轮、行星销23和深沟球轴承24;所述行星销23位于所述双联行星齿轮的内孔中;所述深沟球轴承24的内圈固定在所述行星销23的端部,所述深沟球轴承24的外圈与所述行星架1相固定;如图1-2所示,所述双联行星齿轮包括第一行星齿轮21和第二行星齿轮22;所述行星销23依次包括第一轴承固定部231、第一齿轮固定部232、第二齿轮固定部233和第二轴承固定部234;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轴承固定部231和第二轴承固定部234均与所述深沟球轴承24相配合;所述第一齿轮固定部232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21的内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齿轮固定部233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22的内孔过盈配合。其中,本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利用过盈配合的紧固力将行星销23固定在双联行星齿轮的内孔中。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可以在齿轮的端面上开设凹槽,利用凹槽在装配时配合工装定位的方式进一步将行星销23与双联行星齿轮固定在一起。所以,对应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行星齿轮21外端面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凹陷环形结构211;所述行星销23还包括第一齿轮限位部235;所述第一齿轮限位部235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固定部231和第一齿轮固定部232之间;并且,所述第一齿轮限位部235与所述第一凹陷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星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传动装置包括行星架(1)和多个行星轮组件;所述行星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行星架(1)上;所述行星轮组件包括双联行星齿轮、行星销(23)和深沟球轴承(24);所述行星销(23)位于所述双联行星齿轮的内孔中;所述深沟球轴承(24)的内圈固定在所述行星销(23)的端部,所述深沟球轴承(24)的外圈与所述行星架(1)相固定;所述双联行星齿轮包括第一行星齿轮(21)和第二行星齿轮(22);所述行星销(23)依次包括第一轴承固定部(231)、第一齿轮固定部(232)、第二齿轮固定部(233)和第二轴承固定部(234);所述第一轴承固定部(231)和第二轴承固定部(234)均与所述深沟球轴承(24)相配合;所述第一齿轮固定部(232)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21)的内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齿轮固定部(233)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22)的内孔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传动装置包括行星架(1)和多个行星轮组件;所述行星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行星架(1)上;所述行星轮组件包括双联行星齿轮、行星销(23)和深沟球轴承(24);所述行星销(23)位于所述双联行星齿轮的内孔中;所述深沟球轴承(24)的内圈固定在所述行星销(23)的端部,所述深沟球轴承(24)的外圈与所述行星架(1)相固定;所述双联行星齿轮包括第一行星齿轮(21)和第二行星齿轮(22);所述行星销(23)依次包括第一轴承固定部(231)、第一齿轮固定部(232)、第二齿轮固定部(233)和第二轴承固定部(234);所述第一轴承固定部(231)和第二轴承固定部(234)均与所述深沟球轴承(24)相配合;所述第一齿轮固定部(232)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21)的内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齿轮固定部(233)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22)的内孔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21)外端面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凹陷环形结构(211);所述行星销(23)还包括第一齿轮限位部(235);所述第一齿轮限位部(235)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固定部(231)和第一齿轮固定部(232)之间;并且,所述第一齿轮限位部(235)与所述第一凹陷环形结构(211)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星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22)的外端面的内侧开设有第二凹陷环形结构(221);所述行星轮组件还包括卡簧;所述行星销(23)还包括卡簧槽(237)和第二齿轮限位部(236);所述卡簧槽(237)和第二齿轮限位部(236)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固定部(233)和第二轴承固定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聪宋文权徐浩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麦思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