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循环移动装置,包括底架、承载件、移动气缸和推动气缸;所述底架的顶部的前端、左端、后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四条滑轨;四条所述滑轨依次循环连通;所述承载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底架的前端、左端、后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四根导杆;四个所述移动气缸分别滑动设置在四根所述导杆上;四个所述推动气缸分别固定在四个所述移动气缸上;所述推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有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加工装置集中在一个区域,大大减少了占用的空间长度,十分适用于空间长度较短的车间进行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移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零部件加工和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及运输通常采取流水线的方式,采用直线式的生产线进行加工和运输,生产线占用的空间长度较长,浪费了工厂的生产空间,不利于一些长度较短的车间进行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矩形式的循环移动装置,可以大大缩短占用的空间长度。本技术为实现其技术效果而采用的解决方案为:循环移动装置,包括底架、承载件、移动气缸和推动气缸;所述底架的顶部的前端、左端、后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四条滑轨;四条所述滑轨依次循环连通;所述承载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底架的前端、左端、后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四根导杆;四个所述移动气缸分别滑动设置在四根所述导杆上;四个所述推动气缸分别固定在四个所述移动气缸上;所述推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有推块。优选地,所述承载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优选地,所述底架上设置有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所述第一压片位于所述滑轨的外侧;所述第二压片位于所述滑轨的内侧;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的顶部以及所述第一压片、第二压片的底部之间。优选地,所述承载件包括固定块和载头;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载头通过螺栓锁固在所述固定块上。优选地,所述底架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移动气缸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轨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滑块的滑动面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优选地,所述推动气缸上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一端与所述推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块固定在所述第三滑块的顶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可以通过移动气缸和推动气缸来带动承载件不断循环移动,从而带动零部件不断移动,每当承载件移动到一个指定位置的时候,设置在该位置一侧的加工装置便会对放置在承载件上的零部件进行加工,然后承载件继续移动直到加工彻底完成取下产品,然后便可以开始下一个循环作业。本技术将加工装置集中在一个区域,大大减少了占用的空间长度,十分适用于空间长度较短的车间进行工业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循环移动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第一导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第二滑块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第三滑块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第二导轨示意图。标识说明:1-底架,2-承载件,201-固定块,202-载头,3-移动气缸,4-推动气缸,5-滑轨,6-导杆,7-推块,701-直推部,702-横推部,8-第一压片,9-第二压片,10-第一滑块,11-第一导轨,12-第二滑块,13-滑槽,14-滑柱,15-第二导轨,16-第三滑块。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5,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公开了循环移动装置,包括底架1、承载件2、移动气缸3和推动气缸4;底架1的顶部的前端、左端、后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四条滑轨5;四条滑轨5依次循环连通;承载件2滑动设置在滑轨5上;底架1的前端、左端、后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四根导杆6;四个移动气缸3分别滑动设置在四根导杆6上;四个推动气缸4分别固定在四个移动气缸3上;推动气缸4的伸缩端固定有推块7。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底架1上设置有第一压片8和第二压片9;第一压片8位于滑轨5的外侧;第二压片9位于滑轨5的内侧;承载件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10;第一滑块10滑动设置在滑轨5的顶部以及第一压片8、第二压片8的底部之间。第一压片8和第二压片9可以压紧第一滑块10,可以避免承载件2在移动的时候发生抖动倾斜的情况,保证加工顺利完成。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承载件2包括固定块201和载头202;固定块201固定在第一滑块10上;载头202通过螺栓锁固在固定块201上。某些特定的零件所需要的载具结构不同,载头202通过螺栓固定,可以方便地将不适合的载头202拆卸下来,以更换上合适的载头202。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底架1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导轨11;移动气缸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块12;第二滑块12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11上;第一导轨1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滑槽13;第二滑块12的滑动面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滑柱14;滑柱14滑动设置在滑槽13内。通过第二滑块12滑动咬合在第一导轨11上,并且进一步通过滑柱14滑动咬合在滑槽13内,可以保证移动气缸3在带动推动气缸4推动承载件2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十分平稳地移动。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推动气缸4上设置有第二导轨15;第二导轨15上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块16;第三滑块16的一端与推动气缸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推块7固定在第三滑块16的顶部。推动气缸4通过第三滑块16间接带动推块7,可以减轻推动气缸4的伸缩杆受到的压力。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推块7分为直推部701和固定在直推部701前端一侧的横推部702,横推部702用于横向推动承载件2,直推部701用于将承载件2直向推送到下一个推块7的前方,方便下一个推动气缸4推动承载件2。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承载件2的数目可以设置有多个,工作时同时带动多个承载件2移动,可以依次同时对多个零部件进行不同阶段的加工,加工的效率高。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电机来代替气缸作为驱动源。本技术移动过程:将待加工的零部件放置到承载件上,启动推送气缸4,推动推块7前移,直推部701顶住承载件2,横推部702靠在承载件2的一侧;然后启动移动气缸3,移动气缸3沿导杆6移动,带动推送气缸4横向移动,横推部702亦推动承载件2横向移动,当承载件2被推送到滑轨5的转向端,启动推送气缸4,推动推块7进一步前移,直推部701将承载件2直推到下一个推块7的前方。整个过程如此重复进行。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将加工装置集中在一个区域,大大减少了占用的空间长度,十分适用于空间长度较短的车间进行工业生产。以上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阐述,应该说明的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说明书附图中公开的具体结构也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其他实施例,任何不脱离本技术创新理念的简单变形或等同替换,均涵盖于本技术,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循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承载件、移动气缸和推动气缸;所述底架的顶部的前端、左端、后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四条滑轨;四条所述滑轨依次循环连通;所述承载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底架的前端、左端、后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四根导杆;四个所述移动气缸分别滑动设置在四根所述导杆上;四个所述推动气缸分别固定在四个所述移动气缸上;所述推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有推块。
【技术特征摘要】
1.循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承载件、移动气缸和推动气缸;所述底架的顶部的前端、左端、后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四条滑轨;四条所述滑轨依次循环连通;所述承载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底架的前端、左端、后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四根导杆;四个所述移动气缸分别滑动设置在四根所述导杆上;四个所述推动气缸分别固定在四个所述移动气缸上;所述推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有推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上设置有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所述第一压片位于所述滑轨的外侧;所述第二压片位于所述滑轨的内侧;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的顶部以及所述第一压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江,谢滔,姜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恒技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