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人艇的无人机功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664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无人船舶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艇的无人机功能机构,包括基板、升降台、升降设备、充电装置、控制模块及移动控制装置。升降设备的固定端用于与无人艇固定,活动端固定于升降台底部。充电装置的充电触点设置于基板,用于为无人机充电;移动控制装置可控制无人机在基板上移动。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并控制移动控制装置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无人艇可搭载无人机,并为其提供电力补给,有效解决了无人机续航能力差而无人艇受水域限制勘测范围小的技术问题,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无人艇的无人机功能机构
本技术属于无人船舶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无人艇的无人机功能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无人化及智能化发展迅速,各种无人化装备及方案层出不穷,但大多数研究都聚焦于无人化以及集群化控制领域,而无人装备的实用性相对薄弱,且不同种类的无人装备各自独立,没有形成协同工作体系,使得其自身的优势难以发挥,比如无人船艇载重量较大,可续航能力较高,但受水域情况限制,能到达及勘测范围有限,无人机不受水域情况限制,可实现高空勘测,但续航能力很差。综上所述,存在着现有的无人艇勘测范围有限而无人机续航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艇的无人机功能机构,旨在解决存在着现有的无人艇勘测范围有限而无人机续航能力差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用于无人艇的无人机功能机构,包括:基板、升降台、升降设备、充电装置、控制模块及移动控制装置。所述基板有一与所述升降台大小相同的通孔,所述通孔与位于正上方的无人艇甲板相同大小的出机口相对应。所述升降设备的固定端用于与无人艇固定,活动端与所述升降台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充电装置的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无人艇的无人机功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升降台、升降设备、充电装置、控制模块及移动控制装置;所述基板有一与所述升降台大小相同的通孔,所述通孔与位于正上方的无人艇甲板相同大小的出机口相对应;所述升降设备的固定端用于与无人艇固定,活动端与所述升降台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触点设置于所述基板,可为无人机充电;所述移动控制装置固定于所述基板,可控制无人机在所述基板上移动;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并控制所述移动控制装置及所述升降设备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无人艇的无人机功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升降台、升降设备、充电装置、控制模块及移动控制装置;所述基板有一与所述升降台大小相同的通孔,所述通孔与位于正上方的无人艇甲板相同大小的出机口相对应;所述升降设备的固定端用于与无人艇固定,活动端与所述升降台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触点设置于所述基板,可为无人机充电;所述移动控制装置固定于所述基板,可控制无人机在所述基板上移动;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并控制所述移动控制装置及所述升降设备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人艇的无人机功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的大小与搭载的无人机的垂直投影的大小相匹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人艇的无人机功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设备为液压升降装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人艇的无人机功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控制装备包括:第一同步带组、第二同步带组、两根固定滑杆、第一移动滑杆与第二移动滑杆;所述两根固定滑杆固定于所述基板的长边两侧,水平平行放置形成一个滑动轨道;所述第一同步带组与所述第二同步带组均平行位于所述两根固定滑杆外侧;所述第一移动滑杆与所述第二移动滑杆的两端均固定有滑套,并通过所述滑套垂直套接于所述滑动轨道;所述滑套的外侧均固定有同步带固定件;所述第一移动滑杆通过所述滑套上的所述同步带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同步带组;所述第二移动滑杆通过所述滑套上的所述同步带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同步带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无人艇的无人机功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张宁兰江郑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讯方舟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