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动力助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649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磁动力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磁动力助动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车把,所述车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车座,所述车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车轮,所述车体的底部且位于两个车轮之间活动安装有转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手动转动转杆从而带动丝杆的转动,丝杆与蜗杆啮合,两个蜗杆的螺纹方向相反,实现两个蜗杆呈反向转动,第一轴承将蜗杆旋转的力消除,只实现蜗杆推动活动板向车座的外部移动或者拉动活动板朝车座的内部移动,整体实现活动板的伸出和收回,实现车座与人体接触面范围的调整,提高使用者在骑行过程中的舒适感和满意度,进而可以增加车辆的销售,有利于生产者的盈利性行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动力助动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磁动力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磁动力助动车,属于磁动力设备

技术介绍
助力车可称之为电动自行车或者电动助力车,按国家标准可将其定义为: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车辆最大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质量不超过40公斤,必需具有脚踏功能,能实现人力骑行和电助动力功能的骑行装置。助力车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燃油助力车,另一种是电动自行车,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蓄电池进行辅助能源的供给,由于蓄电池的维护成本高且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因此科研人员研发出新型的环保型助动车,借用磁动力的工作原理来实现车辆的助动工作,目前,磁动力助动车的使用范围在逐步扩展中,车的外形种类也是多种多样,但是,现有的助动车存在着车座的面积无法调节的缺陷,因此,车座不能根据不同使用者臀部面积的大小来进行调节,从而对于那些体积较大的人群而言,存在着车辆骑行过程中骑坐不舒适的情况,降低了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进而会降低车辆的销售,不利于生产者的盈利性行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磁动力助动车,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动力助动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车把(2),所述车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车座(3),所述车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车轮(4),所述车体(1)的底部且位于两个车轮(4)之间活动安装有转动轮(5),所述转动轮(5)的前表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脚踏装置(6),所述车体(1)的底部且位于转动轮(5)的左侧活动安装有活动轮(7),所述转动轮(5)和活动轮(7)啮合,所述活动轮(7)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正向磁块(8),所述活动轮(7)的背面活动连接有主轮(9),所述主轮(9)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负向磁块(10),所述主轮(9)的外表面啮合有履带(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动力助动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车把(2),所述车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车座(3),所述车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车轮(4),所述车体(1)的底部且位于两个车轮(4)之间活动安装有转动轮(5),所述转动轮(5)的前表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脚踏装置(6),所述车体(1)的底部且位于转动轮(5)的左侧活动安装有活动轮(7),所述转动轮(5)和活动轮(7)啮合,所述活动轮(7)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正向磁块(8),所述活动轮(7)的背面活动连接有主轮(9),所述主轮(9)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负向磁块(10),所述主轮(9)的外表面啮合有履带(12),位于左侧车轮(4)的前表面通过支杆与从轮(11)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履带(12)远离主轮(9)的一侧与从轮(11)啮合;所述车座(3)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稳定杆(13),所述稳定杆(13)内腔的前端和后端均活动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车座(3)外部的活动板(14),所述活动板(14)相对一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稳定弹簧(15),所述活动板(1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16),所述第一轴承(1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蜗杆(17),所述蜗杆(17)的顶部啮合有丝杆(18),所述车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立才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