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循环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972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动设备技术领域,自循环发电机,包括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电池组件和开关器,电池组件包括供电电池、转换电池一和转换电池二,第一线圈组由供电电池提供稳定电压输出,第二线圈组由可自动转换的转换电池一和转换电池二交替供电,从而第一发电线圈和第二发电线圈的输出作为总发电端,启动后输出的一部分电用在自己持续转动,多余的电充向转换电池一或转换电池二,当用电设备进入无电输入的惯性运动时,在没有电量提供时仍有机械能输出,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可收集此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存储于转换电池一或转换电池二中,有效提高了电的利用率。有效提高了电的利用率。有效提高了电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循环发电机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动设备
,涉及到一种自循环发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
[0003]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发电机的形式很多,但其工作原理都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因此,其构造的一般原则是:用适当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互相进行电磁感应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电磁功率,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
[0004]目前,常用的用电设备一般都是使用发电机或者电池来直接提供电量,可是当用电设备进行无电输入的惯性运动时,例如电动车下坡、电动车辆刹车后滑行等,如何将这些机械能收集转换成电能再利用,对于电的循环利用有积极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自循环发电机,采用供电电池和两个转换电池相配合使用,提高了电量的利用率。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自循环发电机,包括,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电池组件和开关器,
[0008]所述第一线圈组包括第一驱动线圈和第一发电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组包括第二驱动线圈和第二发电线圈,所述电池组件包括供电电池、转换电池一和转换电池二,所述供电电池借助控制板一连接第一驱动线圈,所述转换电池一的正极和所述转换电池二的正极均分别连接开关器,所述开关器还借助控制板二连接第二驱动线圈,所述第一发电线圈和第二发电线圈分别借助整流器连接到一起作为总发电端,所述总发电端连接所述开关器,所述总发电还连接控制板一的正输入端。
[0009]所述开关器包括端口A、端口B、端口C、端口D,所述端口A连接总发电端,所述端口B连接所述转换电池一的正极,所述端口D连接所述转换电池二的正极,所述端口C借助控制板二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线圈。
[0010]所述控制板一、控制板二、整流器、供电电池、转换电池一和转换电池二的负极均连接到一起。
[0011]所述整流器输出端的正极与负极之间并联有电容。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第一线圈组由供电电池提供稳定电压输出,第二线圈组由可自动转换的转换电池一和转换电池二交替供电,从而第一发电线圈和第二发电线圈的输出作为总发电端,启动
后输出的一部分电用在自己持续转动,多余的电充向转换电池一或转换电池二,当用电设备进入无电输入的惯性运动时,在没有电量提供时仍有机械能输出,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可收集此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存储于转换电池一或转换电池二中,有效提高了电的利用率。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开关器的示意图;
[0018]附图中,1、第一线圈组,2、第二线圈组,31、供电电池,32、转换电池一,33、转换电池二,4、开关器,5、总发电端,6、电容,11、第一驱动线圈,12、第一发电线圈,21、第二驱动线圈,22、第二发电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0]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自循环发电机,包括第一线圈组1、第二线圈组2、电池组件和开关器4,
[0021]所述第一线圈组1包括第一驱动线圈11和第一发电线圈12,所述第二线圈组2包括第二驱动线圈21和第二发电线圈22,所述电池组件包括供电电池31、转换电池一32和转换电池二33,所述供电电池31借助控制板一连接第一驱动线圈11,所述转换电池一32的正极和所述转换电池二33的正极均分别连接开关器4,所述开关器4还借助控制板二连接第二驱动线圈21,所述第一发电线圈12和第二发电线圈22分别借助整流器连接到一起作为总发电端5,所述总发电端5连接所述开关器4,所述总发电端5用于给负载供电。
[0022]所述开关器4包括端口A、端口B、端口C、端口D,所述端口A连接总发电端5,所述端口B连接所述转换电池一32的正极,所述端口D连接所述转换电池二33的正极,所述端口C借助控制板二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线圈21。
[0023]所述开关器4包括两个单刀双掷开关,如图3所示,
[0024]所述控制板一、控制板二、整流器、供电电池31、转换电池一32和转换电池二33的负极均连接到一起。
[0025]状态1,端口A和端口B连通,端口C和端口D连通,
[0026]此时,供电电池31通过控制板一给第一驱动线圈11供电,转换电池一32通过端口D连通端口C再经过控制板二给第二驱动线圈21供电,第一线圈组1和第二线圈组2有电输入后,分别在第一发电线圈12和第二发电线圈22输出三相交流电,再分别经过整流器整流成直流后汇集到一起,作为总发电端5,总发电端5一部分电输出可为负载供电,一部分电经过端口A连通端口B后给转换电池二33充电;
[0027]状态2,端口A和端口D连通,端口C和端口B连通,
[0028]此时,供电电池31通过控制板一给第一驱动线圈11供电,转换电池二33通过端口B
连通端口C再经过控制板二给第二驱动线圈21供电,第一线圈组1和第二线圈组2有电输入后,分别在第一发电线圈12和第二发电线圈22输出三相交流电,再分别经过整流器整流成直流后汇集到一起,作为总发电端5,总发电端5一部分电输出可为负载供电,一部分电经过端口A连通端口D后给转换电池一32充电;
[0029]上述转换电池一32和转换电池二33均分别通过电量检测电路连接控制器,当在状态1情况下,控制器检测到转换电池一32电量不足时,控制开关器4,切换成端口A和端口D连通,端口C和端口B连通(即状态2),当控制器检测到转换电池二33电量不足时,控制开关器4,切换回端口A和端口B连通,端口C和端口D连通(即状态1)。
[0030]具体实施例2,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线圈组1和第二线圈组2均分别包括硅钢片,所述硅钢片上设有多个线槽,所述线槽内设有线圈,所述线槽包括驱动槽和发电槽,所述发电槽数量为21个,所述驱动槽数量为63个,所述驱动槽和发电槽以环形均匀排列,驱动槽在外环,发电槽在内环,且驱动槽和发电槽设置在同一个转子上,驱动槽外还设有永磁铁作为定子,驱动槽通电后在磁场作用下带动转子转动,发电槽发电。
[0031]再本技术中,供电电池31用于提供稳定电压源输出,当有外部阻力或者摩擦损耗时,总发电端5的电量不足以提供第一线圈11所需电量,可以从供电电池31补充提供电量,转换电池一32和转换电池二33交替使用,一个用来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循环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圈组(1)、第二线圈组(2)、电池组件和开关器(4),所述第一线圈组(1)包括第一驱动线圈(11)和第一发电线圈(12),所述第二线圈组(2)包括第二驱动线圈(21)和第二发电线圈(22),所述电池组件包括供电电池(31)、转换电池一(32)和转换电池二(33),所述供电电池(31)借助控制板一连接第一驱动线圈(11),所述转换电池一(32)的正极和所述转换电池二(33)的正极均分别连接开关器(4),所述开关器(4)借助控制板二连接第二驱动线圈(21),所述第一发电线圈(12)和第二发电线圈(22)分别借助整流器连接到一起作为总发电端(5),所述总发电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立才阿布迪热合曼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