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置式客车及其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58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置式客车及其底盘,该客车包括底盘、车身、地板和变速箱;该底盘包括底架以及安装在底架上的前轴总成、后桥总成、动力系统、冷却系统和传动系统;底架为桁架式底架结构,其中部即轴距段形成有倒U型布置空间;动力系统布置在前轴总成的后方,其固定安装在底架的下部且隐藏于地板下侧;冷却系统布置在前轴总成的前方且固定安装在靠近底架的最前端;传动系统匹配设置于底架中部的倒U型布置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紧凑,能提高动力总成以及外围件维修接近性,降低驾区以及乘客区车内噪声,提高驾乘舒适性,实现车内有效空间利用最大化,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置式客车及其底盘
本技术属于客车
,具体涉及一种前置式客车及其底盘。
技术介绍
国内现有前置式客车均采用纵梁式车架的底盘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动力总成均布置在前轴前方或者上方,同时冷却系统紧靠在动力总成前端,因考虑到整车接近角以及前轴的安全跳动空间,所以动力总成、冷却系统布置的位置较高,导致前置式客车发动机散热不佳,车箱内发动机舱以及检修盖空间占用过大,造成驾驶区空间狭小,前门踏步不规整,前轴处通道狭窄等问题。(2)前置式客车中部(轴距段)受纵梁式车架结构以及传动系统布置形式双重限制,无法实现贯通式行李舱结构,导致行李舱容积较小,乘客行李的装载量受到较大限制。采用纵梁式车架底盘结构的前置式客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仅能满足城乡和农村市场客流量相对较少的线路运营,在快速交换大容量乘客的城间、团体通勤或旅游客运线路应用存在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紧凑,能提高动力总成以及外围件维修接近性,降低驾区以及乘客区车内噪声,提高驾乘舒适性,实现车内有效空间利用最大化,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的前置式客车及其底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置式客车,包括底盘、车身、地板和变速箱;所述底盘包括底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底架上的前轴总成、后桥总成、动力系统、冷却系统和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为桁架式底架结构,其中部即轴距段形成有倒U型布置空间;所述动力系统布置在所述前轴总成的后方,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架的下部且隐藏于所述地板下侧;所述冷却系统布置在所述前轴总成的前方且固定安装在靠近所述底架的最前端;所述传动系统匹配设置于所述底架中部的所述倒U型布置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31 CN 20182044612271.一种前置式客车,包括底盘、车身、地板和变速箱;所述底盘包括底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底架上的前轴总成、后桥总成、动力系统、冷却系统和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为桁架式底架结构,其中部即轴距段形成有倒U型布置空间;所述动力系统布置在所述前轴总成的后方,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架的下部且隐藏于所述地板下侧;所述冷却系统布置在所述前轴总成的前方且固定安装在靠近所述底架的最前端;所述传动系统匹配设置于所述底架中部的所述倒U型布置空间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式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布置在接近所述车身的裙边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式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为方管组合焊接而成,其上部为平直状且中段上部高于前、后段上部;所述底架的中段下部沿所述车身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贯通,所述底架的后段下部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和后围贯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置式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匹配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架的上部,其包括驾区地板和客区地板;所述驾区地板匹配固定在所述底架的前段上部且为一水平平台状结构;所述客区地板匹配固定在所述底架的中段和后段上部且为水平平台状结构,所述客区地板高于所述驾区地板且与所述驾区地板形成落差;所述动力系统隐藏于所述客区地板下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式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厚文禄辉黄龙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特汽十堰客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