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磊专利>正文

圆形袋笼自动上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26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2:22
圆形袋笼自动上料机的电磁机械手(5)从料槽中将定尺铁丝整齐吸起,铁丝在电磁铁机械手驱动(12)的作用下被送到圆孔开口套(2)位置。电磁机械手失电后,铁丝平整的落到圆孔开口套的斜面上,受重力作用滚落到圆孔开口套开口的底部,并被分料动轮托住。分料动轮(3)的边缘均布着与定尺铁丝直径相符的U形槽,分料动轮与圆孔开口套同轴,二者为间隙配合。在分料动轮电机(11)的驱动下,分料动轮在圆孔开口套里转动,当其边缘的U形槽与圆孔开口套的开口重合时,铁丝落到U形槽里,待U形槽布满铁丝后,推送机构(7)将U形槽里的铁丝推入圆形袋笼自动焊机(13)的入丝管(14),上料动作完成。

Round bag cage automatic feeder

The electromagnetic manipulator (5) of the circular bag cage automatic feeding machine sucks the fixed length wire from the material trough neatly, and the wire is sent to the opening sleeve (2) position of the circular hole under the drive of the electromagnetic manipulator (12). When the electromagnetic manipulator loses power, the wire falls flat on the oblique surface of the opening sleeve of the circular hole, rolls down to the bottom of the opening sleeve of the circular hole under the action of gravity, and is supported by the dividing wheel. The edges of the dividing wheel (3) are all arranged with U-shaped grooves corresponding to the diameter of the fixed-length wire. The dividing wheel and the circular hole opening sleeve are coaxial, and the two are gap fit. Driven by the feeding wheel motor (11), the feeding wheel rotates in the opening sleeve of the circular hole. When the U-shaped groove on the edge coincides with the opening of the opening sleeve of the circular hole, the wire falls into the U-shaped groove. After the U-shaped groove is filled with wire, the pushing mechanism (7) pushes the wire in the U-shaped groove into the feeding tube (14) of the circular bag cage automatic welding machine (13), and the feeding action is comple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形袋笼自动上料机
本技术为圆形袋笼自动上料机,应用于圆形袋笼生产过程中铁丝上料这一工序。
技术介绍
目前,在圆形袋笼自动焊机(13)上料时,均是由人工将定尺铁丝依次穿入圆形袋笼自动焊机的每一个入丝管(14),该工序繁琐费时,国内迄今尚无成形的设备供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把圆形袋笼自动焊机(13)由人工上料改为用设备上料,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本产品机械部分主要由基座(1)、圆孔开口套(2)、分料动轮(3)、料槽(4)、电磁铁机械手(5)、规整机构(6)、推送机构(7)组成,本产品电气部分由PLC柜(8)、传感器A(9)、传感器B(10)、分料动轮驱动电机(11)、电磁铁机械手驱动(12)组成。料槽(4)、电磁铁机械手(5)及电磁铁机械手驱动(12)组成本产品的取料系统;圆孔开口套(2)、分料动轮(3)及规整机构(6)组成本产品的分料系统,分料动轮(3)与圆孔开口套(2)同心,二者为间隙配合;推送机构(7)自身为本产品的送料系统;传感器A(9)、传感器B(10)组成本产品的检测系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步,圆形袋笼自动上料机取料:置于料槽(4)中的定尺铁丝由电磁铁机械手(5)将其取出后,经规整机构(6)规整,单层整齐地落到规整机构(6)底部,且最底部的铁丝落入圆孔开口套(2)的开口处。传感器A(9)检测到规整机构(6)处料满后,电磁铁机械手(5)停止抓取铁丝动作。第二步,圆形袋笼自动上料机分料:分料动轮(3)边缘均布着U形槽,当分料动轮(3)上的U形槽与圆孔开口套(2)上的开口重合时,铁丝由圆孔开口套(2)的开口处落入分料动轮的U形槽里,该铁丝上部的铁丝随之下降至圆孔开口套(2)的开口处。分料动轮(3)在圆孔开口套(2)里按同一方向转动,最终,分料动轮(3)的U形槽里落满铁丝;第三步,圆形袋笼自动上料机送料:在分料动轮(3)转动一定角度后,其U形槽里的铁丝均与与其对应的圆形袋笼自动焊机(13)的入丝管(14)同心,推送机构(7)动作,将分料动轮上的全部铁丝推入入丝管(14)。第四步,循环:圆形袋笼自动焊机(13)操作人员将支撑圈焊接到从入丝管出口处露出的铁丝上,此时,各铁丝与支撑圈相对固定。圆形袋笼自动焊机(13)上配备的步进电机拉着铁丝整体前移,传感器B(10)检测到铁丝尾端已进入圆形袋笼自动焊机(13)的入丝管(14)后,分料动轮(3)开始转动分料。圆形袋笼自动上料机开始下一周期的取料、分料、送料动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本技术后,原本由人工完成的作业被自动化设备所替代,这大大的提高了圆形袋笼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见说明书附图图1)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见说明书附图图2)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及PLC柜。图3(见说明书附图图3)图3是分料机构、规整机构局部放大图。图4(见说明书附图图4)图4是本技术与圆形袋笼自动焊机的位置关系图,图中13.圆形袋笼自动焊机、14.入丝管(其为圆形袋笼自动焊机上的部件)。具体实施方式圆形袋笼长度相差悬殊,从50cm到8m不等。由于袋笼强度的要求,袋笼的筋数也不尽相同,从6根到24根。本实施例以φ120mm,长2m的圆形袋笼加以说明。在图2中,置于料槽(4)中的定尺铁丝由电磁铁机械手(5)将其取出后,经规整机构(6)规整,靠重力整齐落入规整机构(6)的底部,并实现了从下到上的单层整齐排列,且最底端的铁丝落入圆孔开口套(2)的开口处。传感器A(9)检测到规整机构(6)处料满后,电磁铁机械手(5)停止抓取铁丝动作;在图3中,分料动轮(3)边缘均布着U形槽,当分料动轮(3)按着PLC程序设定转过预定角度后,U形槽与圆孔开口套(2)上的开口重合,此时,铁丝由圆孔开口套(2)的开口处落入分料动轮的U形槽里,该铁丝上部的铁丝随之下降至圆孔开口套(2)的开口处。按着PLC程序控制要求,分料动轮(3)U形槽里的铁丝随分料动轮一起转动,当分料动轮(3)转动过设定角度后,其上的下一个U形槽又与圆孔开口套(2)开口处重合时,圆孔开口套(2)开口里的铁丝又落入分料动轮(3)的U形槽里,按照PLC程序控制要求,直至分料动轮(3)边缘均布的U形槽里落满铁丝;在图1和图4中,在分料动轮(3)再次转动预定角度后,其上的每一根铁丝均与与其对应的圆形袋笼自动焊机(13)的入丝管(14)同心,推送机构(7)动作,将分料动轮(3)上的全部铁丝推入入丝管(14)入口;圆形袋笼自动焊机(13)操作人员将支撑圈焊接到从入丝管(14)出口露出的铁丝上,此时,各铁丝与支撑圈相对固定。圆形袋笼自动焊机(13)上配备的步进电机拉着铁丝整体前移,待传感器B(10)检测到铁丝的尾端全部进入圆形袋笼自动焊机(13)的入丝管(14)后,圆形袋笼自动上料机开始下一周期的取料、分料、送料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圆形袋笼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本产品机械部分主要由基座(1)、圆孔开口套(2)、分料动轮(3)、料槽(4)、电磁铁机械手(5)、规整机构(6)、推送机构(7)组成,本产品电气部分由PLC柜(8)、传感器A(9)、传感器B(10)、分料动轮驱动电机(11)、电磁铁机械手驱动(12)组成;料槽(4)、电磁铁机械手(5)及电磁铁机械手驱动(12)组成本产品的取料系统;圆孔开口套(2)、分料动轮(3)及规整机构(6)组成本产品的分料系统;推送机构(7)自身为本产品的送料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圆形袋笼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本产品机械部分主要由基座(1)、圆孔开口套(2)、分料动轮(3)、料槽(4)、电磁铁机械手(5)、规整机构(6)、推送机构(7)组成,本产品电气部分由PLC柜(8)、传感器A(9)、传感器B(10)、分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磊
申请(专利权)人:于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