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晓苑专利>正文

单圆柱与双半珠相结合的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72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单圆柱与双半珠相结合的锁。有由各部件组成的锁体;还有上、下圆柱孔,上、下圆柱。上、下珠孔俯视向均为两个无底边凸字或两个半圆弧连接形,或一侧无底边凸字与另一侧半圆弧连接形;上、下圆柱孔为圆孔;上、下左半珠及上、下右半珠俯视向均为凸字或半圆形状;上圆柱为圆柱体,下圆柱为圆柱下部呈圆锥体。柱塞钥匙孔内插钥匙、下珠孔内插下左及右半珠;锁筒圆孔内插柱塞、锁筒与柱塞的前后固定以柱塞固定环卡在柱塞凹槽上;锁筒上珠孔内插有焊接弹簧的上珠左、右半珠,锁筒珠孔固定槽内插有挡弹簧的珠孔固定片,锁筒腰孔内放定位珠、压簧后由封堵以螺纹连接。用于财物安全保护。有重复率及成本低、易推广等特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单圆柱与双半珠相结合的锁,涉及小五金产品
,具体涉及单圆柱与双半珠相结合的锁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锁多种多样。但是,无论什么样的锁,就其实质结构而言,均由上珠与下珠组合而成;而上珠和下珠均为单一的圆形珠。其主要的不足与缺陷是由于以上珠与下珠的尺寸不同进行排列组合,其排列组合的多与少决定制作锁重复率的多与少;就目前的各种锁而言,其实质性结构从根本上就决定了其重复率仅为三千分之一至万分之一之间,再想降低锁的重复率是不可能的。本技术就是在调查、分析、总结已有技术基础上,从研究解决上珠孔、下珠孔、上珠左半珠、上珠右半珠、下珠左半珠、下珠右半珠的形状与多少,并增加上圆柱孔、下圆柱孔、上圆柱、下圆柱入手,研制出了重复率最低的“单圆柱与双半珠相结合的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圆柱与双半珠相结合的锁。通过锁筒、柱塞、钥匙、钥匙孔、柱塞固定环、凹槽、珠孔固定片、封堵、上珠孔、下珠孔、珠孔固定槽、上珠左半珠、上珠右半珠、下珠左半珠、下珠右半珠、弹簧、腰孔、定位珠、压簧等各零部件与设置,同时对上珠孔、下珠孔以及上珠左半珠、上珠右半珠、下珠左半珠、下珠右半珠的形状进行相应改变,以及增加了上圆柱孔、下圆柱孔、上圆柱、下圆柱,将其进行巧妙的结合而安装;将已有技术的上珠、下珠形状与尺寸进行改进,并将已有技术的上珠、下珠均分别改为上珠左半珠、上珠右半珠及下珠左半珠、下珠右半珠,同时对已有技术的上珠孔、下珠孔等各种设置的形状与结构进行相应改进,以及增设了上圆柱孔、下圆柱孔、上圆柱、下圆柱;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多排列组合,以实现减少锁的重复率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圆柱与双半珠相结合的锁,包括有由锁筒、柱塞、钥匙、钥匙孔、柱塞固定环、凹槽、珠孔固定片、封堵、上珠孔、下珠孔、珠孔固定槽、上珠左半珠、上珠右半珠、下珠左半珠、下珠右半珠、弹簧、腰孔、定位珠、压簧组成的锁体;还设置有上圆柱孔、下圆柱孔、上圆柱、下圆柱;所述锁筒为圆柱形结构、其圆柱的前端设置有法兰盘的边沿、其下半部设置有顺圆柱方向而通透的圆孔、沿通透的圆孔后端设置有凸出的边沿、在法兰盘的边沿后面及圆柱的上面而顺圆柱设置有珠孔固定槽、在圆柱的上半部与顺圆柱方向而通透的圆孔之间设置有六至十个垂直而通透的上珠孔和/或上圆柱孔,在圆柱的中部与通透的圆孔之间设置有斜向通透的腰孔,所述珠孔固定槽的垂直断面为梯形的形状,所述珠孔固定片为板片形结构、其垂直切面为梯形状的结构,所述上珠孔的俯视向为两个没有底边的凸字连接在一起而横向放置的形状、其凸字的两肩为圆弧形状,所述柱塞为圆柱形结构、其圆柱的前端设置有法兰盘的边沿、其下半部设置有顺圆柱方向而通透的钥匙孔、其圆柱的后端并围绕着圆柱设置有用于安装柱塞固定环的凹槽、在圆柱的上半部与顺圆柱方向而通透的钥匙孔之间设置有六至十个垂直而通透的下珠孔和/或下圆柱孔,所述钥匙孔的垂直切面为Z形的形状,所述钥匙的垂直切面为Z形状的结构,所述下珠孔的俯视向为两个没有底边的凸字连接在一起而横向放置的形状、其凸字的两肩为圆弧形状,所述上珠左半珠、上珠右半珠、下珠左半珠、下珠右半珠的俯视向均为横向放置的凸字形结构、其凸字形的两肩为圆弧形结构,其上珠左半珠及下珠左半珠的凸字头部向左放置,其上珠右半珠及下珠右半珠的凸字头部向右放置;所述上圆柱孔、下圆柱孔均为圆筒形状的孔,所述上圆柱为圆柱体结构,所述下圆柱为圆柱下部呈圆锥体结构;所述单圆柱与双半珠相结合的锁的柱塞上设置的钥匙孔内插放有钥匙、柱塞上设置的下珠孔和/或下圆柱孔内插放有下珠左半珠与下珠右半珠和/或下圆柱,所述锁筒上设置的圆孔内插放有柱塞、为把锁筒与柱塞从前后的方向锁住而由柱塞固定环卡装在柱塞后端设置的凹槽上,所述锁筒上设置的上珠孔和/或上圆柱孔内插放有上珠左半珠与上珠右半珠和/或上圆柱、上珠左半珠与上珠右半珠和/或上圆柱的顶面上均焊接有弹簧,所述锁筒上设置的珠孔固定槽内插放有用于压住弹簧的珠孔固定片,所述锁筒上设置的腰孔内放置有定位珠、再放置有压簧、腰孔与封堵以螺纹的方式相连接。所述上珠孔及下珠孔的俯视向均为两个没有底边的凸字连接在一起而横向放置的形状、其凸字的两肩为圆弧形状,或上珠孔及下珠孔的俯视向均为两个圆弧连接在一起的形状,或上珠孔及下珠孔的俯视向均为一侧呈半圆弧与另一侧呈没有底边并横向放置的凸字连接在一起的形状、其凸字的两肩为圆弧形状。所述上珠左半珠、上珠右半珠、下珠左半珠、下珠右半珠的俯视向均为横向放置的凸字形结构、其凸字形的两肩为圆弧形结构,其上珠左半珠及下珠左半珠的凸字头部向左放置,其上珠右半珠及下珠右半珠的凸字头部向右放置;或上珠左半珠、上珠右半珠、下珠左半珠、下珠右半珠的俯视向均为半圆弧结构,其上珠左半珠及下珠左半珠的弧形向左放置,其上珠右半珠及下珠右半珠的弧形向右放置;或上珠左半珠及下珠左半珠的俯视向均为横向放置的凸字形结构、其凸字形的两肩为圆弧形结构、其凸字的头部向左放置,而上珠右半珠及下珠右半珠的俯视向均为半圆弧形结构、其弧形向右放置;或上珠左半珠及下珠左半珠的俯视向均为半圆弧形结构、其半圆弧向左放置,而上珠右半珠及下珠右半珠的俯视向均为横向放置的凸字形结构、其凸字形向两肩为圆弧形结构、其凸字的头部向右放置。所述上圆柱孔、下圆柱孔、上圆柱、下圆柱、两个无底边凸字相连接的上珠孔及下珠孔、一侧为呈底边凸字与另一侧呈半圆弧相连接的上珠孔及下珠孔、两个半圆弧形相连接的上珠孔及下珠孔均为一至九个,所述凸字形结构的上珠左半珠、上珠右半珠、下珠左半珠、下珠右半珠均为一至九个,所述俯视向为半圆弧结构的上珠左半珠、上珠右半珠、下珠左半珠、下珠右半珠均为一至十九个。所述上珠孔与上珠左半珠及上珠右半珠、下珠孔与下珠左半珠及下珠右半珠、上圆柱孔与上圆柱、下圆柱孔与下圆柱均相互对应而安装。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从而使得本技术单圆柱与双半珠相结合的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技术设置了上圆柱孔、下圆柱孔,改变了上珠孔、下珠孔的形状,设置了上圆柱、下圆柱、上珠左半珠、上珠右半珠、下珠左半珠、下珠右半珠各零部件,并对上珠左半珠、上珠右半珠、下珠左半珠、下珠右半珠的形状进行了改变,同时,这些零部件可在长与短的尺寸上进行变化;这样,就最大限度地拓宽了排列组合的区域范围,与已有技术相比,从而获得了重复率大幅度降低的有益效果。2、由于本技术所设置的上圆柱孔、下圆柱孔、上珠孔、下珠孔、上圆柱、下圆柱、上珠左半珠、上珠右半珠、下珠左半珠、下珠右半珠具有独特的形状,使得各圆柱、各半珠均在相应圆柱孔、珠孔的孔道中滑动,从而获得了关锁与开锁精确的有益效果。3、由于本技术设置了上圆柱、上珠左半珠、上珠右半珠、弹簧等部件,以及各圆柱、各半珠与弹簧的有机连接,从而获得了灵敏度高的有益效果。4、由于本技术设置有精密度高的、结构独特的Z形钥匙孔和钥匙,它具有形状及体积小而精的特点,还具有二者可进行有机的精密配合的特点,从而获得了防捅、防橇、防破坏而确保安全的效果。5、由于本技术设置了腰孔、定位珠、压簧、封堵各零部件,从而获得了关锁与开锁滑动灵活的有益效果。6、由于本技术设置了上圆柱、下圆柱和各半珠,从而获得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圆柱与双半珠相结合的锁,包括有由锁筒(1)、柱塞(2)、钥匙(3)、钥匙孔(4)、柱塞固定环(5)、凹槽(6)、珠孔固定片(7)、封堵(8)、上珠孔(9)、下珠孔(10)、珠孔固定槽(11)、上珠左半珠(12)、上珠右半珠(13)、下珠左半珠(14)、下珠右半珠(15)、弹簧(16)、腰孔(17)、定位珠(18)、压簧(19)组成的锁体;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上圆柱孔(20)、下圆柱孔(21)、上圆柱(22)、下圆柱(23);所述锁筒(1)为圆柱形结构、其 圆柱的前端设置有法兰盘的边沿、其下半部设置有顺圆柱方向而通透的圆孔、沿通透的圆孔后端设置有凸出的边沿、在法兰盘的边沿后面及圆柱的上面而顺圆柱设置有珠孔固定槽(11)、在圆柱的上半部与顺圆柱方向而通透的圆孔之间设置有六至十个垂直而通透的上珠孔(9)和/或上圆柱孔(20),在圆柱的中部与通透的圆孔之间设置有斜向通透的腰孔(17),所述珠孔固定槽(11)的垂直断面为梯形的形状,所述珠孔固定片(7)为板片形结构、其垂直切面为梯形状的结构,所述上珠孔(9)的俯视向为两个没有底边的凸字连接在一起而横向放置的形状、其凸字的两肩为圆弧形状,所述柱塞(2)为圆柱形结构、其圆柱的前端设置有法兰盘的边沿、其下半部设置有顺圆柱方向而通透的钥匙孔(4)、其圆柱的后端并围绕着圆柱设置有用于安装柱塞固定环(5)的凹槽(6)、在圆柱的 上半部与顺圆柱方向而通透的钥匙孔(4)之间设置有六至十个垂直而通透的下珠孔(10)和/或下圆柱孔(21),所述钥匙孔(4)的垂直切面为Z形的形状,所述钥匙(3)的垂直切面为Z形状的结构,所述下珠孔(10)的俯视向为两个没有底边的凸字连接在一起而横向放置的形状、其凸字的两肩为圆弧形状,所述上珠左半珠(12)、上珠右半珠(13)、下珠左半珠(14)、下珠右半珠(15)的俯视向均为横向放置的凸字形结构、其凸字形的两肩为圆弧形结构,其上珠左半珠(12)及下珠左半珠(14)的凸 字头部向左放置,其上珠右半珠(13)及下珠右半珠(15)的凸字头部向右放置;所述上圆柱孔(20)、下圆柱孔(21)均为圆筒形状的孔,所述上圆柱(22)为圆柱体结构,所述下圆柱(23)为圆柱下部呈圆锥体结构;所述单圆柱与双半珠 相结合的锁的柱塞(2)上设置的钥匙孔(4)内插放有钥匙(3)、柱塞(2)上设置的下珠孔(10)和/或下圆柱孔(21)内插放有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兴
申请(专利权)人:陈晓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