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箱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461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提箱锁,包括基座体及分设两侧的扣合与锁合装置,扣合装置设有卡钩体及受接压可同向枢动而推压卡钩体的锁合盖,卡钩体前倾卡勾提箱上盖的扣合片扣孔,并压迫扭力弹簧,形成闭锁,卡钩体、锁合体平行枢设于基座一侧上,锁合装置设有卡止锁合盖的挡体,可与锁合组件非固定式组配,以对基座体呈横移,当横向移动锁合组件带移挡体,藉扭力弹簧将卡钩体往后顶高,脱离扣孔,并反推锁合盖枢动而向外凸出,盖侧壁卡制挡体,形成开锁。(*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箱锁,特别是涉及一种籍按压锁合盖就同向推压卡钩体,直接前倾卡勾于提箱上盖的扣合片扣孔,使用上更符合人体工学惯性操作的提箱锁。提箱锁是用于使提箱达到可启闭的锁具,其构造依与提箱组配的型态,大致可分为外露式及隐藏式两种,其中以隐藏式提箱锁而言,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一般主要是在提箱的上盖10缘面上凸设一个L形扣合片101,且对应于下盖11缘面上穿设有扣合孔110,当上盖10盖合在下盖11时,籍扣合片101可探入于扣合孔110内,而与提箱锁12作扣锁的配合。配合图2、3所示,该提箱锁12结构主要是籍一支压杆121向一侧推压时,也就是将位于扣合部122一侧具锥度的定位杆123向下推压,使扣合部122做横向移位(也就是往图2的左侧移位),使该扣合部122呈U形开口1221扣合于该L形扣合片101的短边,另外,当压杆121被向下推压的同时,定位推杆123的导口1231会卡制在一个定位板124后面,而呈定位状态,则上盖10的扣合片101被扣合部122卡固,而无法打开,以关闭提箱盖。如果再籍由提箱锁12上的锁合部125锁固,则必须先经开锁后才能籍解扣结部126来解除该扣合片101与扣合部122的卡固。上述的隐藏式提箱锁虽然能达到隐藏式盖合与锁固等的功效,但是,实际使用上仍有缺点,例如由于在盖合动作中,该扣合部122完全籍由扣合片101必须插入于扣合孔111内,扣合部122才能再进行卡扣的控制,因此为了使呈U形的扣合部122不会于横向移位时有受到L形扣合片101抵住的问题存在,首先,在制作上必须预留出有相当的间隙1222(如图3所示),以使L形扣合片101能比较顺势地插入于扣合部122开口1221内,如此一来,容易造成上下盖10、11无法较精确地盖合成一体,而且,因为卡制结构相互之间有一些间隙存在,也容易造成卡制后有松动不够卡牢的问题产生,致使上下盖10、11无法紧密牢固盖合。基于前述缺点,在台湾技术申请第83202200号“提箱锁构造”的专利,如图4、5所示,其大致结构主要包括一个基座1及组设在基座1两侧的扣合部2、锁合部3,该基座1具有用于组配容置该扣合部2、锁合部3的两预留孔1′、2′。该扣合部2由一个钩体20、压杆21及一个压缩弹簧24所组成,该钩体20呈倒L形,一边枢设于基座1预留孔2′的两内凹框板内,长边腹部两侧凸设有圆形体2012、2013,该压杆21由一个本体211及一个外壳210组成,两者一端具有相重叠的枢接孔,可籍一插销固定于基座1一端,另一相对端具可相套固的套接组212,该本体211靠近钩体20的圆形体2012附近具有一个凸起钩物223,可套设于圆形体2012,另外,在靠近该套接组212附近则具有一个凸座224,侧旁具有卡固点225、226。该压缩弹簧24一端设在本体211的凸座224上,另一端固定于基座1上。该锁合部3是由一个锁部31及一个推压部32而设在一个基板30上,该锁部31能与基板30作锁固与否的控制,另外该基板30位于推压部32边端则设有深浅不同的凹沟,可置放一个L形挡条36,且其厚度比凹沟小而保持有一间隙。上述结构操作时,将压杆21下压,则其上的凸出平台227推顶钩体20向一侧扣合,则本体211卡固点225被锁合部3的L形挡条36所抵扣,以达到锁固定位,此结构的操作,是产生侧向按压与直向推压动作,虽然能达到启闭锁具,但是整体构件较多,组装上比较费时,而且L形挡条36必须籍助基板30另一侧的钢珠38,才可使锁合部3的移位动作确实。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箱锁,其操作更符合人体工学的惯性使用,并且整体构件较简单,并能将提箱上下盖体确实紧密扣合,各组件的组配能启闭更加确实。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箱锁,包括设在提箱上盖的扣合片、一个基座体、一个扣合装置及一个锁合装置,该基座体为一个长形框体,且正面设有供组配该扣合装置及该锁合装置的两个装配孔,该锁合装置由一个锁本体及位于该锁本体上的锁部、推压部所组成,该锁本体一侧具有弹性元件,另一侧凸设一个挡体,该挡体的一自由端穿入于该基座体,该锁部设有一个锁心及位于该锁心上的锁孔,该锁心贯穿该锁本体,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体其中供装配该锁合装置的装配孔背面形成有深度不同的装配容室,且供装配该扣合装置的装配孔背面设有以两相隔的枢设臂所构成的装配空间,且于两相对枢设臂壁上设有枢接销孔,于其中一枢设臂上贯设一个供该挡体的自由端穿入的挡体穿孔;该扣合装置是由卡钩体及锁合盖所组成,该卡钩体长边一端弯弧形成有一个卡勾,另一底端凸设有轴孔,对应该轴孔装设有一个扭力弹簧,该锁合盖由一个盖片及一个位于该盖片上的枢接抵部所构成,该盖片盖置于该基座的装配孔,该枢接抵部具有一个枢轴孔,该锁合盖与该卡钩体枢设在该基座的枢接销孔,且两者平行位于该装配空间内,并且该扭力弹簧两端分别卡抵于该卡钩体及基座上,该枢轴孔向外凸设两侧臂,之间形成一个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凹设一个抵顶面。所述的提箱锁,其特征在于该枢接销孔是在该枢设臂上设有平行两组,且以两插销将该卡钩体及锁合盖,且配合该基座体位于提箱左边或右边的钩扣方向枢设。所述的提箱箱锁,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体更包括一个罩体,该罩体籍螺丝将其与该基座相组配一起,该罩体上顶面对应该基座两枢设臂间的装配空间处,开设一个供提箱上盖的扣合片探入的长孔。所述的提箱锁,其特征在于该卡钩体呈L形,且该卡勾下缘呈水平。所述的提箱锁,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上两装配孔之间凸设一道凸墙,该锁本体具挡体端缘凹陷形成一个卡缘,该卡缘控制该挡体凸出该挡体穿孔。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该提箱锁籍按压锁合盖即同向推压卡钩体,直接前倾卡勾于提箱上盖的扣合片扣孔上,此时锁合盖会被锁合装置的挡体所抵扣,以达到锁固定位;相反地,籍横移锁合装置使挡体对锁合盖解扣,就可籍扭力弹恢复弹力的牵引而使卡钩体回位,达到启开锁具,以提供符合人体工学使用惯性的闭锁操作。本技术提箱锁包括一基座体及分设于基座体两侧的扣合装置与锁合装置,该扣合装置设有卡钩体及一受外力按压就可同向枢动而推压该卡钩体的锁合盖,当该卡钩体前倾而卡勾于提箱上盖的扣合片扣孔上,并同时反向压迫一扭力弹簧,达成闭锁状态。该卡钩体、锁合体是平行枢设于基座一侧上,另外,该锁合装置设有一个可适当卡止该锁合盖的挡体,可与锁合组件组配成非固定式设置,以利于对基座呈横向移动。籍此,当横向移动锁合组件带移挡体离开锁合盖,可籍扭力弹簧反弹力而将卡钩体往后顶高,以脱离扣合片扣孔,并反推压该锁合盖枢动而向外凸出,且籍盖侧壁卡制挡体,达成开锁状态,使本技术提箱上下盖体确实紧密扣合,并提供另一种符合人体工学的使用惯性的启闭锁具。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提箱锁,确实具有下列优点(一)操作使用方便,符合人体工学使用惯性本技术籍按压该锁合盖就同向推压卡钩体,直接前倾卡勾于提箱上盖的扣合片扣孔上,此时锁合盖被锁合装置的挡体所抵扣,可达到锁固定位;相反地,籍横移锁合装置,使挡体对锁合盖解扣,就可籍扭力弹簧恢复弹力的牵引而使卡钩体回位,达到启开锁具的目的,以提供符合人体工学使用惯性的闭锁操作。(二)结构简洁,组配方便,省工省时籍由本技术大致包括基座体40、扣合装置50及锁合装置60,结构简洁,方便组合。(三)可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箱锁,包括设在提箱上盖的扣合片、一个基座体、一个扣合装置及一个锁合装置,该基座体为一个长形框体,且正面设有供组配该扣合装置及该锁合装置的两个装配孔,该锁合装置由一个锁本体及位于该锁本体上的锁部、推压部所组成,该锁本体一侧具有弹性元件,另一侧凸设一个挡体,该挡体的一自由端穿入于该基座体,该锁部设有一个锁心及位于该锁心上的锁孔,该锁心贯穿该锁本体,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体其中供装配该锁合装置的装配孔背面形成有深度不同的装配容室,且供装配该扣合装置的装配孔背面设有以两相隔的枢 设臂所构成的装配空间,且于两相对枢设臂壁上设有枢接销孔,于其中一枢设臂上贯设一个供该挡体的自由端穿入的挡体穿孔;该扣合装置是由卡钩体及锁合盖所组成,该卡钩体长边一端弯弧形成有一个卡勾,另一底端凸设有轴孔,对应该轴孔装设有一个扭力弹簧,该 锁合盖由一个盖片及一个位于该盖片上的枢接抵部所构成,该盖片盖置于该基座的装配孔,该枢接抵部具有一个枢轴孔,该锁合盖与该卡钩体枢设在该基座的枢接销孔,且两者平行位于该装配空间内,并且该扭力弹簧两端分别卡抵于该卡钩体及基座上,该枢轴孔向外凸设两侧臂,之间形成一个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凹设一个抵顶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国卿
申请(专利权)人:互惠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