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防护鞋垫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236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足跟防护鞋垫套,其中,该足跟防护鞋垫套包括连接部和防护部,防护部与连接部相互连接,连接部包括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之间形成有容置腔室,鞋垫可放置在容置腔室中,以使连接部与鞋垫相连,防护部位于接触鞋体内部的足跟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穿着方便,直接放置在鞋内即可,无需通过胶粘来固定,保证了更换时的便捷性;穿着牢靠,因为与鞋垫固定在一起,不会出现穿脱及行走时脱落的问题;舒适度高,不仅能够满足对足跟的防护,还能同时覆盖住鞋垫,对足部其他部位也起到防护作用。

Heel protective insole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el protective insole sleeve, in which the heel protective insole sleeve comprises a connecting part and a protective part,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comprises an upper structure and a lower structure. A accommodating chamber is formed between the upper structure and the lower structure. The insole can be placed in the accommodating chamber to connect the connecting part with the insole and the protective part is in contact with the shoe. The internal heel of the body. The heel protective insole sleev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easy to wear and can be directly placed in the shoe, without fixing by glue, which ensures the convenience of replacement; wears firmly, because it is fixed with the insole, and will not appear the problem of wearing off and falling off when walking; and has high comfort, which can not only satisfy the protection of the heel, but also cover the insole and other parts of the foo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lays a protective r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足跟防护鞋垫套
本技术属于足部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足跟防护鞋垫套。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对穿在脚上的鞋子的舒适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鞋子大都是批量按照同样的尺寸规格、相同的工艺做成的,而人的脚形却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所以买的鞋子也很难保证符合所有人的脚型。特别是女士,在穿高跟鞋时,高跟鞋的后跟处经常会留下空隙,造成脚会脱离高跟鞋,鞋子容易掉落;即使没有掉落,也会造成脚后跟与鞋之间不断的摩擦,对脚后跟造成损伤,并且影响穿着的舒适度。目前的通常做法是在鞋子的后跟处设置软质后跟贴,后跟贴的内侧涂覆有粘性材料,使用时直接粘附在鞋子的后跟处,由此,软质后跟贴可以在脚后跟与鞋子的后跟处之间形成缓冲,防止摩擦损伤。但这种软质后跟贴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有些后跟贴的粘性太小,在穿脱及行走时,因为脚后跟与鞋子的相互作用力,很容易使后跟贴从鞋子的后跟处脱落;2)有些后跟贴的粘性太大,在需要更换时,很难从鞋子的后跟处取下来,会对鞋子造成损坏;3)现有后跟贴大都为长条状,以保证设置在鞋子上时的美观性和不会对鞋子的穿着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同样也导致了粘附在鞋子上的位置很难精准确定,容易出现偏差,而且还因为粘附的原因不容易重新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足跟防护鞋垫套,以在保证足跟防磨效果的同时,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舒适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足跟防护鞋垫套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足跟防护鞋垫套,其中,包括连接部和防护部,防护部与连接部相互连接,连接部包括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之间形成有容置腔室,鞋垫可放置在容置腔室中,以使连接部与鞋垫相连,防护部位于接触鞋体内部的足跟处。进一步,防护部直立设置在连接部的足跟位置上。进一步,防护部上设置有按摩结构和\或镂空结构。进一步,连接部的上层结构和/或下层结构为整体平面式结构。进一步,连接部的上层结构或下层结构或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连接处设置有开口,鞋垫可通过开口放置在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之间的容置腔室中。进一步,连接部的下层结构上设置有镂空结构,镂空结构将下层结构分隔成第一固定元件、第二固定元件和紧固元件,第一固定元件位于鞋垫套的前端,第二固定元件位于鞋垫套的后端,紧固元件连接在第一固定元件和第二固定元件之间,鞋垫可通过镂空结构放置在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之间的容置腔室中。进一步,镂空结构对称设置在下层结构的两侧边位置处,以使第一固定元件和第二固定元件位于下层结构的两端位置处,紧固元件位于下层结构的中间位置处。进一步,鞋垫上与连接部的下层结构上的镂空结构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防滑组件,鞋垫上的防滑组件可透过下层结构上的镂空结构与鞋子内侧的底面相接触。进一步,第一固定元件、第二固定元件和紧固元件的边缘部位的硬度大于其余部位的硬度,紧固元件为弹性元件。进一步,连接部的下层结构上设置有孔洞,放置在容置腔室中的鞋垫可通过孔洞增加与鞋底的接触。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优点在于:1)穿着方便,直接放置在鞋内即可,无需通过胶粘来固定,保证了更换时的便捷性;2)穿着牢靠,因为与鞋垫固定在一起,不会出现穿脱及行走时脱落的问题;3)舒适度高,不仅能够满足对足跟的防护,还能同时覆盖住鞋垫,对足部其他部位也起到防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底部结构的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底部结构的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底部结构的实施例二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底部结构的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图;图7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底部结构的实施例三的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底部结构的实施例三的使用状态图;图9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底部结构的实施例四的主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底部结构的实施例四的使用状态图;图11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底部结构的实施例五的主视图;图12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底部结构的实施例五的使用状态图;图13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底部结构的实施例六的主视图;图14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底部结构的实施例六的使用状态图;图15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底部结构的实施例七的主视图;图16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底部结构的实施例七的使用状态图;图17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底部结构的实施例八的主视图;图18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底部结构的实施例八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包括连接部和防护部,连接部固定在鞋体内部,防护部固定在连接部上,防护部贴靠鞋体内部的足跟处设置,防护部可通过连接部稳定地竖立在鞋体内,将人体的足跟部位与鞋体的足跟部位隔离开来,保护人体足跟不受磨损。连接部是用于将防护部固定设置在鞋体内部足跟处的结构,连接部与鞋体的连接位置、连接方式及连接部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结构灵活设置,只要能够使防护部在鞋体内部的位置与鞋体足跟部相对固定即可。如,连接部可固定在鞋体内部的底面或侧面上;连接部可通过粘贴元件黏贴在鞋体内部,还可以通过系带、魔术贴、按扣等紧固元件固定在鞋体内部。应注意的是,考虑到穿着的舒适度和连接的方便性,优选的是,连接部设置在鞋体内部的底面上,与鞋体底面或鞋垫相连,防护部位于连接部的一端,贴靠鞋体内部的足跟位置设置。当连接部采用与鞋垫相连的方式时,连接部可设置为套状,以套设在鞋垫外部。如,连接部包括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边缘固定连接,在上层结构或下层结构上设有开口或镂空结构,鞋垫可通过开口或镂空结构插入上下两层结构之间,以将连接部和防护部固定在鞋垫上。防护部与连接部可一体成型,也可通过缝合连接。防护部整体呈弧形,包裹或半包裹在人体足跟位置,可通过黏贴等固定方式固定在鞋体内部。防护部采用具有弹性的亲肤材料制成,与人体足跟接触或摩擦不会损伤足跟,同时能够对人体足跟和鞋体足跟产生一定的隔离效果,保护人体足跟不被鞋体磨损受伤。应注意的是,为了避免防护部与鞋体黏贴过度,导致防护部难以从鞋体内取出或损坏鞋体,优选地,防护部可采用记忆棉、硅胶等具有一定支撑力的材料制成,防护部可依靠自身材料的支撑力和弧形结构的支撑效果呈直立状设置。即,当连接部与鞋体固定连接后,防护部可直立在鞋体内部,无需与鞋体本身黏贴或绑定。下面结合图1至图18,对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至图4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第一实施例,图5和图6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第二实施例,图7和图8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第三实施例,图9和图10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第四实施例,图11和图12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第五实施例,图13和图14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第六实施例,图15和图16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第七实施例,图17和图18为本技术的足跟防护鞋垫套的第八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足跟防护鞋垫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和防护部,防护部与连接部相互连接,连接部包括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之间形成有容置腔室,鞋垫可放置在容置腔室中,以使连接部与鞋垫相连,防护部位于接触鞋体内部的足跟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足跟防护鞋垫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和防护部,防护部与连接部相互连接,连接部包括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之间形成有容置腔室,鞋垫可放置在容置腔室中,以使连接部与鞋垫相连,防护部位于接触鞋体内部的足跟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跟防护鞋垫套,其特征在于,防护部直立设置在连接部的足跟位置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足跟防护鞋垫套,其特征在于,防护部上设置有按摩结构和\或镂空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跟防护鞋垫套,其特征在于,连接部的上层结构和/或下层结构为整体平面式结构。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足跟防护鞋垫套,其特征在于,连接部的上层结构或下层结构或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连接处设置有开口,鞋垫可通过开口放置在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之间的容置腔室中。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足跟防护鞋垫套,其特征在于,连接部的下层结构上设置有镂空结构,镂空结构将下层结构分隔成第一固定元件、第二固定元件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叔巴士针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