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130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袜子,该袜子包括:袜体,袜体包括袜面、袜底和袜口;连接组件,连接组件设置在袜体上,可将袜体固定在鞋体内部;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袜口处,可使袜口在鞋体内部保持敞开形状,以便于穿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袜子造型独特,袜体被固定在鞋内,袜和鞋可以同时脱,同时穿,减少了反复穿脱的麻烦,同时,袜体稳固并且不勒脚,提高穿着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袜子
本专利技术属于袜子
,尤其涉及一种防滑袜子。
技术介绍
袜子在社会生活的发展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成为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传统的袜子套在脚上,有时候会因为行走的脚步运动,袜子与脚和鞋会产生摩擦使袜子跟部滑落脚底,有时候袜子长期使用变宽松使包裹性减弱而容易滑落,有时候穿得袜子袜口太浅容易脱落。现有技术中为尽量提高袜子的防脱性,袜体被制作的过于紧绷,影响穿着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袜子,以在提高传统袜子防滑性能的同时还提高了穿着的宽松舒适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袜子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袜子,其中,包括:袜体,袜体包括袜面、袜底和袜口;连接组件,连接组件设置在袜体上,可将袜体固定在鞋体内部;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袜口处,可使袜口在鞋体内部保持敞开形状,以便于穿脱。进一步,支撑组件由硬质材料制成,设置在袜口处可加大袜口处的整体硬度。进一步,袜口处设置有支撑组件的部位中与脚面相对应的区域和/或与脚后跟相对应的区域的整体硬度大于其他区域的硬度。进一步,支撑组件设置在袜口与脚面相对应的位置处;或者,支撑组件设置在袜口与脚后跟相对应的位置处;或者,支撑组件环绕设置在袜口处。进一步,支撑组件为硬质条带,硬质条带设置在袜口的外表面上;或者,硬质条带设置在袜口的内表面上;或者,袜口与脚面相对应的位置处的硬质条带设置在袜口的外表面上,袜口其余部位的硬质条带设置在袜口的内表面上。进一步,袜口处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以形成支撑组件。进一步,连接组件包括紧固元件,紧固元件设置在袜底的外表面上,紧固元件与袜底之间形成有容置腔室,鞋垫可放置在该容置腔室中,以将袜底与鞋垫相连。进一步,紧固元件包括设置在袜底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的连接带,鞋垫可放入到连接带与袜底之间,以将袜底和鞋垫固定;或者,紧固元件包括反面袜面和反面袜口,反面袜口开口向下,鞋垫可通过反面袜口插入到反面袜面中,以将袜底与鞋垫固定;紧固元件包括位于袜底前端的第一固定带、位于袜底后端的第二固定带、以及连接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紧固带,鞋垫可放置在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紧固带与袜底之间,以将袜底和鞋垫固定。进一步,袜底与袜面对应于脚后跟的连接处设有防拉伸间隙,以降低袜底对袜面的拉伸力。进一步,袜面上与脚后跟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加固元件,加固元件可使袜面上与脚后跟相对应的位置处呈现直立状态。本专利技术的袜子的优点在于:1)造型独特,袜体被固定在鞋内,袜和鞋可以同时脱,同时穿,减少了反复穿脱的麻烦。2)袜底被固定住,增加运动行走中稳定性,同时解决袜子滑落的难题。3)袜体稳固并且不勒脚,提高穿着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袜子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袜子的第一实施例的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袜子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袜子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袜子的第二实施例的仰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袜子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袜子的第三实施例的仰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袜子的第四实施例的仰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袜子的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袜子的第五实施例的仰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袜子的第五实施例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袜子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袜子预先设置在鞋体内部,包括袜体、将袜体固定在鞋体内部的连接组件、以及使袜体在鞋体内部保持袜口形状的支撑组件。其中,袜体的形状可以采用现有常规袜体的形式,如长筒袜、中筒袜、船袜等;袜体的材料也可以采用现有常规袜体的形式,如棉纱袜、毛袜、丝袜和各类化纤袜等。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的袜体包括袜面、袜底和袜口,其中,袜面为袜体上与脚面相接触的部位,袜底为袜体上与脚底相接触的部位,袜口为使脚伸入到袜体内部的部位。应注意的是,袜面、袜底和袜口只是对袜体从位置和作用上进行划分,并不代表袜体必须是由三个独立部分结合而成,根据实际情况,袜面和袜底可以是独立的结构,如经过后期缝合而形成袜体,袜口是在袜面上裁剪而成;或者,袜面和袜底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如直接针织而形成袜体,袜口则是针织末端未闭合的部分。连接组件是用于将上述袜体固定在鞋体内部的结构,其在袜体上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具体结构灵活设置,只要是能够使袜体在鞋体内部的位置相对固定即可。如连接组件可设置在袜底上,以将袜底与鞋体的底面或鞋垫相连;或者,可设置在袜面上,以将袜面与鞋体的顶面相连;亦或,可设置在袜口处,以将袜口与鞋体的口部相连。当然,也可以将连接组件同时设置在袜体的多个部位上,如袜底和袜面上,以保证袜体牢靠的设置在鞋体内部。应注意的是,考虑到穿着的舒适度和连接的方便性,优选的是,将连接组件设置在袜底上,使袜底与鞋体的底面或鞋垫相连。连接组件的形式可以采用能够使袜体与鞋体内部相连的任意方式,如采用粘性元件,可将粘性元件设置在袜底上,使袜底与鞋体的底部或鞋垫相互黏贴,以将袜体固定在鞋体内部;或者,采用紧固元件,可将紧固元件设置在袜底上,通过紧固元件将袜底与鞋垫相连,以将袜体固定在鞋体内部。应注意的是,考虑到穿着的舒适度和连接的顺畅性,优选的是,利用紧固元件与鞋垫相连的方式将袜体固定在鞋体内部,因为紧固元件的厚度带来的不舒适感几乎可以通过鞋垫的缓冲来抵消。紧固元件的形式可以采用能够使袜底与鞋垫相连的任意方式,如采用双层袜底,在两层袜底之间设有开口,鞋垫可通过该开口插入两层袜底之间,以将袜底与鞋垫固定;或者,袜底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容置腔,将鞋垫插入到两端的容置腔中,以将袜底和鞋垫固定;亦或,袜底的前端和后端之间设置连接带,鞋垫放入到连接带与袜底之间,以将袜底和鞋垫固定。当然,上述方式也可以结合使用,如容置腔和连接带组合,只要能保证鞋垫与袜底固定连接即可,但应注意的是,考虑到行走时的受力,优选的是,鞋垫与袜底在长度方向上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以避免在行走的过程中鞋垫与袜底相互脱离。支撑组件是用于使袜体在鞋体内部保持袜口形状的结构,以保证穿脱的方便性,因为本专利技术的袜子是预先设置在鞋体内部。支撑组件设置在袜口处,可采用任意能够使袜口的形状保持固定的结构,如采用硬质条带,将硬质条带设置在袜口处可以保证袜口在鞋体内部呈现基本敞开的状态;或者,采用粘性元件,以通过粘性元件将袜口部位与鞋体内部相互黏贴,使袜口在鞋体内部呈现基本敞开的状态。应注意的是,考虑到连接的方便性和制作的工艺难度,优选的是,在袜口处设置硬质条带或直接将袜口处的材质选用硬质材料,也即袜口处的整体硬度大于袜体其他部位的整体硬度,尤其是袜口与脚面相对应的区域和与脚后跟相对应的区域,为了保证使用效果,这两个区域的硬度应更大于其他区域的硬度。另外,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袜子预先设置在鞋体内部,且优选与鞋垫相互固定,为了降低行走过程中脚与袜底和鞋垫之间的拉伸力,袜底与袜面对应于脚后跟的连接处开设有防拉伸间隙,也即,在行走的过程中,因为防拉伸间隙的存在,使得袜底和鞋垫相对固定,脚后跟与袜面后跟部位相对固定,极大地降低了袜底和鞋垫对袜面后跟部位的拉伸力,提高了穿着的舒适度。下面结合图1至图11,对本专利技术的袜子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至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袜子的第一实施例,图4至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袜子的第二实施例,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袜子的第三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袜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袜体,袜体包括袜面、袜底和袜口;连接组件,连接组件设置在袜体上,可将袜体固定在鞋体内部;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袜口处,可使袜口在鞋体内部保持敞开形状,以便于穿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袜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袜体,袜体包括袜面、袜底和袜口;连接组件,连接组件设置在袜体上,可将袜体固定在鞋体内部;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袜口处,可使袜口在鞋体内部保持敞开形状,以便于穿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由硬质材料制成,设置在袜口处可加大袜口处的整体硬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袜口处设置有支撑组件的部位中与脚面相对应的区域和/或与脚后跟相对应的区域的整体硬度大于其他区域的硬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设置在袜口与脚面相对应的位置处;或者,支撑组件设置在袜口与脚后跟相对应的位置处;或者,支撑组件环绕设置在袜口处。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为硬质条带,硬质条带设置在袜口的外表面上;或者,硬质条带设置在袜口的内表面上;或者,袜口与脚面相对应的位置处的硬质条带设置在袜口的外表面上,袜口其余部位的硬质条带设置在袜口的内表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叔巴士针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