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水文专利>正文

遥控式电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124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控密码锁技术领域,是一种遥控式电门锁,该锁包括锁体、遥控器,锁体具有主控器、驱动器、门锁机构,主控器内有电源和密码设定开关,每个设定开关则具有可设定几种状态的设定钮,设定开关与主控器内的密码核对电路电连接,驱动器内有驱动线圈,主控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线圈电连接,驱动器与门锁机构连接,遥控器内部具有密码发射电路,在遥控器上有密码设定开关,该开关与带有开锁钮的密码发射电路电连接。当开锁操作时,只要遥控器与主控器所设定的密码正确,则当遥控器的开锁钮被按下,即可执行开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控密码锁
,是一种遥控式电门锁。现有的大门或是房门门锁,大都是采用传统机械锁具结构,因此若要将门锁打开时,必需要以钥匙对准微小锁孔插入依一定方向旋转,方可完成开锁目的,因此开锁操作不方便,特别是在暗夜或是光线不足时,开锁尤为不易。而对机械式锁具的安全性、可靠性而言,由于机械式锁具已沿用千百年历史了,因此几乎所有的机械锁皆源于同一锁具理论,纵使陆续有许多不同卡锁方式的锁具产品问世,由于所有锁具都总是有一部分装在门外,无法完全避免被窃贼开锁甚至破坏锁具的状况,因此,机械式锁具产品虽普遍使用,但其安全性并不理想。虽然在目前已有使用的电锁产品,但大都只限于室内对电锁的控制,例如公寓的大门上的电锁就是由屋主在室内按电钮将楼下之门打开,而此种电锁的动作原理纯为电力操作,并无密码设定的防护功能。且只是一种室内操作用的门锁、不适于室外人开锁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高安全性、防盗性能好、操作使用简单、具有密码设定,无线遥控开锁的遥控式电门锁。本技术的目的是用以下方式来实现的。该遥控式电门锁,包括锁体、遥控器,锁体具有主控器、驱动器、门锁机构,主控器内有电源和设定密码的设定开关、每个设定开关则具有可设定几种状态的设定钮,设定开关与主控器内具有无线信号接收功能的密码核对电路电连接,驱动器内有驱动线圈,主控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线圈电连接,驱动器与门锁机构连接,遥控器内部具有密码发射电路,在遥控器上有密码设定开关,该开关与带有开锁钮的密码发射电路电连接。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系统架构图。图2是图1中遥控器外观图。图3是图1中设定开关顶视图。图4是实施例1中锁体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系统架构图。图6是图5中遥控器架构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3系统架构图。图8是图7中遥控器外观图。图中1-遥控器,2-主控器,3-副控器,4-驱动器,5-门锁机构,6-显示器,7-插头,8-锁体,11-开锁钮,12、22、32-设定开关、21、31-指示灯,23、33-电源,41-驱动线圈,42-副驱动线圈、121、221、321-数字按键式设定开关,122、222、322-转轮式设定开关。由实施例1的图1可知,在锁体(8)本体内部包括主控器(2)、驱动器(4)、门锁机构(5),还包括副控器(3)、其结构与主控器(2)完全相同,副控器(3)的输出端与驱动器(4)的副驱动线圈(42)电连接。主控器(2)及副控器(3)分别具有一电力指示灯(21、31),以指示内部作为电源(22、23)的电池的电量状态,以及密码核对电路。主控器(2)、副控器(3)、遥控器(1)上的设定开关(22、32、12)为各有数排(本实施例中是六排设定开关所组成)的指拨开关,每排设定开关有数个设定钮,设定钮可设定成开(on)或闭(off)两种状态(此种设定开关为指拨开关),以选定的设定开关与设定钮之设定所组成顺序码来作为开门的密码,例如设定主控器(2)的密码,当使用者在第一排设定开关之第一个设定钮设定为on、第二排设定开关之第二个设定钮设定为on ,第三排设定开关之第四个设定钮设定为on,第四排设定开关之第五个设定钮设定为on时,则其主控器之密码即为1245 。用同样的方法可设定副控器为不同的密码。遥控器(1)的立体视图如图2所示,遥控器上设有的指拨开关即设定开关(12)用来作密码之输入设定。遥控器内部具有密码发射电路,以将设定的密码以无线电方式发射出去。由于密码发射电路及主控器、副控器内部的密码核对电路之详细电路设计并非本技术的重点所在,而且这些电路都是些现有公知技术,故并未加以详示。主控器(2)的输出端可控制驱动器(4)内的驱动线圈(41)动作,故当主控器(2)内部的电池电力充足时,遥控器(1)所发射出的密码经主控器(2)接收并解码之后,若密码正确,则主控器(2)将由输出端送出一开门之控制信号,使驱动器(4)内之驱动线圈动作,进而使门锁机构(5)动作,而顺利开启门锁。门锁机构(5)的结构形式可采用线圈吸合式,即驱动器(4)的驱动线圈(41)得电后产生较大的驱动电流使门锁机构(5)内的吸合线圈产生较大的吸力,而吸合线圈吸引锁舌运动,这样就能使锁舌产生收缩运动开启门锁,这样开锁迅速。当然门锁机构的结构也可采用电动机来带动锁舌位移等其他形式。若主控器(2)的电源(23)的电池电量已降到充饱电量之1/5时,使用者可以由电力指示灯(21)得知其电池的电量状况(亦可同时以警示声提供警示),此时即告知使用者需更新电池。然而此时使用者仍可以副控器(3)来达到开锁之目的,亦即当遥控器(1)所发射出密码经副控器(3)接收并解码之后,若密码正确,则副控器(3)将由输出端同样能送出一开门控制信号,使驱动器(4)内的副驱动线圈(42)动作,进而使门锁机构(5)动作,同样能顺利开启门锁。如此设计是避免万一其中一个控制器的电池没电了或是电子零件故障时,仍能顺利的开锁。一般而言,一个控制器的电池使用可长达一年左右。在实际装设时,除了上述双电源系统之设计外,还连接有一插头(7),以取得外界的直流电源。遥控器(1)的设定开关(12)的设定钮可设定成开(on)或闭(off)两种状态,以选定的设定开关与设定钮的设定所组成的顺序码作为开锁的密码,该遥控器(1)另具有一开锁钮(11),当开锁钮(11)被按下,其控制信号将会由无线遥控方式,传送至主控器(2)或副控器(3)并被接收,只要密码设定正确时,即可达到开锁目的。当放开开锁钮(11)时,遥控器(1)就停止发射密码控制信号,主控器(2)或副控器(3)的输出端就停止送出开门控制信号,驱动器(4)的驱动线圈(41)或副驱动线圈(42)内无驱动电流,门锁机构(5)的吸合线圈断电,在弹簧力作用下锁舌伸出而处于锁定位置。在实际使用时,遥控器(1)可制造成适合携带便利的型体。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在此实施例中,主要的组成构件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相同的构件乃标示相同的标号。而在此实施例中,主要差异在于主控器(2)、副控器(3)上的设定开关(22、32)、遥控器(1)上的设定开关(12)为数字按键式设定开关(221、321、121),是具有1-9的数字型设定开关,数字按键式设定开关内具有密码记忆体且主控器(2)、副控器(3)的密码记忆体还与能显示所设定密码数字的显示器(6)电连接,即各设定开关(221、321、121)所设定之密码可由主控器、副控器内部的记忆体所记忆,且主控器(2)与副控器(3)所设定妥之密码,可由显示器(6)来显示所设定的密码。本实施例的遥控器(1)的立体图如图六所示,在遥控器(1)上也设置开锁钮(11),当开锁钮被按下,其控制信号将由无线遥控方式传送至主控器(2)或副控器(3),并由主控器(2)或副控器(3)之数字型设定开关所设定之密码核对。因此当使用者按下该开锁钮(11),若密码设定正确时,即可达到开锁之目的。由于1-9之数字型设定开关所能组合之密码较实施例1所使用的指拨开关所能设定的密码更多,因此,本实施例受窃贼开锁的机率较低。在设定密码时,使用者可以1-9之所有按键皆予设定,亦可只设定少数之按键(例如四位数1324或三位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遥控式电门锁,包括锁体(8)、遥控器(1),其特征在于锁体(1)具有主控器(2)、驱动器(4)、门锁机构(5),主控器(2)内有电源(23)和设定密码的设定开关(22)、每个设定开关(22)则具有可设定几种状态的设定钮,设定开关(22)与主控器内具有无线信号接收功能的密码核对电路电连接,驱动器(4)内有驱动线圈(41),主控器(2)的输出端与驱动线圈(41)电连接,驱动器(4)与门锁机构(5)连接,遥控器(11)内部具有密码发射电路,在遥控器(11)上有密码设定开关(12),该开关与带有开锁钮(11)的密码发射电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水文李昆陆纪华生
申请(专利权)人:邱水文李昆陆纪华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