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彦彦专利>正文

一种无机掺杂石墨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7122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机掺杂石墨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无机掺杂石墨烯薄膜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木质素10‑16、氧化石墨烯170‑20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羟基锡酸锌2‑3、吡啶0.1‑0.2、三聚氰氯1‑3、三甘醇二异辛酸酯3‑4、碳纳米管分散液20‑30。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木质素与碳纳米管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了成品薄膜的力学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石墨烯薄膜导电稳定性好,综合性能优越。

An Inorganic Doped Graphene Fil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organic doped graphene film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organic doped graphene film is composed of lignin 10*16, graphene oxide 170*200, aliphatic alcohol polyoxyethylene ether 1*2, zinc stannate 2*3, pyridine 0.1*0.2, cyanuric chloride 1*3, triethylene glycol diisooctane ester 3*4, carbon nanotube dispersion solution 20*30. \u3002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lignin and carbon nanotubes, thereby improving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the finished film. The graphene film of the invention has good conductive stability and superior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机掺杂石墨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薄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机掺杂石墨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墨烯在2004年被发现是由单层碳原子堆叠而成的二维蜂窝状晶体。石墨烯独特的晶体结构和零带隙能级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力热光电性能,有望在电池、显示器、场效应管、传感器等器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石墨烯的表面性质,如浸润性、润滑性、黏着性等极大地影响其在器件领域的应用;石墨烯出色的物理性能,促使了其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人们总是努力地尝试将石墨烯与聚合物制成复合材料,试图通过石墨烯来改进聚合物的导电、导热及其他特殊的性能;结构完整的石墨烯由稳定的苯六元环组成,其表面呈惰性,与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而石墨烯片层间存在较强的范德华力,易发生聚集,很难在聚合物基体中均匀的分散,这严重影响了石墨烯在聚合物改性中的研究与应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改变传统将石墨烯分散到高分子聚合物中的方式,而将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共混成膜,以提高成品薄膜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无机掺杂石墨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机掺杂石墨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木质素10‑16、氧化石墨烯170‑20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羟基锡酸锌2‑3、吡啶0.1‑0.2、三聚氰氯1‑3、三甘醇二异辛酸酯3‑4、碳纳米管分散液20‑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掺杂石墨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木质素10-16、氧化石墨烯170-20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羟基锡酸锌2-3、吡啶0.1-0.2、三聚氰氯1-3、三甘醇二异辛酸酯3-4、碳纳米管分散液20-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掺杂石墨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分散液,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碳纳米管20-30、甲基丙烯酸甲酯20-37、丙烯酸6-9、过硫酸铵0.5-0.7、8-羟基喹啉铜0.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机掺杂石墨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过硫酸铵,加入到其重量20-3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2)取8-羟基喹啉铜,加入到其重量10-15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碳纳米管,超声1-2小时,蒸馏除去乙醇,得活化碳纳米管;(3)取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6-9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加入活化碳纳米管,送入到反应釜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彦
申请(专利权)人:刘彦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