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舞龙用的防变形龙头骨架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舞龙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舞龙用的防变形龙头骨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舞龙活动中需要用到龙具,龙具的中的最重要的部分为龙头,为了降低龙头的重量便于操控,因此通常龙头的结构为中空框架式。现有的龙具在使用、运输、管理保存过程中,由于容易受到挤压、碰撞等外力冲击,因此非常容易产生形变,致使其损坏,降低使用寿命,增加维护维修成本,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舞龙用的防变形龙头骨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舞龙用的防变形龙头骨架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舞龙用的防变形龙头骨架,包括弧形架,弧形架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脚杆,且脚杆上固定有凸块,两个所述脚杆之间通过阻尼机构连接,弧形架的内侧设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凸块和弧形架活动连接,阻尼机构上设置有传动组件,且缓冲机构通过传动组件与阻尼机构传动连接。优选的,阻尼机构包括柱筒,柱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舞龙用的防变形龙头骨架,包括弧形架(1),所述弧形架(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脚杆(2),且脚杆(2)上固定有凸块(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脚杆(2)之间通过阻尼机构连接,所述弧形架(1)的内侧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凸块(3)和弧形架(1)活动连接,所述阻尼机构上设置有传动组件,且缓冲机构通过传动组件与阻尼机构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舞龙用的防变形龙头骨架,包括弧形架(1),所述弧形架(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脚杆(2),且脚杆(2)上固定有凸块(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脚杆(2)之间通过阻尼机构连接,所述弧形架(1)的内侧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凸块(3)和弧形架(1)活动连接,所述阻尼机构上设置有传动组件,且缓冲机构通过传动组件与阻尼机构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舞龙用的防变形龙头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机构包括柱筒(18),所述柱筒(18)水平横置,并且与两个脚杆(2)相互垂直,所述柱筒(18)的两端分别通过弹簧(19)与对应的脚杆(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舞龙用的防变形龙头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筒(18)的内侧壁上定轴转动连接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上同轴固定有齿轮一(25)和齿轮二(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舞龙用的防变形龙头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筒(18)的内部左右两端处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28)和第一滑板(21),所述第一滑板(2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齿条(22)和第一滑杆(20),所述第一滑杆(20)穿过柱筒(18)的右端面,并可在柱筒(18)的右端面上滑动,所述第一滑杆(20)与柱筒(18)右侧的脚杆(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22)与齿轮二(26)的下端啮合连接,所述第二滑板(28)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滑杆(29)和第二齿条(27),所述第二滑杆(29)穿过柱筒(18)的左端面,并可在柱筒(18)的左端面上滑动,所述第二滑杆(29)与柱筒(18)左侧的脚杆(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27)与齿轮二(26)的上端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舞龙用的防变形龙头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缸筒三(5),所述缸筒三(5)的内部上下两端处滑动连接有活塞板一(6)和活塞板二(7),所述活塞板一(6)的上表面固定有竖直向上的活塞杆三(13),所述活塞杆三(13)的上端穿过缸筒三(5)的上端面,并可在缸筒三(5)的上端面上进行上下滑动,所述活塞板二(7)的下表面固定有竖直向下的第三齿条(23),所述第三齿条(23)的上端穿过缸筒三(5)的下端面,并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