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脱粒直径可调的脱粒滚筒及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998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脱离直径可调的脱粒滚筒及联合收割机,包括脱粒滚筒、直径调节装置、传动装置、自锁装置,直径调节装置位于脱粒滚筒两端支撑幅盘内侧;自锁装置位于脱粒滚筒尾部,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到直径调节装置及自锁装置,滚筒脱粒直径可通过直径调节装置进行无级调节,同时自锁装置可以有效将调节后的滚筒直径进行锁死,保证滚筒作业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方便、快速调节联合收获机的滚筒脱粒直径,使得脱粒滚筒的脱粒线速度、脱粒间隙满足不同种类、不同地域谷物的最佳收获参数,可有效提高联合收获机的脱粒适应性。

A threshing drum and combine with adjustable threshing diamet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hreshing drum and a combine harvester with adjustable diameter, including a threshing drum, a diameter adjusting device, 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a self-locking device. The diameter adjusting device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t both ends of the threshing drum; the self-locking device is located at the tail of the threshing drum, and the driving device transfers power to the diameter adjusting device and the self-locking device, and the threshing diameter of the drum can be passed through the straight. The diameter adjusting device can be adjusted steplessly, and the self-locking device can effectively lock the adjusted diameter of the drum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drum ope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nveniently and rapidly adjust the threshing diameter of the drum of the combine harvester, so that the threshing speed and clearance of the threshing drum can meet the optimal harvesting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kinds and regions of grain,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reshing adaptability of the combine harv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粒直径可调的脱粒滚筒及联合收割机
本技术涉及联合收割机上的谷物脱粒分离装置
,具体的讲是脱粒直径可调的脱粒滚筒。
技术介绍
脱粒滚筒是联合收获机械的重要部件,工作过程中与凹板筛配合,起到将籽粒与茎杆分离的作用。其中脱粒滚筒的脱粒元件线速度、脱粒间隙对谷物脱粒质量影响较大,在实际收获过程中,由于不同品种、不同含水率、同一地区不同成熟度的谷物,其籽粒与粒柄的连接力均不相同,因此脱粒滚筒的单一脱粒元件线速度、脱粒间隙产生的脱粒效果是不理想的,而改变滚筒的脱粒直径可有效的同时改变脱粒元件线速度和脱粒间隙;现有的改变脱粒滚筒直径的方式为在支撑幅盘及脱粒齿杆连接座上制作不同位置的螺纹孔,通过螺栓调节脱粒齿杆连接座与支撑幅盘的相对位置来调节脱粒滚筒直径,如盛永和专利技术的脱粒滚筒(CN201310018906.1)在支撑幅盘及脱粒齿杆下方的连接块设有调节孔,两者通过螺栓螺母拧死,当需要调节脱粒滚筒直径时,需拧松螺栓螺母并抽出螺栓,移动连接块在支撑幅盘上的位置来调节脱离滚筒直径,此种方法需要调节每根脱粒齿杆下方的连接块,且一个脱粒齿杆下方的几个连接块需要同时调节固定,操作复杂、耗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直径调节繁琐困难,在收获不同地域、品种谷物时,脱粒间隙、脱粒元件线速度单一,不能满足各谷物的最佳收获条件,导致联合收获机脱粒功能适应性差、作业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提供可方便、快捷的无级调节脱粒滚筒直径的脱粒滚筒,使联合收获机在收获不同品种谷物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脱粒直径,提高其收获适应性、作业稳定性,并挺高谷物的脱粒质量,减少谷物的总损失率。本发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一种脱粒直径可调的脱粒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粒滚筒、直径调节装置、传动装置、自锁装置,所述脱粒滚筒包括滚筒轴,沿喂入方向由前至后依次装在滚筒轴上的喂入轮、前支撑幅盘、后支撑幅盘,安装在前支撑幅盘、后支撑幅盘上的脱粒齿杆;所述直径调节装置包括等速螺线盘、卡爪连杆,两个所述等速螺线盘装在滚筒轴上,分别位于前支撑幅盘、后支撑幅盘内侧,能够随前支撑幅盘、后支撑幅盘一起旋转;所述等速螺线盘的盘面上设有平面螺纹,数个所述卡爪连杆的一端均设有螺纹、且与等速螺线盘的平面螺纹啮合,另一端与脱粒齿杆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主要包括装于后支撑幅盘的内外两侧的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装于前支撑幅盘内侧的齿轮,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及齿轮均装在滚筒轴上,且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齿轮均与等速螺线盘通过花键套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与齿轮之间通过连接套筒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轮通过贯穿后支撑幅盘的连接轴连接;所述自锁装置包括能够随滚筒轴一同旋转的棘轮机构、棘轮解锁装置以及调节盘,棘轮解锁装置能够拨开棘爪,所述棘轮机构的棘轮、调节盘均通过平键套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所述花键套、连接套筒、平键套均与滚筒轴同心并套在滚筒轴上。进一步地,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棘轮、棘爪、自锁弹簧,所述棘轮安装在后支撑幅盘的外侧,棘爪设置在棘轮两侧,棘爪与棘轮相互啮合,自锁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棘爪连接;所述棘轮解锁装置包括调节杆、自锁盘,所述自锁盘位于调节盘外侧、并通过螺栓与滚筒轴固定,所述调节盘上设有径向的直线槽口,自锁盘上设有弧形槽口,所述直线槽口与弧形槽口具有重叠点,所述调节杆位于直线槽口与弧形槽口的重叠点处、并贯穿调节盘和自锁盘,调节杆一端与棘爪接触,当自锁盘旋转时,直线槽口与弧形槽口能够共同驱动调节杆拨开棘爪。进一步地,所述等速螺线盘直径为150~160mm,所述等速螺线盘的盘面上设有平面螺纹为阿基米德螺线。进一步地,所述直径调节装置还包括限位盘,两个所述限位盘装在滚筒轴上、且分别位于前支撑幅盘和后支撑幅盘的内侧。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盘上均匀设有多个工型槽口,所述卡爪连杆贯穿所述工型槽口,且卡爪连杆两侧为工型导轨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与限位盘和/或后支撑幅盘之间设有轴承。进一步地,所述脱粒滚筒还包括安装在脱粒齿杆下方的脱粒齿杆加强栅,所述脱粒齿杆加强栅与两侧卡爪连杆、脱粒齿杆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进一步地,还包括防尘板,所述防尘板固定在后支撑幅盘后方,所述防尘板两侧以及防尘板与调节盘之间均设有保护罩。进一步地,所述棘轮机构包括内棘轮、棘爪,所述内棘轮安装在后支撑幅盘的外侧,棘爪设置在内棘轮内侧,棘爪与内棘轮相互啮合;所述内棘轮外侧安装调节扶手;所述棘轮解锁装置包括自锁轮、锁死螺栓,所述自锁轮位于内棘轮外侧,套在滚筒轴上并通过锁死螺栓与滚筒轴固定,棘爪固定在所述自锁轮端面上。一种联合收割机,装有所述脱粒直径可调的脱粒滚筒。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脱粒直径可调的滚筒,在脱粒过程中直径调节装置、传动装置、自锁装置均在滚筒轴的带动下随脱粒滚筒一起旋转,当需要调整脱粒滚筒的直径时,停机后首先调节自锁盘使调节杆弹开棘爪,之后通过调节盘扶手转动调节盘,调节盘通过平键套带动棘轮和后支撑幅盘外侧的太阳轮及行星轮组转动,后支撑幅盘外侧的行星轮通过连接轴带动与后支撑幅盘内侧的行星轮转动,此行星轮带动后支撑幅盘内侧的太阳轮转动,此太阳轮通过花键套及连接套筒分别带动位于后支撑幅盘内侧的等速螺线盘和前支撑幅盘内侧的太阳轮转动,一对太阳轮通过花键套分别带动一对等速螺线盘转动,等速螺线盘转动即可带动卡爪连杆沿限位盘槽口,即脱粒滚筒径向,往复移动,从而实现脱粒滚筒直径的调节。同时通过自锁装置内的二级自锁机构保证脱粒滚筒的作业稳定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调节滚筒脱粒直径的调节方式方便快捷,停机后只需转动调节盘上的调节扶手,即可实现滚筒脱粒直径的调节,不需要对每根脱粒齿杆进行拆卸,比传统的滚筒脱粒直径有级调节方式更加灵活,当联合收获机在田间作业时可根据谷物实际情况提前对脱粒滚筒直径进行无级调节,使脱粒元件线速度与脱粒间隙达到合适值,极大提高联合收获机的适应性和收获效率。自锁装置中的棘轮与棘爪形成一级单方向自锁,即在脱粒滚筒转动过程中转速越快,锁死越有效,同时调节盘、调节杆与自锁盘相互配合形成二级自锁,即脱粒滚筒停止转动后,调节自锁盘使调节杆弹开棘爪,然后通过调节盘调节脱粒直径,自锁装置采用二级自锁方式,可有效保证脱粒滚筒直径调节后的自锁性能,从而保证脱粒滚筒的作业稳定性。通过有效控制滚筒的脱粒直径,提高了物料的输送通过能力,避免了物料的堵塞;同时将传动装置与直径调节装置以滚筒轴为轴心安装固定,将自锁装置安装在脱粒滚筒尾部,有效保证了脱粒滚筒的动平衡稳定性,不会发生因增加调节设备而引起的滚筒动平衡不稳定等问题。本技术中,将脱粒滚筒各部分进行模块化分割,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均可通过可拆卸式连接,如直径调节装置、传动装置、自锁装置和脱粒滚筒之间的连接均可为可拆卸式连接;且直径调节装置、传动装置、自锁装置和各自的零部件还可以为可拆卸式连接;使得本产品的各部件可相互独立设计、生产、运输、维修和更换,其组装、拆卸方式简单、且易操作,且组装和拆卸的时间均较少,大大节约了各部件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脱粒直径可调的脱粒滚筒结构示意图。图2是脱粒直径可调的脱粒滚筒结构剖视图。图3是直径调节装置与传动装置的主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粒直径可调的脱粒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粒滚筒、直径调节装置、传动装置、自锁装置,所述脱粒滚筒包括滚筒轴(106),沿喂入方向由前至后依次装在滚筒轴(106)上的喂入轮(101)、前支撑幅盘(102)、后支撑幅盘(103),安装在前支撑幅盘(102)、后支撑幅盘(103)上的脱粒齿杆(104);所述直径调节装置包括等速螺线盘(201)、卡爪连杆(202),两个所述等速螺线盘(201)装在滚筒轴(106)上,分别位于前支撑幅盘(102)、后支撑幅盘(103)内侧,能够随前支撑幅盘(102)、后支撑幅盘(103)一起旋转;所述等速螺线盘(201)的盘面上设有平面螺纹,数个卡爪连杆(202)的一端均设有螺纹、且与等速螺线盘(201)的平面螺纹啮合,另一端与脱粒齿杆(104)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装于后支撑幅盘(103)的内外两侧的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装于前支撑幅盘(102)内侧的齿轮(307),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301)及齿轮(307)均装在滚筒轴(106)上,且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301)、齿轮(307)均与等速螺线盘(202)通过花键套(303)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301)与齿轮(307)之间通过连接套筒(304)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轮(302)通过贯穿后支撑幅盘(103)的连接轴(306)连接;所述自锁装置包括能够随滚筒轴一同旋转的棘轮机构、棘轮解锁装置以及调节盘(406),棘轮解锁装置能够拨开棘爪(403),所述棘轮机构的棘轮(402)、调节盘(406)均通过平键套(305)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301)连接;所述花键套(303)、连接套筒(304)、平键套(305)均与滚筒轴(106)同心并套在滚筒轴(10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粒直径可调的脱粒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粒滚筒、直径调节装置、传动装置、自锁装置,所述脱粒滚筒包括滚筒轴(106),沿喂入方向由前至后依次装在滚筒轴(106)上的喂入轮(101)、前支撑幅盘(102)、后支撑幅盘(103),安装在前支撑幅盘(102)、后支撑幅盘(103)上的脱粒齿杆(104);所述直径调节装置包括等速螺线盘(201)、卡爪连杆(202),两个所述等速螺线盘(201)装在滚筒轴(106)上,分别位于前支撑幅盘(102)、后支撑幅盘(103)内侧,能够随前支撑幅盘(102)、后支撑幅盘(103)一起旋转;所述等速螺线盘(201)的盘面上设有平面螺纹,数个卡爪连杆(202)的一端均设有螺纹、且与等速螺线盘(201)的平面螺纹啮合,另一端与脱粒齿杆(104)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装于后支撑幅盘(103)的内外两侧的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装于前支撑幅盘(102)内侧的齿轮(307),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301)及齿轮(307)均装在滚筒轴(106)上,且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301)、齿轮(307)均与等速螺线盘(202)通过花键套(303)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301)与齿轮(307)之间通过连接套筒(304)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轮(302)通过贯穿后支撑幅盘(103)的连接轴(306)连接;所述自锁装置包括能够随滚筒轴一同旋转的棘轮机构、棘轮解锁装置以及调节盘(406),棘轮解锁装置能够拨开棘爪(403),所述棘轮机构的棘轮(402)、调节盘(406)均通过平键套(305)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301)连接;所述花键套(303)、连接套筒(304)、平键套(305)均与滚筒轴(106)同心并套在滚筒轴(10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粒直径可调的脱粒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棘轮(402)、棘爪(403)、自锁弹簧(404),所述棘轮(402)安装在后支撑幅盘(103)的外侧,棘爪(403)设置在棘轮(402)两侧,棘爪(403)与棘轮(402)相互啮合,自锁弹簧(404)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棘爪(403)连接;所述棘轮解锁装置包括调节杆(405)、自锁盘(407),所述自锁盘(407)位于调节盘(406)外侧、并通过螺栓与滚筒轴(106)固定,所述调节盘(406)上设有径向的直线槽口,自锁盘(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展李耀明唐忠青苡任王建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