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作台的微移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84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作台的微移动机构,包括垫板、活动板、连接板、拨杆、第一深沟球轴承、弹性挡圈、固定座、连杆轴、第一铜套、第二铜套、偏心块、传动轴、第一密封圈、第二深沟球轴承、轴座、隔圈、第二密封圈、凸轮、传动轴承座、第三铜套、盖板、连杆、平垫圈、弹簧垫圈、六角螺母、工作台、支撑脚和气缸,所述工作台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工作台的外壁一侧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端通过连杆轴连接有传动轴承座,所述连杆轴的外壁套接有第一铜套,所述传动轴承座的底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垫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精确度高和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A Micro-mobile Mechanism for Workbench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cro-moving mechanism for a worktable, including a gasket, a movable plate, a connecting plate, a dial rod, a first deep groove ball bearing, an elastic retaining ring, a fixed seat, a connecting rod shaft, a first copper sleeve, a second copper sleeve, an eccentric block, a transmission shaft, a first seal ring, a second deep groove ball bearing, a shaft seat, a diaphragm, a second seal ring, a cam, a transmission bearing seat, a third copper sleeve and a cover. Plates, connecting rods, flat washers, spring washers, hexagonal nuts, workbenches, support feet and cylinders are provided with support feet at the bottom of the workbench. Cylinders are installed at one side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workbench. The top of the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a transmission bearing seat through a connecting rod shaft. The outer wall sleeve of the connecting rod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copper sleeve, and the bottom of the transmission bear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cover plate. The bottom of the cov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and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washer. The inven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accuracy and high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工作台的微移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工作台的微移动机构。
技术介绍
工作台采用优质冷扎板精工制作而成,坚固的工作桌框架,牢固平稳,可使工作桌承受一定的重量,且有多种工作桌面选择,可配合不同工种的使用要求,同时工作台的外部可连接多种不同功能的组件,比如移动机构和伸缩机构等。但是目前市场上用于工作台的微移动机构都是采用拉插拔销的方式进行微移动,但该方式的移动距离精确度不够,且多数是手动操作,工作效率低。因此,设计一种精确度高和工作效率高的用于工作台的微移动机构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作台的微移动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工作台的微移动机构,包括垫板、活动板、连接板、拨杆、第一深沟球轴承、弹性挡圈、固定座、连杆轴、第一铜套、第二铜套、偏心块、传动轴、第一密封圈、第二深沟球轴承、轴座、隔圈、第二密封圈、凸轮离合器、传动轴承座、第三铜套、盖板、连杆、平垫圈、弹簧垫圈、六角螺母、工作台、支撑脚和气缸,所述工作台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工作台的外壁一侧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端通过连杆轴连接有传动轴承座,所述连杆轴的外壁套接有第一铜套,所述传动轴承座的底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垫圈,所述弹簧垫圈的底部嵌入有平垫圈,所述平垫圈的外壁设置有六角螺母,且六角螺母与连杆轴为配合结构,所述传动轴承座的顶部外壁插接有凸轮离合器,所述凸轮离合器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两端均嵌入有轴座,所述轴座的内部插接有隔圈,所述隔圈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弹性挡圈,所述轴座的内壁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传动轴与轴座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深沟球轴承,所述传动轴的顶部一端安装有偏心块,所述偏心块的顶端通过拨杆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外壁连接有垫板。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与传动轴承座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铜套。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与凸轮离合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与拨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铜套。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和气缸与工作台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该用于工作台的微移动机构,气缸伸出时,气缸活塞杆带动传动轴承座和连杆运动,传动轴承座通过凸轮离合器带动传动轴运动,传动轴通过偏心块带动垫板进行移动,气缸缩回时,气缸活塞杆带动传动轴承座和连杆运动,而此时传动轴承座不能通过凸轮离合器带动传动轴运动,从而此时垫板也不动,该移动方式较于传统的微移动机构,精确度更高,且自动化程度高,有效的提高了其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活动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中:1、垫板;2、活动板;3、连接板;4、拨杆;5、第一深沟球轴承;6、弹性挡圈;7、固定座;8、连杆轴;9、第一铜套;10、第二铜套;11、偏心块;12、传动轴;13、第一密封圈;14、第二深沟球轴承;15、轴座;16、隔圈;17、第二密封圈;18、凸轮离合器;19、传动轴承座;20、第三铜套;21、盖板;22、连杆;23、平垫圈;24、弹簧垫圈;25、六角螺母;26、工作台;27、支撑脚;28、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工作台的微移动机构,包括垫板1、活动板2、连接板3、拨杆4、第一深沟球轴承5、弹性挡圈6、固定座7、连杆轴8、第一铜套9、第二铜套10、偏心块11、传动轴12、第一密封圈13、第二深沟球轴承14、轴座15、隔圈16、第二密封圈17、凸轮离合器18、传动轴承座19、第三铜套20、盖板21、连杆22、平垫圈23、弹簧垫圈24、六角螺母25、工作台26、支撑脚27和气缸28,工作台26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支撑脚27,工作台26的外壁一侧安装有气缸28,气缸28的顶端通过连杆轴8连接有传动轴承座19,连杆轴8的外壁套接有第一铜套9,传动轴承座19的底部设置有盖板21,盖板21的底部安装有连杆22,连杆22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垫圈24,弹簧垫圈24的底部嵌入有平垫圈23,平垫圈23的外壁设置有六角螺母25,且六角螺母25与连杆轴8为配合结构,传动轴承座19的顶部外壁插接有凸轮离合器18,凸轮离合器18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座7,固定座7的两端均嵌入有轴座15,轴座15的内部插接有隔圈16,隔圈16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深沟球轴承5,第一深沟球轴承5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弹性挡圈6,轴座15的内壁安装有传动轴12,传动轴12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密封圈13,传动轴12与轴座15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深沟球轴承14,传动轴12的顶部一端安装有偏心块11,偏心块11的顶端通过拨杆4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顶端连接有活动板2,活动板2的顶部外壁连接有垫板1,盖板21与传动轴承座19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铜套20,为了减小盖板21与传动轴承座19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的磨损,固定座7与凸轮离合器18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7,为了增加固定座7与凸轮离合器18的密封性,连接板3与拨杆4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铜套10,为了减小连接板3与拨杆4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的磨损,固定座7和气缸28与工作台26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了增加固定座7和气缸28的牢固性,将气缸28与外界输气设备连接,气缸28伸出时,气缸活塞杆带动传动轴承座19和连杆22运动,传动轴承座19通过凸轮离合器18带动传动轴12运动,传动轴12通过偏心块11带动垫板1进行移动,气缸28缩回时,气缸活塞杆带动传动轴承座19和连杆22运动,而此时传动轴承座19不能通过凸轮离合器18带动传动轴12运动,从而此时垫板1也不动,该移动方式较于传统的微移动机构,精确度更高,且自动化程度高,有效的提高了其工作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工作台的微移动机构,包括垫板(1)、活动板(2)、连接板(3)、拨杆(4)、第一深沟球轴承(5)、弹性挡圈(6)、固定座(7)、连杆轴(8)、第一铜套(9)、第二铜套(10)、偏心块(11)、传动轴(12)、第一密封圈(13)、第二深沟球轴承(14)、轴座(15)、隔圈(16)、第二密封圈(17)、凸轮离合器(18)、传动轴承座(19)、第三铜套(20)、盖板(21)、连杆(22)、平垫圈(23)、弹簧垫圈(24)、六角螺母(25)、工作台(26)、支撑脚(27)和气缸(28),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6)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支撑脚(27),所述工作台(26)的外壁一侧安装有气缸(28),所述气缸(28)的顶端通过连杆轴(8)连接有传动轴承座(19),所述连杆轴(8)的外壁套接有第一铜套(9),所述传动轴承座(19)的底部设置有盖板(21),所述盖板(21)的底部安装有连杆(22),所述连杆(22)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垫圈(24),所述弹簧垫圈(24)的底部嵌入有平垫圈(23),所述平垫圈(23)的外壁设置有六角螺母(25),且六角螺母(25)与连杆轴(8)为配合结构,所述传动轴承座(19)的顶部外壁插接有凸轮离合器(18),所述凸轮离合器(18)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的两端均嵌入有轴座(15),所述轴座(15)的内部插接有隔圈(16),所述隔圈(16)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深沟球轴承(5),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5)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弹性挡圈(6),所述轴座(15)的内壁安装有传动轴(12),所述传动轴(12)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密封圈(13),所述传动轴(12)与轴座(15)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深沟球轴承(14),所述传动轴(12)的顶部一端安装有偏心块(11),所述偏心块(11)的顶端通过拨杆(4)连接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顶端连接有活动板(2),所述活动板(2)的顶部外壁连接有垫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作台的微移动机构,包括垫板(1)、活动板(2)、连接板(3)、拨杆(4)、第一深沟球轴承(5)、弹性挡圈(6)、固定座(7)、连杆轴(8)、第一铜套(9)、第二铜套(10)、偏心块(11)、传动轴(12)、第一密封圈(13)、第二深沟球轴承(14)、轴座(15)、隔圈(16)、第二密封圈(17)、凸轮离合器(18)、传动轴承座(19)、第三铜套(20)、盖板(21)、连杆(22)、平垫圈(23)、弹簧垫圈(24)、六角螺母(25)、工作台(26)、支撑脚(27)和气缸(28),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6)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支撑脚(27),所述工作台(26)的外壁一侧安装有气缸(28),所述气缸(28)的顶端通过连杆轴(8)连接有传动轴承座(19),所述连杆轴(8)的外壁套接有第一铜套(9),所述传动轴承座(19)的底部设置有盖板(21),所述盖板(21)的底部安装有连杆(22),所述连杆(22)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垫圈(24),所述弹簧垫圈(24)的底部嵌入有平垫圈(23),所述平垫圈(23)的外壁设置有六角螺母(25),且六角螺母(25)与连杆轴(8)为配合结构,所述传动轴承座(19)的顶部外壁插接有凸轮离合器(18),所述凸轮离合器(18)的顶部安装有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杰韦金权仲汉呈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华森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