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爬式微平台通信三管塔,属于通信三管塔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三管通信塔存在如下缺陷:1、采用外爬梯及外走线,造成爬梯结构复杂及走线不美观;现有通信三管塔采用外爬梯的形式,从塔体外部沿塔侧边攀爬,且爬梯外侧须采用护圈的形式保证安装和维护安全,塔顶安装设备的馈线、电源线及塔体接地需沿爬梯两侧的连接角铁自上而下进行走线;2、天线挂载平台直径大,钢材用量大,造成浪费;现有通信三管塔采用大平台,能满足施工、安装及维护人员上塔后的操作空间,但是实际维护安装的时间很少,且每个大平台的重量达到491KG,三平台总重量占塔体总重的16%,造成塔体钢材浪费;3、平台直径大迎风面积大,产生的水平风荷载大,增加塔身用钢量。现有通信三管塔采用大平台,塔段管材根据平台引起风荷载设计,增加平台会增加塔体风荷载,从而加大塔体用材,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爬式微平台通信三管塔,天线挂载平台直径变小,减小钢材用量,节约成本;爬梯设于塔体内部,馈线沿爬梯垂直走线,方便操作维护,布线更加美观。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 ...
【技术保护点】
内爬式微平台通信三管塔,包括塔体(1)、爬梯(2)、天线挂载平台(3)、通信设备、避雷系统(5)以及馈线(6),所述塔体(1)由三根立柱(11)及连接在两两立柱之间的斜撑杆(12)构成,三根立柱处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2)设于三根立柱围成的内腔之中,爬梯由所述斜撑杆形成支撑;所述馈线(6)沿所述爬梯(2)垂直走线;所述天线挂载平台(3)包括圆形平台(31)以及设于所述圆形平台外围的天线支架(32),所述圆形平台的直径为1934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董鑫,陆勇,刘昌权,喻勇,喻旭东,周开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