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惠平专利>正文

会平爬梯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101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4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会平爬梯车,包括车架和座椅,所述会平爬梯车还包括与所述座椅连接的内滑轨,与所述车架连接的外滑轨,以及设置在所述外滑轨和所述内滑轨之间的中间滑轨,所述外滑轨、内滑轨和中间滑轨均为弧形,所述会平爬梯车还包括一驱动电机,所述中间滑轨上连接有一从动杆,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一传动结构使所述从动杆转动,所述内滑轨上设有内齿条,所述外滑轨上设有外齿条,所述从动杆上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内齿条和所述外齿条啮合。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座椅与车架之间的角度变换,从而使得座椅能够调整到水平位置,而不产生前倾和后倾,极大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会平爬梯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爬梯车通常可以实现基本的上下楼梯功能,但是现有的爬梯车通常的座椅是与车架刚性连接在一起的,这些爬梯车爬梯或者下梯时,座椅会与车架一起倾斜,具体为上楼时,座椅会向后倾斜;下楼时,座椅会向前倾斜。这时由于重心不稳,就会对座椅上的使用者造成安全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爬梯车上下楼时,座椅会倾斜,造成重心不稳的缺陷,提供一种会平爬梯车,即会保持平衡的爬梯车。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会平爬梯车,包括车架和座椅,其特点在于,所述会平爬梯车还包括与所述座椅连接的内滑轨,与所述车架连接的外滑轨,以及设置在所述外滑轨和所述内滑轨之间的中间滑轨,其中,所述外滑轨、内滑轨和中间滑轨均为弧形,所述会平爬梯车还包括一驱动电机,所述中间滑轨上连接有一从动杆,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一传动结构使所述从动杆转动,所述内滑轨上设有内齿条,所述外滑轨上设有外齿条,所述从动杆上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内齿条和所述外齿条啮合。运行时,驱动轮在从动杆的带动下开始旋转。由于驱动轮与内齿条啮合,而内齿条固定,所以驱动轮受力后,会带动从动杆并进一步带动中间滑轨移动。同时,驱动轮与内齿条啮合,所述内齿条相对于驱动轮也产生了位移,从而带动了内滑轨的移动。这样,驱动轮旋转过一齿的距离后,中间滑轨相对于外滑轨移动了一齿的距离,而内滑轨相对于外滑轨移动了两齿的距离,实现了座椅的快速调整。由于内滑轨、中间滑轨和外滑轨都设置成弧形,在移动时,内滑轨实现了与车架之间的角度变换,从而使得座椅能够调整到合适位置,而不产生前倾和后倾。较佳地,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一主动杆和一链条,所述主动杆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从动杆转动。 较佳地,所述主动杆上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从动杆上设置有从动轮,所述链条分别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连接。较佳地,所述会平爬梯车还包括一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控制器。较佳地,所述会平爬梯车还包括一活动手柄,所述活动手柄连接在所述内滑轨上,且所述活动手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较佳地,所述内滑轨的设置有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行程开关,所述外滑轨的设置有一用于触动所述行程开关的限位块。这一设置可以避免座椅的过度调整,防止驱动轮滑出内齿条。较佳地,所述车架后侧设置有一用于触动所述活动手柄的档杆。当使用者调整过度时,档杆会触动活动手柄,从而使得座椅归位。较佳地,所述内滑轨上设置有一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的陀螺仪,所述陀螺仪用于使所述座椅保持水平。通过陀螺仪可以精确测试内滑轨的水平程度,从而通过控制器自动使得驱动电机将内滑轨驱动至正确的位置。较佳地,所述活动手柄与连杆机构连接。本技术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的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本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座椅与车架之间的角度变换,从而使得座椅能够调整到水平位置,而不产生前倾和后倾,极大提高了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内滑轨初始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内滑轨向后运动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右侧的行程开关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左侧的行程开关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连杆机构运动示意图。附图标记外滑轨 I外齿条 11限位块 12内滑轨 2内齿条 21行程开关 22中间滑轨 3从动杆 4从动轮 41驱动轮 42主动杆 5主动轮 51链条6车架7活动手柄 81连杆机构 82档杆83驱动电机 91陀螺仪 9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出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会平爬梯车,包括车架7和座椅(为了展示内滑轨等结构,图中未示出座椅),所述会平爬梯车还包括与座椅连接的内滑轨2,与车架7连接的外滑轨1,以及设置在外滑轨I和内滑轨2之间的中间滑轨3。所述会平爬梯车还包括一驱动电机91,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电机可以固定在会平爬梯车上。中间滑轨3上连接有一从动杆4,驱动电机91通过一传动结构使所述从动杆4转动,该传动结构可以是带传动结构、连传动结构或者齿轮结构等,只要实现传动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一主动杆5和一链条6,主动杆5通过链条6带动从动杆4转动。进一步地,主动杆5上设置有主动轮51,从动杆4上设置有从动轮41,链条6分别与主动轮51和从动轮41连接。内滑轨2上设有内齿条21,外滑轨I上设有外齿条11,从动杆4上设置有驱动轮42,驱动轮42具有卡齿,驱动轮42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内齿条21和外齿条11啮合。如图2所示,运行时,驱动轮42在从动杆4的带动下开始旋转。由于驱动轮42与内齿条21啮合,而内齿条21固定,驱动轮42受力后,会带动从动杆4,并进一步带动中间滑轨3移动。同时,驱动轮42与内齿条21啮合,内齿条21相对于驱动轮42也产生了位移,从而带动了内滑轨2的移动。这样,驱动轮42旋转过一齿的距离后,中间滑轨3相对于外滑轨I移动了一齿的距离,而内滑轨2相对于外滑轨I移动了两齿的距离,实现了座椅的快速调整。外滑轨1、内滑轨2和中间滑轨3均为弧形,由于内滑轨2、中间滑轨3和外滑轨I都设置成弧形,在移动时,内滑轨2实现了与车架7之间的角度变换,从而使得座椅能够调整到合适位置,而不产生前倾和后倾。驱动电机91通过控制器(图中未示出)进行控制,可以进行正转和反转。另外,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左右两侧的外滑轨1、内滑轨2等机构。其中,图1中的带有活动手柄81的一侧为左侧,没有活动手柄81的一侧为右侧。活动手柄81连接在内滑轨2上,且活动手柄81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操作活动手柄81,例如向前推活动手柄81,则内滑轨2向前方移动(图1中的右方);例如向后推活动手柄81,则内滑轨2向后方移动(图1中的左方),控制器根据活动手柄81的动作,对驱动电机的正反转转向进行控制。如图4和5所示,活动手柄81与连杆机构82连接。这样在为操作状态时,活动手柄81不会自行被触发。如图4所示,车架7后侧设置有一用于触动活动手柄81的档杆83。当使用者调整过度时,活动手柄81会碰到档杆83,档杆83会向前触动活动手柄81,从而使得座椅归位。如图4和5所示,左右两侧的内滑轨2均设置有一与控制器电连接的行程开关22,外滑轨I的设置有一用于触动行程开关22的限位块12。这一设置可以避免座椅的过度调整,防止驱动轮42滑出内齿条。此外,内滑轨2上设置有一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的陀螺仪92,陀螺仪92用于使所述座椅保持水平。通过陀螺仪92可以精确测试内滑轨2的水平程度,从而通过控制器自动使得驱动电机91将内滑轨2驱动至正确的位置。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会平爬梯车,包括车架和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会平爬梯车还包括与所述座椅连接的内滑轨,与所述车架连接的外滑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会平爬梯车,包括车架和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会平爬梯车还包括与所述座椅连接的内滑轨,与所述车架连接的外滑轨,以及设置在所述外滑轨和所述内滑轨之间的中间滑轨,其中,所述外滑轨、内滑轨和中间滑轨均为弧形,所述会平爬梯车还包括一驱动电机,所述中间滑轨上连接有一从动杆,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一传动结构使所述从动杆转动,所述内滑轨上设有内齿条,所述外滑轨上设有外齿条,所述从动杆上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内齿条和所述外齿条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惠平
申请(专利权)人:陆惠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