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80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折弯工装,包括:弯板压头及弯板底座,所述弯板底座包括底板及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台的相对面及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合围形成一上端开口的让位槽;所述弯板压头包括顶部安装板、弯板压头本体、冲击头及橡胶垫层所述弯板压头本体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梯形滑块;所述冲击头的上端设置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梯形滑槽,所述梯形滑槽的两端贯穿于所述冲击头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面,所述梯形滑槽卡接固定于所述梯形滑块;所述橡胶垫层设置于所述梯形滑块与所述梯形滑槽的相对面之间,工人可将所述梯形滑块滑出所述梯形滑槽,从而将磨损的冲击头拆卸下来,更换新的冲击头,从而避免更换整个所述弯板压头。

A Bending Too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ending tooling, which comprises a bending plate indenter and a bending plate base. The bending plate base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nd a support platform. The support platform is two, and the opposite surface of the two support platforms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are enclosed to form an upper end opening concession groove. The bending plate indenter comprises a top mounting plate, a bending plate indenter body, an impact head and a rubber cushion. The lower end of the indent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rapezoidal slider along its length direction; the upper end of the impact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trapezoidal sliding groove formed by a downward depression, the two ends of the trapezoidal sliding groove run through the two ends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impact head, and the trapezoidal sliding groove is clamped and fixed to the trapezoidal slider; the rubber cushion is arranged on the relative of the trapezoidal sliding block and the trapezoidal sliding groov Between the surfaces, the worker can slide the trapezoidal slider out of the trapezoidal chute, thereby disassembling the worn impact head and replacing the new impact head, thereby avoiding replacing the entire bending plate press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弯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板折弯
,具体涉及一种折弯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工厂中的一种折弯工装由弯板压头及弯板底座构成,待折弯钢板放置于弯板底座上,弯板压头设置弯板底座的上方,弯板压头的上端与液压驱动装置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液压驱动装置驱动弯板压头快速向下运动,对放置于弯板底座上的钢板进行折弯;但是弯板压头对钢板长期冲击过程中,所述弯板压头的头部易磨损,从而需要将整个弯板压头进行更换,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折弯工装,解决现有技术中所述弯板压头的头部易磨损,从而需要将整个弯板压头进行更换,造成更换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折弯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板压头、弯板底座、限位板及锁紧螺钉,所述弯板底座包括底板及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台相对布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两个所述支撑台的相对面及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合围形成一上端开口的让位槽;所述弯板压头设置于所述弯板底座的上方,所述弯板压头包括顶部安装板、弯板压头本体、冲击头及橡胶垫层,所述顶部安装板水平布置,所述弯板压头本体竖直布置,所述弯板压头本体的上端与所述顶部安装板焊接固定,所述弯板压头本体的下端相对所述让位槽布置,并且所述弯板压头本体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梯形滑块;所述冲击头的上端设置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梯形滑槽,所述梯形滑槽的两端贯穿于所述冲击头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面,所述梯形滑槽卡接固定于所述梯形滑块;所述橡胶垫层设置于所述梯形滑块与所述梯形滑槽的相对面之间,并且所述橡胶垫层的两侧延伸至所述弯板压头本体的下端面与所述冲击头的上端面之间;其中,所述弯板压头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第一螺纹孔,并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均靠近所述梯形滑块布置;所述冲击头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第二螺纹孔,并且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孔均靠近所述梯形滑槽布置;所述限位板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布置于所述梯形滑块的两端,每个所述限位板上均设置有两个通孔;每个所述限位板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锁紧螺钉,一所述锁紧螺钉穿过一所述通孔后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另一所述锁紧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该折弯工装中所述让位槽用于容置钢板被折弯的部分,所述弯板压头对钢板冲击的过程中,所述冲击头会先与钢板接触,所述冲击头与所述弯板压头本体之间设置的橡胶垫层会起到较好的弹性减振作用,避免所述冲击头与所述弯板压头的接触部位受到磨损,所述冲击头与钢板的接触部位受到磨损之后,工人可将所述梯形滑块滑出所述梯形滑槽,从而将磨损的冲击头拆卸下来,更换新的冲击头,从而避免更换整个所述弯板压头,节约了更换成本;两个所述限位板用于对所述冲击头两端进行限位,并且螺纹连接的方式便于后期拆卸更换所述冲击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去除限位板及锁紧螺钉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冲击头与橡胶垫的局部放大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基座与板簧的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弯工装,包括:弯板压头1、弯板底座2、基座3、板簧4、限位板5及锁紧螺钉6。所述弯板底座2包括底板21及支撑台22,所述支撑台22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台22相对布置于所述底板21的两侧,两个所述支撑台22的相对面及所述底板21的上表面合围形成一上端开口的让位槽2a;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台22相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22a,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22a沿所述支撑台22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所述第二加强筋22a的一端与所述底板21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加强筋22a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台22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加强筋22a用于承接钢板被冲弯的过程中产生的对所述支撑台22的横向推力。所述弯板压头1设置于所述弯板底座2的上方,所述弯板压头1包括顶部安装板11、弯板压头本体12、冲击头13及橡胶垫层14,所述顶部安装板11水平布置,所述弯板压头本体12竖直布置,所述弯板压头本体12的上端与所述顶部安装板11焊接固定,所述弯板压头本体12的下端相对所述让位槽2a布置,并且所述弯板压头本体12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梯形滑块12a;所述冲击头13的上端设置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梯形滑槽13a,所述梯形滑槽13a的两端贯穿于所述冲击头1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面,所述梯形滑槽13a卡接固定于所述梯形滑块12a;所述橡胶垫层14设置于所述梯形滑块12a与所述梯形滑槽13a的相对面之间,并且所述橡胶垫层14的两侧延伸至所述弯板压头本体12的下端面与所述冲击头13的上端面之间;优选的,所述弯板压头本体12的两侧面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强筋12b,所述第一加强筋12b的一端与所述顶部安装板11的下表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加强筋12b的另一端与所述弯板压头本体12的一侧面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底板21包括第一不锈钢层、橡胶层及第二不锈钢层,所述第一不锈钢层、橡胶层及第二不锈钢层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粘接固定,中间的所述橡胶层用于吸收冲击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所述基座3为一上端开口的盒体;所述板簧4为多个,多个所述板簧4均内置于所述基座3的底部,所述板簧4沿所述基座3的宽度方向相邻布置有两个,所述板簧4沿所述基座3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有多个;所述板簧4的两端与所述基座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板簧4的中部凸起端朝上布置;所述底板21内置于所述基座3,所述底板21的下表面与所述板簧4的中部凸起端相抵接,所述底板21的外周面与所述基座3的内周面间隙配合,所述板簧4用于进一步吸收冲击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所述弯板压头本体12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第一螺纹孔12c,并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12c均靠近所述梯形滑块12a布置;所述冲击头13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第二螺纹孔13b,并且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孔13b均靠近所述梯形滑槽13a布置;所述限位板5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5分别布置于所述梯形滑块12a的两端,每个所述限位板5上均设置有两个通孔;每个所述限位板5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锁紧螺钉6,一所述锁紧螺钉6穿过一所述通孔后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2c螺纹连接,另一所述锁紧螺钉6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第二螺纹孔13b螺纹连接。工作原理:该折弯工装中所述让位槽2a用于容置钢板被折弯的部分,所述弯板压头1对钢板冲击的过程中,所述冲击头13会先与钢板接触,所述冲击头13与所述弯板压头本体12之间设置的橡胶垫层14会起到较好的弹性减振作用,避免所述冲击头13与所述弯板压头12的接触部位受到磨损,所述冲击头13与钢板的接触部位受到磨损之后,工人可将所述梯形滑块12a滑出所述梯形滑槽13a,从而将磨损的冲击头13拆卸下来,更换新的冲击头13,从而避免更换整个所述弯板压头1,节约了更换成本;两个所述限位板5用于对所述冲击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弯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板压头、弯板底座、限位板及锁紧螺钉,所述弯板底座包括底板及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台相对布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两个所述支撑台的相对面及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合围形成一上端开口的让位槽;所述弯板压头设置于所述弯板底座的上方,所述弯板压头包括顶部安装板、弯板压头本体、冲击头及橡胶垫层,所述顶部安装板水平布置,所述弯板压头本体竖直布置,所述弯板压头本体的上端与所述顶部安装板焊接固定,所述弯板压头本体的下端相对所述让位槽布置,并且所述弯板压头本体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梯形滑块;所述冲击头的上端设置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梯形滑槽,所述梯形滑槽的两端贯穿于所述冲击头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面,所述梯形滑槽卡接固定于所述梯形滑块;所述橡胶垫层设置于所述梯形滑块与所述梯形滑槽的相对面之间,并且所述橡胶垫层的两侧延伸至所述弯板压头本体的下端面与所述冲击头的上端面之间;其中,所述弯板压头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第一螺纹孔,并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均靠近所述梯形滑块布置;所述冲击头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第二螺纹孔,并且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孔均靠近所述梯形滑槽布置;所述限位板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布置于所述梯形滑块的两端,每个所述限位板上均设置有两个通孔;每个所述限位板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锁紧螺钉,一所述锁紧螺钉穿过一所述通孔后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另一所述锁紧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弯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板压头、弯板底座、限位板及锁紧螺钉,所述弯板底座包括底板及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台相对布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两个所述支撑台的相对面及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合围形成一上端开口的让位槽;所述弯板压头设置于所述弯板底座的上方,所述弯板压头包括顶部安装板、弯板压头本体、冲击头及橡胶垫层,所述顶部安装板水平布置,所述弯板压头本体竖直布置,所述弯板压头本体的上端与所述顶部安装板焊接固定,所述弯板压头本体的下端相对所述让位槽布置,并且所述弯板压头本体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梯形滑块;所述冲击头的上端设置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梯形滑槽,所述梯形滑槽的两端贯穿于所述冲击头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面,所述梯形滑槽卡接固定于所述梯形滑块;所述橡胶垫层设置于所述梯形滑块与所述梯形滑槽的相对面之间,并且所述橡胶垫层的两侧延伸至所述弯板压头本体的下端面与所述冲击头的上端面之间;其中,所述弯板压头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第一螺纹孔,并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均靠近所述梯形滑块布置;所述冲击头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第二螺纹孔,并且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孔均靠近所述梯形滑槽布置;所述限位板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布置于所述梯形滑块的两端,每个所述限位板上均设置有两个通孔;每个所述限位板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锁紧螺钉,一所述锁紧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金山赵建和李鹏飞王志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泰富重工沙洋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