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机组调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6424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调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超低风速模式下,利用飞轮储能调频控制模块调频;在低风速模式下,飞轮储能模块仍然参与调频,综合减载控制模块中的超速减载控制起作用,下垂控制和虚拟惯性控制参与控制调频;在中风速模式下,利用超速减载控制和变桨控制调频,下垂控制和虚拟惯性控制起作用;高风速模式下,采用变桨控制控制调频,下垂控制和虚拟惯性控制参与控制调频;实现了不同风速模式下各种控制环节相互协调配合进行调频,使得电网频率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机组调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分析
,尤其涉及一种风电机组调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双馈风电机组通过变流器并网运行,导致其有功功率输出无法响应系统的频率变化,当大规模的无调频能力的双馈风机组并入电网时,严重减弱了系统的调频能力。因此需要使得双馈风电机组具有一定的调频能力以提高电网频率稳定性。现有技术基本是通过改进风电机组中有功控制环节,使得风电机组的有功出力可以响应系统频率变化。从控制原理上,主要分为转子动能控制和功率备用控制。转子动能控制包括短时功率控制、下垂控制和虚拟惯性控制。功率备用控制包括超速减载控制和变桨控制。另外,很多学者在研究利用蓄电池、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器等储能装置平滑风电机组出力,配合风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方法。各种控制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的场景也不同。尽管目前许多学者对各种控制方法的相互配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各种策略配合使用时制约的因素多而复杂,如何适应复杂运行工况尚未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电机组调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实现了不同风速模式下各种控制环节相互协调配合进行调频,使得电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机组调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轮储能调频控制模块(1)、综合减载控制模块(2)以及综合惯性控制模块(3),所述综合减载控制模块(2)包括超速减载控制(22)以及变桨控制(21),所述综合惯性控制模块(3)包括下垂控制(31)以及虚拟惯性控制(32);当超低风速模式时,将频率变化量输入至所述飞轮储能调频控制模块(1),得到第一输出量;所述超速减载控制(22)以及变桨控制(21)均失效,所述超速减载控制(22)以及变桨控制(21)的减载量均设置为0;所述下垂控制(31)以及虚拟惯性控制(32)失效,所述下垂控制(31)比例系数以及虚拟惯性控制(32)比例系数均为0;当低风速模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机组调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轮储能调频控制模块(1)、综合减载控制模块(2)以及综合惯性控制模块(3),所述综合减载控制模块(2)包括超速减载控制(22)以及变桨控制(21),所述综合惯性控制模块(3)包括下垂控制(31)以及虚拟惯性控制(32);当超低风速模式时,将频率变化量输入至所述飞轮储能调频控制模块(1),得到第一输出量;所述超速减载控制(22)以及变桨控制(21)均失效,所述超速减载控制(22)以及变桨控制(21)的减载量均设置为0;所述下垂控制(31)以及虚拟惯性控制(32)失效,所述下垂控制(31)比例系数以及虚拟惯性控制(32)比例系数均为0;当低风速模式时,将频率变化量输入至所述飞轮储能调频控制模块(1),功率设定环节失效,得到第二输出量;将所述超速减载控制(22)的减载量与最大功率跟踪输出量输入至综合控制模块,所述变桨控制(21)的减载量设置为0,得到第三输出量;所述综合惯性控制模块(3)设置一个小于等于1的第一调整系数,所述第一调整系数用于调整下垂控制(31)比例系数设以及虚拟惯性控制(32)比例系数,将频率偏差以及频率变化输入综合惯性控制模块(3),得到第四输出量;当中风速模式时,所述飞轮储能调频控制模块(1)失效,即飞轮比例系数为0;所述超速减载控制(22)的减载量和变桨控制(21)的减载量之和为风电机组的减载量,所述超速减载控制(22)的减载量、变桨控制(21)的减载量以及最大功率跟踪输出量输入至综合减载控制模块(2),得到第五输出量;所述下垂控制(31)比例系数设置为第一基准值,所述虚拟惯性控制(32)比例系数设置为第二基准值,将频率偏差以及频率变化作为输入综合惯性控制模块(3),得到第六输出量;当高风速模式时,所述飞轮储能调频控制模块(1)失效,即飞轮比例系数为0;所述变桨控制(21)的减载量以及最大功率跟踪输出量输入至综合减载控制模块(2),得到第七输出量;所述综合惯性控制模块(3)设置一个大于1且小于等于1.5的第二调整系数,所述第二调整系数用于调整下垂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香赵利刚黄冠标甄鸿越周挺辉杨诚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