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334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6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降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水分和游离酸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锂盐和聚合物添加剂,所述聚合物添加剂包括含芳基的二异氰酸酯的共聚物或均聚物。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采用上述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的水分和游离酸含量低,并且在45℃下循环性能稳定,在60℃烘箱中贮存不气胀,内阻变化小,并保持良好的存储性能和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降低水分和酸度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以及采用该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电池电解液是锂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电解液在锂电池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离子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生产中运用最成熟的锂盐是六氟磷酸锂(LiPF6),溶剂主要是碳酸酯类,如: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甲酯(DMC)等,而少量的添加剂主要是用来提升电解液的整体性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水份和酸度一直是影响电解液品质的重要因素,其影响着电池的容量,安全性能和循环寿命,制约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和应用。电解液中水份的存在,会缩短电解液的保质期和电解液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水会和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发生不可逆的反应,产生氢氟酸和氟化锂,产生的氢氟酸会腐蚀集流体,影响电池的传输性能。产生的氟化锂将对负极表面的形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起到阻隔作用,导致电池的极化内阻增大,影响负极锂离子的嵌入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溶剂、锂盐和聚合物添加剂,所述聚合物添加剂包括含芳基的二异氰酸酯的共聚物或均聚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溶剂、锂盐和聚合物添加剂,所述聚合物添加剂包括含芳基的二异氰酸酯的共聚物或均聚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添加剂选自聚乙二醇-甲醚封端的1,3-双(1-异氰酸根合-1-甲基乙基)苯均聚物、聚丙三醇-乙醚封端的1,3-双(1-异氰酸根合-1-甲基乙基)苯均聚物、聚乙二醇-乙醚封端的1,3-双(1-异氰酸根合-1-甲基乙基)苯均聚物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以电解液总重量为基准,所述聚合物添加剂的含量为0.01-0.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还包括碳酸亚乙烯酯、1,3-丙烷磺酸内酯、硫酸乙烯酯、二氟磷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以电解液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碳酸亚乙烯酯的含量为0-3%;所述1,3-丙烷磺酸内酯的含量为0-3%;所述硫酸乙烯酯的含量为0-3%;所述二氟磷酸锂的含量为0-3%。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包括链状碳酸酯、环状碳酸酯、羧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链状碳酸酯选自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俊江卫健朱帅朱风艳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新宙邦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