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黄中富含呋喃半乳糖的多糖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5530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竹黄中富含呋喃半乳糖的多糖的制备方法,苦竹花多糖的提取与苦竹花多糖分离纯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方法稳定、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易于掌握的特点,同时,其分析分法避免了传统方法因必须进行多步分离纯化和多种波谱手段分析而带来的耗时、费力、成本高、无法快速检测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黄中富含呋喃半乳糖的多糖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竹黄中富含呋喃半乳糖的多糖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竹黄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竹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冬季采收,砍取竹秆,剖取竹黄,晾干。本品自然产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受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舒经,止咳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小儿百日咳,白带过多。多糖是竹黄中活性成分。苦竹花,学名竹黄(ShiraiabambusicolaP.Henn.)别名竹茧、赤团子、竹赤团子、竹赤斑菌等,是肉座菌科真菌的子座,大多寄生于衰败或即将衰败的竹林里。竹黄是由于竹子被寄生的竹黄蜂咬洞后,在竹节间贮积伤流液,液体干涸凝结而成。竹黄自然产出很少,故多数采用火烧竹林的方法,竹子受热后,在节间使竹沥溢凝固,剖开取出之后晾干。竹黄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江西等长江流域。竹黄的寄主主要为短穗竹(通称苦竹)。一般每年3月下旬竹黄菌孢子萌发形成菌丝,至5月下旬或六月上旬成熟,这个时候也是其最佳的采收时期。竹黄作为传统中药用于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黄中富含呋喃半乳糖的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苦竹花多糖的提取:将苦竹花粉碎后,置于索氏提取器内,经石油醚反复脱脂,脱脂后将苦竹花放于烘箱中烘干,取干燥后的苦竹花粉末按料液比1∶20加入蒸馏水,升温至50℃后加入纤维素酶,酶解后升温提取;将水提物置于离心机离心,过滤后取上清液,残渣按上述提取方法再重新提取一次;合并两次提取的上清液,旋转蒸发浓缩后,加入无水乙醇,静置过夜;将醇沉后的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再离心透析,最后将透析后的样品经冷冻干燥后即得苦竹花粗多糖,苦竹花粗多糖为淡红色的絮状物;b)苦竹花多糖分离纯化:称取苦竹花粗多糖,用蒸馏水溶解,加入氯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黄中富含呋喃半乳糖的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苦竹花多糖的提取:将苦竹花粉碎后,置于索氏提取器内,经石油醚反复脱脂,脱脂后将苦竹花放于烘箱中烘干,取干燥后的苦竹花粉末按料液比1∶20加入蒸馏水,升温至50℃后加入纤维素酶,酶解后升温提取;将水提物置于离心机离心,过滤后取上清液,残渣按上述提取方法再重新提取一次;合并两次提取的上清液,旋转蒸发浓缩后,加入无水乙醇,静置过夜;将醇沉后的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再离心透析,最后将透析后的样品经冷冻干燥后即得苦竹花粗多糖,苦竹花粗多糖为淡红色的絮状物;b)苦竹花多糖分离纯化:称取苦竹花粗多糖,用蒸馏水溶解,加入氯仿-正丁醇,常温下经磁力搅拌30min,之后离心,取上清液再次加入氯仿-正丁醇,再磁力搅拌,离心,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无沉为止;将脱完蛋白的苦竹花样品用蒸馏水配成浓度为75mg/mL的溶液,高速离心后吸取上清液;将样品上清液分别经0.1、0.25、0.5、0.75、1、2mol/L的Nacl通过阴离子交换柱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荫周德健董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