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氨醇单胞菌、其胞外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15518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鞘氨醇单胞菌、其胞外产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其是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211的鞘氨醇单胞菌JA‑MS‑001‑A‑04菌株。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鞘氨醇单胞菌的胞外产物在皮肤细胞增殖、修复及延缓衰老方面的应用,以及包含鞘氨醇单胞菌胞外产物的抗衰老、促进细胞增殖和/或迁移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鞘氨醇单胞菌、其胞外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鞘氨醇单胞菌、其胞外产物及其胞外产物的制备,以及胞外产物在皮肤细胞增殖、修复及延缓衰老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鞘氨醇单胞菌1990年才被科学家分离鉴定,直至2001年,其于分类学上因物理特性、系统发育等特点区别划分为4个属: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鞘氨醇菌属(Sphingobium)、新型鞘氨醇菌属(Novosphingobium)、鞘翅菌属(Sphigopyxis)。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杆状、典型的好氧型、化学异养,具有独特的呼吸代谢途径-辅酶Q10,细胞膜组成中主要含有糖鞘脂而非脂多糖,通常分泌色素而使菌落呈黄色。鞘氨醇单胞菌属在环境微生物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从污染环境中分离出来具有生物降解能力的菌株,可以降解多种化合物,尤其是芳烃类化合物。除此之外,鞘氨醇单胞菌属还具有生物合成能力,分泌胞外多聚物如结冷胶(GellanGum)、韦兰胶(WelanGum)、鼠李糖胶(RhamnoseGum)等,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主要依赖于多糖的化学特性及物理特性如粘性、凝胶性等和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血糖等。皮肤组织从结构上由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及附属器官等构成。表皮层有大量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表皮层最外一层是由5~20层已老化的角质细胞组成的角质层,具有对机械性刺激、物理、化学等因素的防护作用。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d,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d,共约28d,称之皮肤细胞周期。角质形成细胞作为表皮重建的主要参与者,对皮肤的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与皮肤病变、创面愈合关系密切。胶原是真皮的主要成分,也是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为皮肤提供强度和支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皮肤的结构蛋白和主要组成成分逐渐退化,使皮肤呈现衰老的表现,Ⅰ型胶原是皮肤中含量最丰富、最重要的胶原类型。近年来,有许多关于鞘氨醇单胞菌在皮肤上的应用,例如专利(US6,348,201)利用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paucimobilis)IAM12576突变成白色菌株SphingomonaspaucimobilisKFC-W-1,SphingomonaspaucimobilisMK-253W,SphingomonaspaucimobilisMK-254W,SphingomonaspaucimobilisMK-332W等,经过培养,分离得到菌体,再通过甲醇、丙酮等具有挥发性的有机试剂提取菌体,得到含有鞘糖脂(sphingoglycolipid)的成分。该成分可以外用于皮肤,具有保湿或改善皮肤粗糙的功效。该提取方法限定了其活性成分来自于菌体,活性成分的效果较低,而且提取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有机试剂,对工作人员和消费者都有一定的健康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鞘氨醇单胞菌,其胞外产物能促进皮肤细胞增殖、迁移,以及延缓细胞的衰老。还提供了该鞘氨醇单胞菌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之一为:一种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sp.),其是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7211的鞘氨醇单胞菌JA-MS-001-A-04菌株。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之一为: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生产鞘氨醇单胞菌胞外产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鞘氨醇单胞菌接种入细菌常规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2)随后将发酵所得产物离心取上清液,即得;较佳地,还可以包括:(3)将(2)所述上清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干粉;较佳地,发酵培养温度为30℃,时间为18~24h;离心速度为5000rpm,离心时间为10min。更佳地,所述培养基含LB、GYT、SB、SOC、TB、2YT、胰蛋白大豆琼脂平板或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一步更佳地,所述培养基包括蔗糖20g/L,酵母膏1g/L,K2HPO42g/L,MgSO4·7H2O0.1g/L,调节pH6.8~7.2。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之一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鞘氨醇单胞菌胞外产物。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之一为:本专利技术上述鞘氨醇单胞菌胞外产物在促进细胞迁移、促进细胞增殖和/或延缓细胞衰老的制剂中的应用。较佳地,所述的细胞为人角质细胞。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之一为:包含本专利技术鞘氨醇单胞菌胞外产物的促进细胞增殖和/或促进细胞迁移的制剂。较佳地,所述的细胞为人角质细胞。更佳地,胞外产物其终浓度为0.01-0.1%,所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之一为:包含鞘氨醇单胞菌胞外产物的抗衰老制剂。较佳地,胞外产物的质量终浓度为0.001-0.1%;更佳地,所述胞外产物的终浓度为0.01-0.1%,所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如非说明书中特别指明,本专利技术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鞘氨醇单胞菌产生的胞外产物具有良好的促进表皮细胞增殖、修复以及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生物材料保藏信息本专利技术的鞘脂单胞菌(Sphingomonassp.)JA-MS-001-A-04,于2017年4月26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7211。附图说明图1为胞外产物对角质细胞增殖影响的柱状图,胞外产物的浓度分别为0.1%、0.01%和0.001%,*:p<0.05,**:p<0.01。图2为胞外产物对角质细胞修复影响的柱状图,胞外产物的浓度分别为0.1%、0.01%和0.001%,*:p<0.05,**:p<0.01。图3为胞外产物对角质细胞修复影响的组化图,其中A为胞外产物的效果;B为胞内裂解上清的效果。图4为胞外产物对I型胶原合成影响的柱状图,胞外产物的浓度分别为0.1%、0.01%和0.001%,*:p<0.05,**:p<0.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实施例1鞘氨醇单胞菌的筛选和鉴定:从喜马拉雅地区的日多温泉水经过富集,用胰蛋白大豆琼脂平板(OXOID,酪蛋白胰酶水解物15.0g/L,大豆木瓜酶消化物5.0g/L,氯化钠5.0g/L,琼脂15.0g/L)分离,筛选疑似单菌落,然后进行2次划线菌种的纯化;纯化后的菌种,送至上海美吉生物科技公司进行菌种鉴定,使用细菌基因组DNA试剂盒(AxyPrep,细菌基因组DNA小量制备试剂盒AP-MN-BT-GDNA-250)将其DNA提取出来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使用的引物为16S通用引物27F(其序列为5'-AGAGTTTGATCMTGGCTCAG-3')和1492R(其序列为5'-TACGGYTACCTTGTTACGACTT-3')。PCR体系:试剂体积10×ExTaqbuffer2.0μl2.5mMd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其特征在于,其是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211的鞘氨醇单胞菌JA‑MS‑001‑A‑04菌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sp.),其特征在于,其是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7211的鞘氨醇单胞菌JA-MS-001-A-04菌株。2.一种鞘氨醇单胞菌胞外产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鞘氨醇单胞菌接种入细菌常规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2)随后将发酵所得产物离心取上清液,即得;较佳地,还包括:(3)将(2)所述上清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干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胞外产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培养基含LB、GYT、SB、SOC、TB、2YT、胰蛋白大豆琼脂平板或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较佳地,所述常规培养基含蔗糖20g/L,酵母膏1g/L,K2HPO42g/L,MgSO4·7H2O0.1g/L,调节pH6.8~7.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培养的温度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佩瑾吴越宋肖洁周春霞王宇史晓婷
申请(专利权)人: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