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低温酸菜乳酸菌菌种的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5517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酸菌菌种的分离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耐低温酸菜乳酸菌菌种的分离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取1重量份自然发酵的酸菜发酵液接入9‑11重量份的MRS液体培养基中在28℃培养10‑14小时得培养液,取培养液加入到无菌生理盐水中通过梯度稀释法将其稀释至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低温酸菜乳酸菌菌种的分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乳酸菌菌种的分离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耐低温酸菜乳酸菌菌种的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酸菜是反映我国饮食文化特征的代表食品,已传承千年之久,但真正的发展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酸菜的产业从一家一户用酸菜缸腌制逐步走向了工厂化生产,四季食用。目前酸菜工业化生产主要采用两种发酵方式,其中绝大部分生产企业采用自然发酵,只有少部分企业采用人工接种发酵。采取自然发酵生产的酸菜,相对来说工艺简单,但是在发酵过程中除了乳酸菌外还有许多酵母菌等其他微生物同时繁殖生长,加工过程中,为了防止涨袋只能人为添加防腐剂,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对酸菜产业发展极其不利。采用人工接种乳酸菌生产酸菜,可明显缩短酸菜的发酵周期,充分发酵后,不需要添加任何防腐剂,同时,乳酸菌也赋予了酸菜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风味,产品外观非常好,但是目前酸菜生产应用的乳酸菌菌种适宜的发酵温度是20-28℃,低于15℃乳酸菌生长受抑制,在东北冬季采用人工接种乳酸菌生产酸菜,为充分发挥乳酸菌菌种优势,必须人为提高生产环境温度,致使能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低温乳酸菌是指在较低温度环境下依然能够正常生长繁殖的一类乳酸菌,但是其优势生长温度一般都超过20℃,多数属于兼性低温乳酸菌,或称耐冷乳酸菌。对于低温乳酸菌,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分子生态学与传统培养相结合的手段开发低温乳酸菌将其作为生物保护剂或接种剂,而国内在这两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低温冷藏肉及低温青贮饲料等方面,尚未见到针对酸菜的耐低温乳酸菌菌种的选育与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低温酸菜乳酸菌菌种的分离方法,它以冬季自然发酵酸菜液为原料,分离的耐低温乳酸菌菌种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生长,对于采取自然发酵生产酸菜利用本专利技术分离出的乳酸菌取代防腐剂,可缩短酸菜生产周期,使酸菜更加营养、健康、安全、美味;应用本专利技术分离的乳酸菌可以大大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耐低温酸菜乳酸菌菌种的分离方法,其步骤如下:在无菌条件下取1重量份自然发酵的酸菜发酵液接入9-11重量份的MRS液体培养基中在28℃培养10-14小时得培养液,取培养液加入到无菌生理盐水中通过梯度稀释法将其稀释至10-5、10-6、10-7或10-8的稀释菌液,将稀释菌液分别涂布在MRS和M17平板培养基上,经28℃恒温培养48-96小时,挑取有透明圈的单菌落进行纯化、产酸、鉴定、低温驯化得耐低温的乳酸菌菌种。上述自然发酵的酸菜发酵液在制备时白菜入酸菜缸的过程中除了盐和水不添加任何其他物质,发酵酸菜的温度在15℃以下。上述的纯化是将有透明圈的单菌落以划线的方式在MRS培养基上继续分离纯化培养2次。上述的产酸是将纯化后的菌种接种到MRS液体培养基中,经28℃恒温培养36-48小时后,测定其PH值,将PH值高于4的菌株淘汰掉,得疑似乳酸菌株。上述的鉴定是指疑似乳酸菌株通过糖发酵实验和DNA测序确定其为乳酸菌菌种。上述的低温驯化是将鉴定后的乳酸菌菌种通过逐步降低温度的方法进行培养得驯化后乳酸菌。上述的逐步降低温度方法进行培养是将驯化后乳酸菌在15℃、13℃、11℃各培养2小时,然后在9℃继续培养10小时。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效果:1.本专利技术以冬季低温发酵的酸菜液为原料分离得到的乳酸菌,其耐低温能力较强。2.本专利技术在分离前,利用适合乳酸菌生长的培养基对酸菜发酵液进行培养,可以增强乳酸菌的活力,而不利于酸菜液中其他菌的生长,提高了分离的准确性,针对性强。3.本专利技术依据乳酸菌产酸的原理,在鉴定前先进行产酸,可以直接淘汰掉一些不产酸和产酸差的菌种,可以减少后期鉴定的工作量。4.本专利技术通过低温驯化使其得到的乳酸菌菌种更能适应低温环境。5.通过酸菜发酵得到的乳酸菌菌种,不仅可以在低温环境中生长,而且接种白菜后生产出的酸菜品质优良。本专利技术以冬季自然发酵酸菜液为原料,分离的耐低温乳酸菌菌种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生长,对于采取自然发酵生产酸菜利用本专利技术分离出的乳酸菌取代防腐剂,可缩短酸菜生产周期,使酸菜更加营养、健康、安全、美味;应用本专利技术分离的乳酸菌可以大大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这些实施例仅限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实质和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所涵盖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实施例1一种耐低温酸菜乳酸菌菌种的分离方法,其步骤如下:在无菌条件下取1重量份自然发酵的酸菜发酵液接入9重量份的MRS液体培养基中在28℃培养10小时得培养液;取培养液加入到无菌生理盐水中通过梯度稀释法将其稀释至10-5的稀释菌液;将稀释菌液涂布在MRS和M17平板培养基上,经28℃恒温培养48小时,挑取有透明圈的单菌落;将有透明圈的单菌落以划线的方式在MRS培养基上继续分离纯化培养2次;将纯化后的菌种接种到MRS液体培养基中,经28℃恒温培养36小时后,测定其PH值,将PH值高于4的菌株淘汰掉,得疑似乳酸菌株;疑似乳酸菌株通过糖发酵实验和DNA测序确定其为乳酸链球菌;将鉴定后的乳酸链球菌通过逐步降低温度的方法进行培养,具体是将乳酸链球菌在15℃、13℃、11℃各培养2小时,然后在9℃继续培养10小时得耐低温的乳酸菌菌种。上述自然发酵的酸菜发酵液在制备时白菜入酸菜缸的过程中除了盐和水不添加任何其他物质,发酵酸菜的温度在15℃以下。将本实施分离的耐低温乳酸菌菌种在10℃环境条件下,接种在白菜上密闭发酵23天后,制得酸菜。所得到的酸菜酸香浓郁,质地脆嫩,色泽淡黄有光泽。实施例2一种耐低温酸菜乳酸菌菌种的分离方法,其步骤如下:在无菌条件下取1重量份自然发酵的酸菜发酵液接入11重量份的MRS液体培养基中在28℃培养14小时得培养液;取培养液加入到无菌生理盐水中通过梯度稀释法将其稀释至10-8的稀释菌液;将稀释菌液涂布在MRS和M17平板培养基上,经28℃恒温培养96小时,挑取有透明圈的单菌落;将有透明圈的单菌落以划线的方式在MRS培养基上继续分离纯化培养2次;将纯化后的菌种接种到MRS液体培养基中,经28℃恒温培养48小时后,测定其PH值,将PH值高于4的菌株淘汰掉,得疑似乳酸菌株;疑似乳酸菌株通过糖发酵实验和DNA测序确定其为植物乳杆菌;将鉴定后的植物乳杆菌通过逐步降低温度的方法进行培养,具体是将植物乳杆菌在15℃、13℃、11℃各培养2小时,然后在9℃继续培养10小时得耐低温的乳酸菌菌株。上述自然发酵的酸菜发酵液在制备时白菜入酸菜缸的过程中除了盐和水不添加任何其他物质,发酵酸菜的温度在15℃以下。将本实施分离的耐低温乳酸菌菌种在12℃环境条件下,接种在白菜上密闭发酵20天后,制得酸菜。所得到的酸菜酸香浓郁,质地脆嫩,色泽淡黄有光泽。实施例3一种耐低温酸菜乳酸菌菌种的分离方法,其步骤如下:在无菌条件下取1重量份自然发酵的酸菜发酵液接入10重量份的MRS液体培养基中在28℃培养12小时得培养液;取培养液加入到无菌生理盐水中通过梯度稀释法将其稀释至10-5、10-6、10-7或10-8的稀释菌液;将稀释菌液涂布在MRS和M17平板培养基上,经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低温酸菜乳酸菌菌种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在无菌条件下取1重量份自然发酵的酸菜发酵液接入9‑11重量份的MRS液体培养基中在28℃培养10‑14小时得培养液,取培养液加入到无菌生理盐水中通过梯度稀释法将其稀释至10‑5、10‑6、10‑7或10‑8的稀释菌液,将稀释菌液分别涂布在MRS和M17平板培养基上,经28℃恒温培养48‑96小时,挑取有透明圈的单菌落进行纯化、产酸、鉴定、低温驯化得耐低温的乳酸菌菌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低温酸菜乳酸菌菌种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在无菌条件下取1重量份自然发酵的酸菜发酵液接入9-11重量份的MRS液体培养基中在28℃培养10-14小时得培养液,取培养液加入到无菌生理盐水中通过梯度稀释法将其稀释至10-5、10-6、10-7或10-8的稀释菌液,将稀释菌液分别涂布在MRS和M17平板培养基上,经28℃恒温培养48-96小时,挑取有透明圈的单菌落进行纯化、产酸、鉴定、低温驯化得耐低温的乳酸菌菌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酸菜乳酸菌菌种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然发酵的酸菜发酵液在制备时白菜入酸菜缸的过程中除了盐和水不添加任何其他物质,发酵酸菜的温度在15℃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酸菜乳酸菌菌种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纯化是将有透明圈的单菌落以划线的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黎吴兴壮高雅杜霖春张华王琛韩艳秋张锐李莉峰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