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铵膦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5404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草铵膦的合成方法,包括有单溴取代,氨基化,氨基保护,氯化开环,阿尔布佐夫反应,酸化水解氨化,所述的单溴取代是γ‑丁内酯Ⅰ经催化剂与溴素发生α位单溴取代,减压蒸馏得到纯的中间体Ⅱα‑溴‑γ‑丁内酯,其中,所述催化剂为三溴化磷;所述的氨基化是α‑溴‑γ‑丁内酯Ⅱ与氨水发生氨基化反应,然后加盐酸回流得到中间体Ⅲα‑氨基‑γ‑丁内酯盐酸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以低廉的γ‑丁内酯为原料,与溴素作用发生单溴取代,然后与氨水进行氨基化反应,所使用的原料便宜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捷,安全性高,放大生产可行,并且反应收率高,产品纯度高,大大降低了成本,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草铵膦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
,特别涉及一种草铵膦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草铵膦(glufosinate-ammonium),化学名称为4-[羟基(甲基)膦酰基]-DL-丙氨酸,结构如下:草铵膦(glufosinate)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触杀型有机磷类除草剂,它最早是由赫斯特公司(后归属于拜尔公司开发生产)。它是一种谷氨酰胺合成酶抑制剂,导致植物体内氮代谢紊乱、氨的过量积累、叶绿体解体,抑制其光合作用从而导致植物死亡。早些年,赫斯特公司成功将草铵膦的抗性基因导入了水稻、小麦、玉米等20多种作物中。草铵膦仅次于草甘膦成为世界第二大转基因作物耐受除草剂。草铵膦毒性低,较为安全,在土壤中易于降解,对作物安全,环境压力小。草铵膦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目前工业生产中草铵膦的主要合成方法是斯垂克法,同时也是比较成熟的传统方法,通过甲基亚磷酸酯与丙烯醛加成后,发生Strecker反应、水解、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的草铵膦。但其合成途径比较长,原料中用到了用到了氰化钠等剧毒原料,不利于环保,并且产生的三废处理比较复杂,成本高。因此提供原料成本低廉、反应周期短、利于环保的制备草铵膦的方法具有重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草铵膦的合成方法,包括有单溴取代,氨基化,氨基保护,氯化开环,阿尔布佐夫反应和酸化水解氨化,所述的单溴取代是γ‑丁内酯Ⅰ经催化剂与溴素发生α位单溴取代,减压蒸馏得到纯的中间体Ⅱα‑溴‑γ‑丁内酯,其中,所述催化剂为三溴化磷;所述的氨基化是α‑溴‑γ‑丁内酯Ⅱ与氨水发生氨基化反应,然后加盐酸回流得到中间体Ⅲα‑氨基‑γ‑丁内酯盐酸盐。

【技术特征摘要】
1.草铵膦的合成方法,包括有单溴取代,氨基化,氨基保护,氯化开环,阿尔布佐夫反应和酸化水解氨化,所述的单溴取代是γ-丁内酯Ⅰ经催化剂与溴素发生α位单溴取代,减压蒸馏得到纯的中间体Ⅱα-溴-γ-丁内酯,其中,所述催化剂为三溴化磷;所述的氨基化是α-溴-γ-丁内酯Ⅱ与氨水发生氨基化反应,然后加盐酸回流得到中间体Ⅲα-氨基-γ-丁内酯盐酸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铵膦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保护是将得到的中间体Ⅲα-氨基-γ-丁内酯盐酸盐在溶剂存在下,加入适量的碱,与烷氧羰酰氯反应得到中间体Ⅳ(2-氧代四氢呋喃-3-基)氨基甲酸乙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铵膦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开环是将得到的中间体Ⅳ(2-氧代四氢呋喃-3-基)氨基甲酸乙酯与饱和的HCl乙醇溶液反应得到中间体Ⅴ4-氯-2-乙氧羰基氨基丁酸乙酯;所述的阿尔布佐夫反应是将得到的中间体Ⅴ4-氯-2-乙氧羰基氨基丁酸乙酯与甲基亚磷酸二乙酯经过Arbuzov反应,得到中间体Ⅵ4-乙氧基-4-甲基膦酰基-2-乙氧羰基氨基丁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丽慧陈云峰陈长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