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喙果皂帽花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活性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15384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喙果皂帽花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活性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从喙果皂帽花根部分离得到了三种新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分别为连有2个甲氧基和2个羟基的马兜铃内酰胺(化合物Ⅰ)、3个甲氧基和2个羟基的马兜铃内酰胺(化合物Ⅱ,7位为羟基)、3个甲氧基和2个羟基的马兜铃内酰胺(化合物Ⅲ,7位为甲氧基),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是同分异构体。其中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对蜡状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对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有微弱的抑菌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从喙果皂帽花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活性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化学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从喙果皂帽花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活性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番荔枝科(Annonaceae)皂帽花属(Dasymaschalon)植物,全世界共有16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作为民间常用药用植物,皂帽花属植物对疟疾、风湿性骨痛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近几十年国内外学者对皂帽花属植物粗提物或单体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筛选,发现皂帽花属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疟等活性。在对其化学成分研究中分离得到了生物碱、黄酮、环己烯衍生物、番荔枝内酯类、芳香族类等化合物。喙果皂帽花(DasymaschalonrostratumMerr.)为番荔枝科(Annonaceae)皂帽花属(Dasymaschalon)植物,是一种生长在山地疏林之中灌木或者小乔木,主要分布在印度、菲律宾以及中国的亚热带地区,在民间主要用于治疗疟疾、风湿性骨痛等疾病。该属植物在我国有3种,分别为黄花皂帽花(D.sootepense)、喙果皂帽花(D.rostratum)和皂帽花(D.trichophorum),分布在海南及广东西南部等地区。据文献报道,皂帽花属植物中富含生物碱、黄酮、环己烯衍生物、番荔枝内酯、芳香族类等化合物,并表现出抗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但喙果皂帽花根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未见研究报道。马兜铃内酰胺是皂帽花属植物中典型的一类化学成分,该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抗菌、抗氧化、抗疟、抗炎、抗血小板凝聚和其他生物活性。本专利技术为了寻找更好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单体化合物,对富含马兜铃内酰胺的喙果皂帽花进行了系统的分离,以期为今后皂帽花属的研究提供更好的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从喙果皂帽花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含有两个羟基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从喙果皂帽花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活性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如式Ⅰ所示:一种如式Ⅰ所述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浸膏提取:将喙果皂帽花根放在通风阴凉处阴干后粉碎,用乙醇溶液在室温下浸泡,将乙醇浸泡的药液进行浓缩提取,得到乙醇浸膏。②植物浸膏的萃取:将步骤①乙醇提取的粗浸膏分散在蒸馏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各次萃取液并减压蒸馏浓缩,得到乙酸乙酯部位的总浸膏。③将步骤②萃取所得的乙酸乙酯浸膏拌样,通过硅胶柱层析色谱进行分离,乙酸乙酯浸膏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00:0–50:50,V/V)以及氯仿-甲醇(100:0–0:100,V/V)混合溶剂浓度递增进行分离,按照每次500mL来收集馏出的组份,通过TLC的检测,合并相似组份,得到Fr.1至Fr.12共12个组份。④对于步骤③得到的Fr.7组份,Fr.7经正相硅胶柱分离,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0–0:1,V/V)浓度梯度洗脱得到9个组分(Fr.7-1~Fr.7-9);对于其中的Fr.7-8组份,Fr.7-8经葡糖糖凝胶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Ⅰ。一种如权式Ⅰ所述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蜡状芽孢杆菌药物中的应用。一种从喙果皂帽花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活性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如式Ⅱ所示:一种如式Ⅱ所述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浸膏提取:将喙果皂帽花根放在通风阴凉处阴干后粉碎,用乙醇溶液在室温下浸泡,将乙醇浸泡的药液进行浓缩提取,得到乙醇浸膏。②植物浸膏的萃取:将步骤①乙醇提取的粗浸膏分散在蒸馏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各次萃取液并减压蒸馏浓缩,得到乙酸乙酯部位的总浸膏。③将步骤②萃取所得的乙酸乙酯浸膏拌样,通过硅胶柱层析色谱进行分离,乙酸乙酯浸膏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00:0–50:50,V/V)以及氯仿-甲醇(100:0–0:100,V/V)混合溶剂浓度递增进行分离,按照每次500mL来收集馏出的组份,通过TLC的检测,合并相似组份,得到Fr.1至Fr.12共12个组份。④对于步骤③得到的Fr.7组份,Fr.7经正相硅胶柱分离,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0–0:1,V/V)浓度梯度洗脱得到9个组分(Fr.7-1~Fr.7-9);对于其中的Fr.7-3组份,Fr.7-3经葡糖糖凝胶柱色谱,得到Fr.7-3-1,Fr.7-3-1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离得到化合物Ⅱ。一种如式Ⅱ所述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蜡状芽孢杆菌药物中的应用。一种从喙果皂帽花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活性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如式Ⅲ所示:一种如式Ⅲ所述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浸膏提取:将喙果皂帽花根放在通风阴凉处阴干后粉碎,用乙醇溶液在室温下浸泡,将乙醇浸泡的药液进行浓缩提取,得到乙醇浸膏。②植物浸膏的萃取:将步骤①乙醇提取的粗浸膏分散在蒸馏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各次萃取液并减压蒸馏浓缩,得到乙酸乙酯部位的总浸膏。③将步骤②萃取所得的乙酸乙酯浸膏拌样,通过硅胶柱层析色谱进行分离,乙酸乙酯浸膏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00:0–50:50,V/V)以及氯仿-甲醇(100:0–0:100,V/V)混合溶剂浓度递增进行分离,按照每次500mL来收集馏出的组份,通过TLC的检测,合并相似组份,得到Fr.1至Fr.12共12个组份。④对于步骤③得到的Fr.7组份,Fr.7经正相硅胶柱分离,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0–0:1,V/V)浓度梯度洗脱得到9个组分(Fr.7-1~Fr.7-9);对于其中的Fr.7-3组份,Fr.7-3经葡糖糖凝胶柱色谱,得到Fr.7-3-1,Fr.7-3-1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离得到化合物Ⅱ。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专利技术从喙果皂帽花根部分离提取得到了三种新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分别为连有2个甲氧基和2个羟基的马兜铃内酰胺(化合物Ⅰ)、3个甲氧基和2个羟基的马兜铃内酰胺(化合物Ⅱ,7位为羟基)、3个甲氧基和2个羟基的马兜铃内酰胺(化合物Ⅲ,7位为甲氧基),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是同分异构体。其中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对蜡状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对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lb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有微弱的抑菌活性。(2)本专利技术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制备工艺简单,是对喙果皂帽花根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对皂帽花属植物的利用和开发提供实践依据。附图说明图1为化合物Ⅰ的1HNMR(400MHz,Acetone-d6)谱;图2为化合物Ⅰ的13CNMR(100MHz,Acetone-d6)谱;图3为化合物Ⅰ的HSQC(100MHz,Acetone-d6)谱;图4为化合物Ⅰ的HMBC(100MHz,Acetone-d6)谱;图5为化合物Ⅰ的1H-1HCOSY(100MHz,Acetone-d6)谱;图6为化合物Ⅰ的HR-ESI-MS图;图7为化合物Ⅱ的1HNMR(400MHz,DMSO-d6)谱;图8为化合物Ⅱ的13CNMR(100MHz,DMSO-d6)谱;图9为化合物Ⅱ的HSQC(100MH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喙果皂帽花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活性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如式Ⅰ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喙果皂帽花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活性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如式Ⅰ所示: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浸膏提取:将喙果皂帽花根放在通风阴凉处阴干后粉碎,用乙醇溶液在室温下浸泡,将乙醇浸泡的药液进行浓缩提取,得到乙醇浸膏;②植物浸膏的萃取:将步骤①乙醇提取的粗浸膏分散在蒸馏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各次萃取液并减压蒸馏浓缩,得到乙酸乙酯部位的总浸膏;③将步骤②萃取所得的乙酸乙酯浸膏拌样,通过硅胶柱层析色谱进行分离,乙酸乙酯浸膏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00:0–50:50,V/V)以及氯仿-甲醇(100:0–0:100,V/V)混合溶剂浓度递增进行分离,按照每次500mL来收集馏出的组份,通过TLC的检测,合并相似组份,得到Fr.1至Fr.12共12个组份;④对于步骤③得到的Fr.7组份,Fr.7经正相硅胶柱分离,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0–0:1,V/V)浓度梯度洗脱得到9个组分(Fr.7-1~Fr.7-9);对于其中的Fr.7-8组份,Fr.7-8经葡糖糖凝胶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Ⅰ。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蜡状芽孢杆菌药物中的应用。4.一种从喙果皂帽花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活性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如式Ⅱ所示: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浸膏提取:将喙果皂帽花根放在通风阴凉处阴干后粉碎,用乙醇溶液在室温下浸权泡,将乙醇浸泡的药液进行浓缩提取,得到乙醇浸膏;②植物浸膏的萃取:将步骤①乙醇提取的粗浸膏分散在蒸馏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各次萃取液并减压蒸馏浓缩,得到乙酸乙酯部位的总浸膏;③将步骤②萃取所得的乙酸乙酯浸膏拌样,通过硅胶柱层析色谱进行分离,乙酸乙酯浸膏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00:0–50:50,V/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小平王越韩长日李小宝宋鑫明黄蓉丽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