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芴衍生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光电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芴衍生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自1963年有Pope等人利用单层蒽晶体作为发光层发出微弱蓝光这一有机电致发光现象之后,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邓青云等人采用真空蒸镀方式制成双层结构器件,在小于10V的电压下,器件外部量子效率达到1%,这一举措使得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具有了实用性的可能,从而带动了有机材料在此电致发光领域的研究热潮,经过近30年的发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且因为其具有自发光、视角宽、全固化、全彩化、反应速度快、高亮度、低驱动电压、厚度薄、质量轻、可制作大尺寸与弯曲面板等特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显示器市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成为目前最具有潜力的面板显示技术。有机电致发光的原理:在阴极及阳极两端施加外部电压,分别于阴极和阳极注入电子及空穴等载流子,空穴和电子分别经过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的界面,最后在发光层复合形成激子,激子是激发态,不稳定,能量将以光或热的形式释放出来而回到稳定的基态,当以光的形式出现即为有机电致发光。经典的有机电致发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芴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分子结构通式如化学式Ⅰ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芴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分子结构通式如化学式Ⅰ所示:其中,A选自如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R1、R2独立地选自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原子、氰基、三氟甲基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L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R3选自H、卤素、氰基、三氟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R4、R5独立地选自H、卤素、氰基、三氟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R6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芴衍生物,其特征在于,L选自单键或如下所示基团中的任意一种:其中,X选自CR7R8、O、S、NR9中的任意一种;R7、R8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8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8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R7、R8不同时为H,R7、R8可连接成环;R9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8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8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芴衍生物,其特征在于,R3、R4、R5独立地选自H、卤素、氰基、三氟甲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仲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如下基团:苯基、萘基、蒽基、菲基、吖啶基、芴基、咔唑基、呋喃基、噻吩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秀芹,蔡辉,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