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装置及插件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5372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插件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识别装置及插件机,识别装置包括底座、相机支架、相机及光源组件,相机支架及光源组件设置在底座上,相机设置在相机支架上,且相机的镜头朝上,光源组件用于提供照射待识别的电子元器件的引脚的线光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识别装置及插件机,相机的镜头朝上设置,用于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拍照以完成对电子元器件的引脚图像识别。光源组件用于提供照射待识别的电子元器件的引脚的线光源,该线光源只照亮待识别的电子元器件的引脚特征,因此相机能够采集到清晰的电子元器件的引脚图像,并过滤其他的背景特征,这样能够实现电子元器件的引脚的精确定位,从而可保证插件机的插装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识别装置及插件机
本技术涉及插件机
,具体涉及一种识别装置及插件机。
技术介绍
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的重要载体,电子元器件通常利用插件机插装到PCB指定的位置。在插件机的插件过程中,首先通过取料装置将电子元器件由供料端移动到识别装置处,识别装置对电子元器件的引脚特征进行识别,取料装置根据确定的运行路线将识别合格的电子元器件移动到PCB上方,并将电子元器件准确地插入PCB对应位置,然后取料装置复位,进行下一次的插件加工。整个PCB插装完成后运行至下一工位,以进行焊接加固等操作。现有插件机的识别装置一般包括相机和光源,其中光源通常为面光源。面光源用于照射电子元器件,相机用于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拍照以完成对电子元器件的引脚图像识别。但是,在面光源的作用下,整个电子元器件都会被照亮,这样会给相机采集电子元器件的引脚图像造成干扰,而且后期图像处理更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插件机的识别装置采用面光源照射电子元器件,会给相机采集电子元器件的引脚图像造成干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识别装置及插件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识别装置,用于PCB插件时的电子元器件识别,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相机支架、相机及光源组件,所述相机支架及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相机设置在所述相机支架上,且所述相机的镜头朝上,所述光源组件用于提供照射待识别的电子元器件的引脚的线光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识别装置,用于PCB插件时的电子元器件识别,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相机支架、相机及光源组件,所述相机支架及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相机设置在所述相机支架上,且所述相机的镜头朝上,所述光源组件用于提供照射待识别的电子元器件的引脚的线光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底板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的横板,所述相机支架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光源组件固定在所述横板的上方,所述横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相机可透过所述通孔对待识别的电子元器件的引脚拍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光源安装座、第一遮光件及第一发光带;所述第一发光带及第一遮光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光源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光源安装座与第一遮光件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第一发光带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一遮光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一直线缝隙,所述第一遮光件用于遮挡所述第一发光带,以使得所述第一发光带发出的光通过所述第一直线缝隙后形成线光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安装座包括第一竖直板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板两端的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及第二水平板位于所述第一竖直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竖直板、第一水平板及第二水平板围成有朝向所述通孔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水平板固定在所述横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发光带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件包括第一竖直遮光板及第一水平遮光板,所述第一竖直遮光板包括第三水平板及设置在所述第三水平板两端的第二竖直板和第三竖直板,所述第二竖直板及第三竖直板位于所述第三水平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三水平板、第二竖直板及第三竖直板围成有朝向所述第一水平板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竖直遮光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且所述第三水平板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带的下方;所述第一水平遮光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水平板的下方,所述第一水平遮光板的外侧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合祥方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瑞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