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复填充的分体式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77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填充的分体式墨盒,包括盒体包括上下排列的储墨盒以及输墨盒;输墨盒内还设置有输墨组件,输墨组件包括支撑板、第一输墨筒、第二输墨筒、驱动电机和液位传感器,其中,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输墨筒旋转;第三透气孔开设在储墨盒的上端;以及注墨口开设在储墨盒的上端;芯片设置在盒体的外侧壁上,芯片与驱动电机及液位传感器通讯连接;其中,当芯片采集的液位传感器的输出值为0时,所述芯片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输墨筒进行第一次旋转以及驱动第一输墨筒旋转多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输墨组件的合理设置,一方面,减小了海绵占墨盒的体积比例,增加了存墨量;另一方面,可有效减少海绵本身的吸墨量,并有效避免了墨水外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重复填充的分体式墨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印机墨盒
,特别涉及一种可重复填充的分体式墨盒。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一种墨盒为带有海绵的墨盒,其是由盒体、过滤网、海绵等组成。由于海绵本身就会吸收墨水,用海绵来吸收墨水会提高墨盒本身的余墨量。经多次试验证明一个带有海绵的墨盒如需正常无质量问题打印需要这个墨盒打印寿命的墨水多4克到6克之间。同时,带有海绵的墨盒的具有存墨量小,容量小的缺点。此外,还有一种无海棉墨盒,包括盒体、密封装置、密封导气装置,因为墨水处于流动状态,所以采用迷宫多腔结构来保证墨水不外漏,在使用时,由于迷宫多腔结构复杂,存墨量小,容量也就小了。另外,如果需要再次注墨水,需要在负压下进行,再次添加墨水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重复填充的分体式墨盒,其通过对输墨组件的合理设置,一方面,减小了海绵占墨盒的体积比例,增加了存墨量;另一方面,可有效减少海绵本身的吸墨量,并有效避免了墨水外漏的问题。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可重复填充的分体式墨盒,包括:盒体,其包括上下排列且相互扣设的储墨盒以及输墨盒,储墨盒内形成有一储墨腔;所述输墨盒内形成有一输墨腔,且所述储墨腔与所述输墨腔之间通过导墨通道连通;储墨盒的侧壁向输墨盒的上端面延伸形成矩形支撑框,且矩形支撑框的高度与导墨通道的长度相适应;所述输墨盒内还设置有输墨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盒体的输墨腔的底部,所述输墨组件还包括:支撑板,其通过立柱竖直设置在输墨腔内;输墨筒,其水平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储墨腔的底部,输墨筒的长度小于输墨腔的横向长度的1/2;输墨筒的一端抵触在输墨盒的侧壁上,输墨筒的另一端延伸并抵触设置在支撑板的板面上;所述输墨筒包括相互套设且同轴设置的第一输墨筒和第二输墨筒,且第一输墨筒相对第二输墨筒可旋转的设置;一对第一轴承,其分设在第一输墨筒的两端与所述输墨盒的内侧壁和支撑板的板面之间;第一海绵体,其填充在第二输墨筒内;第二海绵体,其套设且固定在第二输墨筒上,且第二海绵体设置在第一输墨筒和第二输墨筒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所述第二海绵体的外侧壁与第一输墨筒的内侧壁不接触;所述第二海绵体包括内层海绵体和外层海绵体,且所述内层海绵体为筒形结构,且其内侧壁固定在第二输墨筒的外侧壁上;所述外层海绵体为轴向分布在内层海绵体的外侧壁的规格相等的多个长条形海绵条,相邻两个海绵条的侧壁相互抵触;第一透气孔和第一进墨口,其分别贯通设置在第一输墨筒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输墨筒与输墨腔通过第一透气孔和第一进墨口相连通;第一进墨口开设在所述第一输墨筒的靠近输墨腔的底部设置;多个第二进墨口,其贯通设置在第二输墨筒的侧壁上,连通第二输墨筒的内腔及所述环形空腔;多根弹性拉筋,其一端固定在第二输墨筒的外侧壁上,另一端呈放射状延伸至第一输墨筒的内侧壁并固定,且多根弹性拉筋贯穿内层海绵体后经多个长条形海绵条之间的缝隙延伸设置;驱动电机,其通过齿轮组驱动第一输墨筒旋转;机壳,其包饶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上,且机壳与第一输墨筒的外侧壁的接触处设置有第二轴承,且所述机壳突出设置在输墨盒的上端面上;扣盒,其对应凹陷形成在储墨盒的下端,所述扣盒为与所述机壳的大小和形状相适应的凹槽,且扣盒可拆卸的扣设在所述机壳上;第二透气孔,其设置在所述输墨盒的侧壁上,且靠近所述输墨盒的上端设置;出墨口,其开设在盒体上,且出墨口与第二输墨筒的一端连通;液位传感器,其设置在盒体内底部;第三透气孔,其开设在所述储墨盒的上端;以及注墨口,其开设在所述储墨盒的上端;芯片,其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外侧壁上,所述芯片与所述驱动电机及所述液位传感器通讯连接;其中,当芯片采集的液位传感器的输出值为0时,所述芯片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输墨筒进行第一次旋转,旋转角度为10度-20度角度;之后,每打印30-60页后,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输墨筒旋转一次,每次旋转角度为20度-30度角度。优选的是,所述导墨通道还包括:第一导墨管,其设置在所述储墨盒的下端面上,且第一导墨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储墨腔,第一导墨管的另一端向所述储墨盒的外侧延伸设置;第二导墨管,其对应第一导墨管设置在所述输墨盒的上端面上,且第一导墨管可拆卸的套设在第二导墨管上;且第二导墨管的长度大于第一导墨管的长度,第二导墨管包括首尾衔接设置的不透墨段和透墨段,且透墨段靠近第一导墨管的一端设置;环形挡圈,其为一橡胶材质的密封圈,且自环形挡圈的外周缘向其内周缘,所述环形挡圈的厚度逐渐减小;所述环形挡圈设置在第一导墨管内的横截面上,且环形挡圈靠近第一导墨管的一端设置;环形挡圈的上表面和第一导墨管的一端的开口的垂直距离H大于所述透墨段的长度L;环形挡圈的内直径大于第二导墨管的外直径;以及盖板,其可拆卸的扣设在储墨筒的底部,且覆盖第一导墨管的一端的开口,所述盖板的直径大于第一导墨管的一端的开口直径;网状支撑圈,其垂直设置在盖板的下表面上,且网状支撑圈的下端向第一导墨管和第二导墨管之间的环形空腔延伸设置,并且网状支撑圈的长度与H相适应。优选的是,还包括:密封管,其同轴套设在第二导墨管上,且所述密封管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导墨管的外侧壁之间形成一筒形容纳腔,筒形容纳腔用于可拆卸的容纳第一导墨管,所述密封管的上端抵触在储墨盒的底部;以及密封圈,其设置在筒形容纳腔的底部,且第一导墨管的另一端可拆卸的抵触在密封圈上。优选的是,当芯片采集的液位传感器的输出值为0后,所述芯片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输墨筒的第一次旋转以及后续的每次旋转的旋转角度总和≤480度。优选的是,所述导墨通道的总长度≤15mm,所述导墨通道的横切面直径≤3cm。优选的是,所述多根弹性拉筋为弹簧,且弹簧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多个弹性管体,其一端固定在第二输墨筒的外侧壁上,多个弹性管体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多个弹性管体一一对应套设在所述多根弹性拉筋上,多个弹性拉筋与多个弹性管体可相对滑动,多个弹性管体的长度与第二海绵体的厚度相适应;多个透墨孔,其设置在第二输墨筒的侧壁上,且多个透墨孔的靠近第二输墨筒的外侧壁的开口开设在多个弹性管体的一端包围的第二输墨筒的外侧壁内。优选的是,还包括:多个透墨孔,其均匀分散开设置在多个弹性管体的侧壁上。优选的是,所述环形挡圈的内直径≤1.5cm;第一导墨管的内直径≤2.5cm;第二导墨管的内直径≤1cm。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海绵体的横截面的直径≤1cm;1cm≤第二海绵体的厚度≤3cm,内层海绵体的厚度<外层海绵体的厚度。优选的是,所述齿轮组还包括:驱动齿轮,其套设在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以及被动齿轮,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输墨筒的一端,且被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相啮合;被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的模数比为3:1-12:1。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储墨腔中的墨水经第一输墨筒的第一进墨口进入第二海绵体内,之后逐渐经第二输墨筒的多个第二进墨口渗透入第一海绵体内;第一海绵体的墨水则源源不断的流至出墨口;其中,当储墨腔内的墨水用尽,液位传感器的检测值(输出值)为0时,芯片采集该输出值,并根据该输出值启动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输墨筒旋转,此时,多根弹性拉筋被拉长,并随第一输墨筒的旋转,逐渐缠绕在第二海绵体的外侧,进而勒住第二海绵体并将其中的墨水逐渐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重复填充的分体式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其包括上下排列且相互扣设的储墨盒以及输墨盒,储墨盒内形成有一储墨腔;所述输墨盒内形成有一输墨腔,且所述储墨腔与所述输墨腔之间通过导墨通道连通;储墨盒的侧壁向输墨盒的上端面延伸形成矩形支撑框,且矩形支撑框的高度与导墨通道的长度相适应;所述输墨盒内还设置有输墨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盒体的输墨腔的底部,所述输墨组件还包括:支撑板,其通过立柱竖直设置在输墨腔内;输墨筒,其水平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储墨腔的底部,输墨筒的长度小于输墨腔的横向长度的1/2;输墨筒的一端抵触在输墨盒的侧壁上,输墨筒的另一端延伸并抵触设置在支撑板的板面上;所述输墨筒包括相互套设且同轴设置的第一输墨筒和第二输墨筒,且第一输墨筒相对第二输墨筒可旋转的设置;一对第一轴承,其分设在第一输墨筒的两端与所述输墨盒的内侧壁和支撑板的板面之间;第一海绵体,其填充在第二输墨筒内;第二海绵体,其套设且固定在第二输墨筒上,且第二海绵体设置在第一输墨筒和第二输墨筒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所述第二海绵体的外侧壁与第一输墨筒的内侧壁不接触;所述第二海绵体包括内层海绵体和外层海绵体,且所述内层海绵体为筒形结构,且其内侧壁固定在第二输墨筒的外侧壁上;所述外层海绵体为轴向分布在内层海绵体的外侧壁的规格相等的多个长条形海绵条,相邻两个海绵条的侧壁相互抵触;第一透气孔和第一进墨口,其分别贯通设置在第一输墨筒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输墨筒与输墨腔通过第一透气孔和第一进墨口相连通;第一进墨口开设在所述第一输墨筒的靠近输墨腔的底部设置;多个第二进墨口,其贯通设置在第二输墨筒的侧壁上,连通第二输墨筒的内腔及所述环形空腔;多根弹性拉筋,其一端固定在第二输墨筒的外侧壁上,另一端呈放射状延伸至第一输墨筒的内侧壁并固定,且多根弹性拉筋贯穿内层海绵体后经多个长条形海绵条之间的缝隙延伸设置;驱动电机,其通过齿轮组驱动第一输墨筒旋转;机壳,其包饶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上,且机壳与第一输墨筒的外侧壁的接触处设置有第二轴承,且所述机壳突出设置在输墨盒的上端面上;扣盒,其对应凹陷形成在储墨盒的下端,所述扣盒为与所述机壳的大小和形状相适应的凹槽,且扣盒可拆卸的扣设在所述机壳上;第二透气孔,其设置在所述输墨盒的侧壁上,且靠近所述输墨盒的上端设置;出墨口,其开设在盒体上,且出墨口与第二输墨筒的一端连通;液位传感器,其设置在盒体内底部;第三透气孔,其开设在所述储墨盒的上端;以及注墨口,其开设在所述储墨盒的上端;芯片,其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外侧壁上,所述芯片与所述驱动电机及所述液位传感器通讯连接;其中,当芯片采集的液位传感器的输出值为0时,所述芯片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输墨筒进行第一次旋转,旋转角度为10度‑20度角度;之后,每打印30‑60页后,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输墨筒旋转一次,每次旋转角度为20度‑30度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复填充的分体式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其包括上下排列且相互扣设的储墨盒以及输墨盒,储墨盒内形成有一储墨腔;所述输墨盒内形成有一输墨腔,且所述储墨腔与所述输墨腔之间通过导墨通道连通;储墨盒的侧壁向输墨盒的上端面延伸形成矩形支撑框,且矩形支撑框的高度与导墨通道的长度相适应;所述输墨盒内还设置有输墨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盒体的输墨腔的底部,所述输墨组件还包括:支撑板,其通过立柱竖直设置在输墨腔内;输墨筒,其水平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储墨腔的底部,输墨筒的长度小于输墨腔的横向长度的1/2;输墨筒的一端抵触在输墨盒的侧壁上,输墨筒的另一端延伸并抵触设置在支撑板的板面上;所述输墨筒包括相互套设且同轴设置的第一输墨筒和第二输墨筒,且第一输墨筒相对第二输墨筒可旋转的设置;一对第一轴承,其分设在第一输墨筒的两端与所述输墨盒的内侧壁和支撑板的板面之间;第一海绵体,其填充在第二输墨筒内;第二海绵体,其套设且固定在第二输墨筒上,且第二海绵体设置在第一输墨筒和第二输墨筒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所述第二海绵体的外侧壁与第一输墨筒的内侧壁不接触;所述第二海绵体包括内层海绵体和外层海绵体,且所述内层海绵体为筒形结构,且其内侧壁固定在第二输墨筒的外侧壁上;所述外层海绵体为轴向分布在内层海绵体的外侧壁的规格相等的多个长条形海绵条,相邻两个海绵条的侧壁相互抵触;第一透气孔和第一进墨口,其分别贯通设置在第一输墨筒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输墨筒与输墨腔通过第一透气孔和第一进墨口相连通;第一进墨口开设在所述第一输墨筒的靠近输墨腔的底部设置;多个第二进墨口,其贯通设置在第二输墨筒的侧壁上,连通第二输墨筒的内腔及所述环形空腔;多根弹性拉筋,其一端固定在第二输墨筒的外侧壁上,另一端呈放射状延伸至第一输墨筒的内侧壁并固定,且多根弹性拉筋贯穿内层海绵体后经多个长条形海绵条之间的缝隙延伸设置;驱动电机,其通过齿轮组驱动第一输墨筒旋转;机壳,其包饶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上,且机壳与第一输墨筒的外侧壁的接触处设置有第二轴承,且所述机壳突出设置在输墨盒的上端面上;扣盒,其对应凹陷形成在储墨盒的下端,所述扣盒为与所述机壳的大小和形状相适应的凹槽,且扣盒可拆卸的扣设在所述机壳上;第二透气孔,其设置在所述输墨盒的侧壁上,且靠近所述输墨盒的上端设置;出墨口,其开设在盒体上,且出墨口与第二输墨筒的一端连通;液位传感器,其设置在盒体内底部;第三透气孔,其开设在所述储墨盒的上端;以及注墨口,其开设在所述储墨盒的上端;芯片,其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外侧壁上,所述芯片与所述驱动电机及所述液位传感器通讯连接;其中,当芯片采集的液位传感器的输出值为0时,所述芯片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输墨筒进行第一次旋转,旋转角度为10度-20度角度;之后,每打印30-60页后,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输墨筒旋转一次,每次旋转角度为20度-30度角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填充的分体式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墨通道还包括:第一导墨管,其设置在所述储墨盒的下端面上,且第一导墨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储墨腔,第一导墨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市天硌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