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注射用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39232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氟比洛芬酯注射用乳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氮气保护下,将油相分步多次加入水相中剪切混合,得初乳;分步多次具体为:向水相中加入40%~60wt%油相总量的油相,剪切混合10~30min,得粗乳A;向粗乳A中加入20%~30wt%油相总量的油相,剪切混合10~30min,得粗乳B;将粗乳B与剩余的油相剪切混合10~30min;油相包括氟比洛芬酯、油相溶剂、乳化剂和稳定剂,水相包括注射用水和/或渗透压调节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油相中稳定剂存在的前提下,采用油相分步多次乳化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乳化效果,使得到的乳剂的粒径更均一,药物的包封率更高,药物对创伤组织的靶向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氟比洛芬酯注射用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氟比洛芬酯注射用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氟比洛芬酯是氟比洛芬的前体药物,用于术后及癌症的镇痛。氟比洛芬酯注射用乳剂是一种以脂肪乳(或称脂微球)为载体的新型靶向镇痛药,乳粒进入体内靶向分布到创伤及肿瘤部位后,氟比洛芬酯从乳粒中释放出来,在羧基酯酶作用下迅速水解生成氟比洛芬,通过氟比洛芬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的环氧合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镇痛作用。这种载药乳剂药效更强,起效更迅速,持续时间更长,且不易引起胃黏膜损伤等不良反应,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氟比洛芬酯注射用乳剂的制备工艺复杂、生产重现性差,在商业化生产、储存过程中存在稳定性等问题。氟比洛芬酯注射用乳剂在高温灭菌或者放置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乳粒不稳定甚至破乳现象,从而影响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其主药氟比洛芬酯易降解生成杂质氟比洛芬等杂质,具有血管刺激性;此外,脂质物质易氧化产生醛酮类物质,影响临床使用安全性。为了提高乳剂的稳定性,专利CN102988291B通过将原辅料混合过程均在常温下进行,专利CN104434901B通过加入维生素E,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氟比洛芬酯注射用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氮气保护下,将油相分步多次加入水相中剪切混合,得初乳;所述分步多次具体为:向水相中加入40wt%~60wt%所述油相总量的油相,剪切混合10min~30min,得粗乳A;向所述粗乳A中加入20wt%~30wt%所述油相总量的油相,剪切混合10min~30min,得粗乳B;将所述粗乳B与剩余的油相剪切混合10min~30min;所述油相包括氟比洛芬酯、油相溶剂、乳化剂和稳定剂,所述水相包括注射用水和/或渗透压调节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比洛芬酯注射用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氮气保护下,将油相分步多次加入水相中剪切混合,得初乳;所述分步多次具体为:向水相中加入40wt%~60wt%所述油相总量的油相,剪切混合10min~30min,得粗乳A;向所述粗乳A中加入20wt%~30wt%所述油相总量的油相,剪切混合10min~30min,得粗乳B;将所述粗乳B与剩余的油相剪切混合10min~30min;所述油相包括氟比洛芬酯、油相溶剂、乳化剂和稳定剂,所述水相包括注射用水和/或渗透压调节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步多次具体为:向水相中加入45wt%~55wt%所述油相总量的油相,剪切混合10min~20min,得粗乳A;向所述粗乳A中加入20wt%~30wt%所述油相总量的油相,剪切混合10min~20min,得粗乳B;将所述粗乳B与剩余的油相剪切混合20min~3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步多次中剪切混合的速度为4000rpm~10000rpm。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步多次具体为:向水相中加入45wt%~55wt%所述油相总量的油相,4000rpm~6000rpm下剪切混合10min~20min,得粗乳A;向所述粗乳A中加入20wt%~30wt%所述油相总量的油相,6000rpm~8000rpm下剪切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岭张晓花宋金春尹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安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