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3553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制备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茶的加工方法,加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1)采摘、(2)摊青、(3)摇青、(4)杀青、(5)包揉、(6)初闷黄即初包、(7)初烘、(8)揉捻、(9)复闷黄即复包、(10)闷黄、(11)干燥、(12)分装储存。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将传统黄茶的内外质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对传统黄茶香气较为淡薄、嗅觉体验度较差的缺点,通过数次摊青和摇青以及9次烘焙增加了茶叶的香气,使得黄茶品质更胜一筹。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茶叶加工方法,适合推广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茶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黄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黄茶自古至今有之,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观察方法赋予黄茶概念以不同的含义。历史上最早记载的黄茶概念,不同现今所指的黄茶,是依茶树品种原有特征,茶树生长的芽叶自然显露黄色而言。黄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工艺黄茶从炒青绿茶演变而来,时间约在公元1570年前后。黄茶品质独特,汤色杏黄,滋味甘醇,黄茶制备过程中的闷黄是黄茶制法的主要特点。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黄工序。绿茶是不发酵茶,而黄茶属于发酵茶。黄茶由绿茶发展而来,特殊的“闷黄”工艺造就了其独特的“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三黄品质特征。此外,黄茶较之绿茶,滋味醇和,没有绿茶的苦涩味,被茶叶专家推荐为最适宜饮用的茶类。黄茶根据鲜叶嫩度一般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黄芽茶中的极品为“君山银针”,其成品茶,外形茁壮挺直,重实匀齐,银毫披露,芽身金黄光亮,内质毫香鲜嫩,汤色杏黄明净,滋味甘醇鲜爽;君山银针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久负盛名,身价千金,有“茶盖中华,价压天下”之美誉。四川省名山县的蒙顶黄芽为黄芽茶中的珍品。黄小茶的代表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1)采摘:采摘三叶一芯鲜叶为原料;(2)摊青:将采摘回来的鲜叶置于晾晒席上,放在自然光下;(3)摇青:室内控温:23度、湿度:50%,将茶叶放入摇青机中;(4)杀青: 对茶叶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190‑200℃,杀青时间20‑30min;(5)包揉:杀青后的茶叶,迅速进行热包揉,第一次包揉,包揉机转速为15‑17r/min,包揉时间15‑20min;第二次包揉,包揉机转速为20‑34r/min,包揉时间16‑19min;第三次包揉,包揉机转速为30‑34r/min,包揉时间25‑30min;(6)初闷黄即初包:将包揉后的茶叶原料趁热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1)采摘:采摘三叶一芯鲜叶为原料;(2)摊青:将采摘回来的鲜叶置于晾晒席上,放在自然光下;(3)摇青:室内控温:23度、湿度:50%,将茶叶放入摇青机中;(4)杀青:对茶叶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190-200℃,杀青时间20-30min;(5)包揉:杀青后的茶叶,迅速进行热包揉,第一次包揉,包揉机转速为15-17r/min,包揉时间15-20min;第二次包揉,包揉机转速为20-34r/min,包揉时间16-19min;第三次包揉,包揉机转速为30-34r/min,包揉时间25-30min;(6)初闷黄即初包:将包揉后的茶叶原料趁热装入木制箱或者铁制箱或者塑料袋内密封闷黄,闷黄温度控制在32℃,时间为30-58分钟,幼嫩芽叶少闷,粗老茶叶多闷;(7)初烘:利用连续烘干机烘干,初烘温度为50-60℃,时间为20-30分钟,烘至5-6成干;(8)揉捻:将经过初烘的茶叶投至揉捻机中20-29分钟后,加压成条,待茶叶条索紧结,成条率达70-90%,叶细胞组织破坏率达70-80%,且用手紧握揉捻,有茶汁外溢而不成滴流即可;(9)复闷黄即复包:将经揉捻工序的原料茶叶用木制箱或者铁制箱或密封,室温下放置15-19小时,待芽色泽金黄,香气浓郁;(10)闷黄:将步骤(9)复闷黄中的茶叶分为1斤一袋,装入透气布袋进行闷黄;(11)干燥:在连续烘干机中进行,干燥温度控制在100-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润
申请(专利权)人:马边金星茶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