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密封超薄食品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4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全密封超薄食品容器,包括盒盖和敞口盒体,盒盖边沿由内槽壁、槽顶、外槽壁构成向下开口的环状沟槽,盒体的盒口由内直沿、平沿、外直沿构成盒口复沿。沟槽套扣在盒口复沿,沟槽的内槽壁内侧面与盒口复沿的内直沿外侧面贴合、且在贴合处设置锁扣部,形成内层密封部;盒口复沿的外直沿向下向外倾斜延伸、且其下端部顶持于沟槽的外槽壁内侧面,形成外层密封部;沟槽的外槽壁内侧面上具有水平向内突起的凸块、且该凸块锁扣盒口复沿的外直沿下端部,形成防脱部。由此,使盒盖与盒体紧密扣合形成全密封结构,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和抗压强度,能有效防止食物汤汁的溢漏,而且当挠性盒体受挤压时盒盖不易脱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防止食物汤汁泄漏、且具有高抗压强度的全密封超薄食品容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食品容器如午餐盒、野餐盒、快餐盒等,一般由盒盖和盒体构成,盒体内盛放食物,可随身携带,方便用餐。为了解决携带过程中,食物汤汁外溢、泄漏的问题,有的餐盒上还设置密封装置,如专利号86210848(公告日1988.3.2)、专利号87216769(公告日1989.10.26)、公告号2043067(公告日1989.8.23)、以及公告号2209894(公告日1995.10.18)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密封装置由卡扣、压扣、螺旋等锁紧机构和密封元件构成,这些设计均不但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等缺点,而且不适于塑料、纸质的快餐盒。公告号2058804(公告日1990.7.4)的中国技术公开的一种塑料吸塑快餐盒,采用二个凹凸台阶的自锁结构代替了原产品的平面吻合,使得快餐盒合起来后,不靠外力自行不可能打开,并改善了密封性能。这种快餐盒在受挤压时会变形,使得盒盖和盒体扣合部分产生缝隙,仍不能有效地防止汤汁的外溢。本申请人已获授权的、公告号为2538192(公告日2003.3.5)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密封效果良好的密封快餐盒。为了减少材料消耗、降低成本,国内外都在致力于研究、开发注射成型制造超薄塑料食品容器(表面积≥6000mm2、厚度≤0.8mm的)的工艺技术。但是,如何提高超薄食品容器的盒盖和盒体配合处的密封性,目前仍是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全密封结构的超薄食品容器,使其具备良好的密封和抗压性能。本技术提供的全密封超薄食品容器,包括盒盖和敞口盒体,盒盖边沿向上延伸形成内槽壁、内槽壁的上端部水平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槽顶、槽顶的外端部向下弯折延伸形成外槽壁,由内槽壁、槽顶、外槽壁构成向下开口的环状沟槽,盒体的盒口向上延伸形成内直沿,内直沿的上端部水平向外弯折延伸形成平沿,平沿的外端部向下弯折延伸形成外直沿,由内直沿、平沿、外直沿构成盒口复沿,沟槽套扣在盒口复沿,沟槽的内槽壁内侧面与盒口复沿的内直沿外侧面贴合、且在贴合处设置锁扣部,沟槽的外槽壁内侧面上具有水平向内突起的凸块、且该凸块锁扣盒口复沿的外直沿下端部,其特征是盒口复沿的外直沿向下向外倾斜延伸、且其下端部顶持于沟槽的外槽壁内侧面。所述沟槽的内槽壁与盒口复沿的内直沿的锁扣部,包括分设于沟槽的内槽壁内侧面、盒口复沿的内直沿外侧面上的扣体。本技术提供的全密封超薄食品容器具有多个密封结构其一,由沟槽的内槽壁内侧面与盒口复沿的内直沿外侧面锁扣,形成内层密封部。其二,由盒口复沿的向外倾斜的外直沿下端部顶持于沟槽的外槽壁内侧面,形成外层密封部。其三,由沟槽的外槽壁内侧面凸块锁扣盒口复沿的外直沿下端部,形成防脱部,防止盒盖受压脱落。由此,在盒盖沟槽和盒口复沿的配合处形成全密封结构,使盒盖与盒体紧密扣合在一起,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和抗压强度,能有效防止食物汤汁的泄漏,而且当挠性盒体受挤压时盒盖不易脱落。这种密封食品容器结构合理、开合方便、成本低,适于大量制造。本技术另一个特点是在沟槽的槽顶内表面与盒口复沿的平沿外表面贴合处形成粘接部,通过该粘接部可将盒盖与盒体粘接在一起,可以作为食品包装盒使用。当包装盒拆开后,该粘接部分离,仍可作为密封食品容器使用。另外,本技术还作了以下改进盒盖中间部分形成拱起的梯形体,在携带时,可将多个盒盖套叠成摞,减小体积及占据的空间。同时在沟槽的内槽壁与梯形体的侧壁之间连接加强筋,当多个盒盖套叠时,由下层盒盖的加强筋支撑上层盒盖的底部,防止套叠的盒盖受压变形。盒体壁呈倒梯形体,在携带时,可将多个盒体套叠成摞,减小体积及占据的空间。同时在盒口复沿的内直沿内侧面上设置加强筋,当多个盒体套叠时,通过上层盒体的加强筋支撑在下层盒体的盒口复沿的平沿上,防止套叠的盒盖受压变形。盒体底部、盒盖顶部分别具有互相配合的凹、凸部,在携带时,可将多个密封食品容器套叠成摞,减小体积及占据的空间。本技术提供的全密封超薄食品容器,其盒体、盒盖的壁厚均小于0.5毫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全密封超薄食品容器的主视剖视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多个盒盖叠放在一起的局部示意例。图6是多个盒体叠放在一起的局部示意例。图7是多个密封超薄食品容器叠放在一起的示意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全密封超薄食品容器,采用可再生的塑料材料(如聚丙烯树脂)和精密模具技术,经注射成型,制成壁厚小于0.5毫米的超薄盒盖、盒体。由盒盖、盒体配合形成全密封超薄食品容器。该容器适于用作快餐盒、食品盒、包装盒等。其结构参照图1至图4,包括盒盖1和敞口盒体2,盒盖1边沿向上延伸形成内槽壁11、内槽壁11的上端部水平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槽顶12、槽顶12的外端部向下弯折延伸形成外槽壁13,由内槽壁11、槽顶12、外槽壁13构成向下开口的环状沟槽。沟槽的内槽壁11内侧面设置有扣体14。沟槽的外槽壁13内侧面上具有水平向内突起的凸块15。沟槽的内槽壁11下端部水平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盒盖的底部16。盒体2的盒口向上延伸形成内直沿21,内直沿21的上端部水平向外弯折延伸形成平沿22,平沿22的外端部向下弯折延伸形成外直沿23,由内直沿21、平沿22、外直沿23构成盒口复沿。盒口复沿的内直沿21外侧面设置扣体24,由扣体14、24构成锁扣部。盒口复沿的内直沿21下端部水平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盒口平台25。沟槽套扣在盒口复沿、且形成如下配合结构沟槽的内槽壁11内侧面与盒口复沿的内直沿21外侧面贴合,且通过扣体14、24扣合,形成内层密封部。盒口复沿的外直沿23向下向外倾斜延伸,其下端部顶持于沟槽的外槽壁13内侧面,形成外层密封部。由于盒口复沿与沟槽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依靠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弹性,可使沟槽夹紧盒口复沿,形成牢固的锁扣密封结构。不仅如此,沟槽的外槽壁13内侧面上的凸块15,锁扣盒口复沿的外直沿23下端部,形成防脱部,防止盒盖受压脱落。由上述的密封部、防脱部形成了全密封结构,使盒盖与盒体紧密扣合在一起,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和抗压强度,能有效防止食物汤汁的溢漏,而且当挠性盒体受挤压时盒盖不易脱落。沟槽的槽顶12内表面与盒口复沿的平沿21外表面贴合,在贴合处还形成配合部31。该配合部可通过胶粘、热熔处理等方法形成粘合状态,使盒盖与盒体粘接在一起,作为密封食品包装盒使用。当包装盒拆开后,该粘接部分离后仍可作为密封食品容器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全密封食品容器还具有如下改进参照图1、图3、图5,为了方便携带,盒盖中间部分形成拱起的梯形体17,在携带时,可将多个盒盖套叠成摞,减小体积及占据的空间。在沟槽的内槽壁11外侧面与梯形体的侧壁17之间形成了环槽,在环槽设置有连接沟槽的内槽壁11与梯形体的侧壁17的加强筋18,当多个盒盖套叠时,有下层盒盖的加强筋18支撑上层盒盖的底部16,防止套叠的盒盖受压变形。参照图1、图4、图6,盒体壁26呈倒梯形体,在携带时,可将多个盒体套叠成摞,减小体积及占据的空间。同时在盒口复沿的内直沿21内侧面上设置加强筋27,当多个盒体套叠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密封超薄食品容器,包括盒盖和敞口盒体,盒盖边沿向上延伸形成内槽壁、内槽壁的上端部水平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槽顶、槽顶的外端部向下弯折延伸形成外槽壁,由内槽壁、槽顶、外槽壁构成向下开口的环状沟槽,盒体的盒口向上延伸形成内直沿,内直沿的上端部水平向外弯折延伸形成平沿,平沿的外端部向下弯折延伸形成外直沿,由内直沿、平沿、外直沿构成盒口复沿,沟槽套扣在盒口复沿,沟槽的内槽壁内侧面与盒口复沿的内直沿外侧面贴合、且在贴合处设置锁扣部,沟槽的外槽壁内侧面上具有水平向内突起的凸块、且该凸块锁扣盒口复沿的外直沿下端部,其特征是:盒口复沿的外直沿向下向外倾斜延伸、且其下端部顶持于沟槽的外槽壁内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沧洋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梅洋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