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管自动输送及摆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242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3:20
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管自动输送及摆放装置,包括外壳、输送台、输送组件、限位台、驱动机构、第二台体、摆放组件和机械手、导向杆和导向座,所述外壳为一端开口内侧开设有空腔的C形状结构,且平行对称共设置有两组,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输送机构,所述外壳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支腿,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在外壳内部两端设置的转轮,以及供转轮放置的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带动转轮转动,所述转轮为圆盘形结构,且呈水平分布设置共有四组,该针管自动输送及摆放装置,结构合理,具有自动化程度好,减少人工消耗,提升工作效率等特点,可广泛使用。

An Automatic Conveying and Placing Device for Needle and Tub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conveying and placing device for needle and tub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conveying platform, a conveying component, a limit table, a driving mechanism, a second body, a placing component and a manipulator, a guide rod and a guide seat. The shell is a C-shaped structure with a cavity on the inner side of an opening at one end, and two groups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and symmetrically. The inner part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ying mechanism. A first leg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casing.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runner set at both ends of the casing and a driving box for the runner to be placed. The driving box is internally equipped with a motor, which drives the runner to rotate. The runner is a disc-shaped structure with four sets of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The needle and tube automatic conveying and placing device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automation degree. Good, reduce labor consumption,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can be widely 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管自动输送及摆放装置
专利技术属于注射针管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针管自动输送及摆放装置。
技术介绍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早在15世纪,意大利人卡蒂内尔就提出注射器的原理。主要用针头抽取或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注射器也可以用于医疗设备、容器、如有些色谱法中的科学仪器穿过橡胶隔膜注射。注射针管在加工工序制造时,现有的设备不够自动化,针管在多组工序之间传动缓慢,极为浪费时间,且摆放与输送工作效率低,有时需要人工参与,不能节省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管自动输送及摆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管自动输送及摆放装置,包括外壳、输送台、输送组件、限位台、驱动机构、第二台体、摆放组件和机械手、导向杆和导向座,所述外壳为一端开口内侧开设有空腔的C形状结构,且平行对称共设置有两组,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输送机构,所述外壳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支腿,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在外壳内部两端设置的转轮,以及供转轮放置的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带动转轮转动,所述转轮为圆盘形结构,且呈水平分布设置共有四组,分别对称安装在两组外壳的两端处,所述转轮的外端套设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一端朝向转轮的外壁,另一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带,所述橡胶带与同步带均通过转轮的转动而移动,所述同步带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所述外壳底端滑动连接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底端通过夹持板转动连接有第一支腿,两组所述外壳之间焊接有接料板,所述接料板呈水平设置,所述输送台、输送组件和第二台体之间呈同轴线放置,所述输送台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台体,所述第一台体底端竖直对称安装有支架,所述第一台体朝下的一端靠近输送组件,所述第一台体的上表面上沿第一台体的轴线开设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的两侧在第一台体上表面上与第一滑道同一轴线上并排焊接有两组第一固定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二底座以及上下并列设置的输送盘,所述输送盘为圆盘形结构,且外圆周面上以输送盘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开设有齿槽,所述输送盘与第二底座之间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输送盘转动,所述第二底座的上表面上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水平设置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向下倾斜的一端靠近输送台,另一端向上倾斜并与第二连接板固定焊接,所述第二台体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台体上表面上沿轴线开设有第二滑道,且第二台体的上表面在第二滑道的两侧边壁上端固定焊接有U形状结构的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的顶端面上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架呈垂直分布设置,且第二固定板以第二固定架的顶端为中心线两端面壁上对称开设有孔,且孔内部安装有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二滑道沿轴向下端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侧边壁上焊接有L形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连接第一挡板另一端焊接在第二台体的侧边壁上,所述第一挡板位于第二滑道的上方,所述摆放组件包括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螺纹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多组横杆与竖杆焊接组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架靠近承载台的侧边,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居中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两侧边壁的竖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第二凹槽呈同一轴向,且开口内部安装有多组夹板,所述夹板呈一字排开分布设置。优选的,所述同步带朝向转轮的一面上开设有多组第一齿纹,所述转轮的外壁上开设有多组与同步带上第一齿纹啮合的第二齿纹,且第二齿纹以转轮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设置,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柱和与连接柱呈垂直分布设置的第一固定板,所述连接柱为圆柱体杆状结构且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内部并与之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另一端固定焊接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板为长方体板状结构,且与连接柱相对的面上安装有滚轮,所述第一固定板一侧壁上安装有第一螺栓,由第一固定板外端纵向伸入至第一固定板内部,所述第一螺栓伸入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连接柱贴合。优选的,所述第四连接板为U形结构,且两侧顶端面上一体构造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伸入至外壳底端开设的滑轨内部,所述第一滑块的顶端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第一滑块之间呈垂直分布设置,所述限位块通过第二螺栓螺纹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螺栓由限位块的顶端竖直向下穿过第一滑块与第四连接板的两侧边壁延伸至第四连接板的底端,所述夹持板为T形结构,且上侧两端的凸出部分开设螺纹孔,所述夹持板螺纹连接在第四连接板底端,所述夹持板底端开设有供第一连接块伸入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连接块之间纵向穿过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一连接块一体构造在第一支腿的顶端,所述第一支腿底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为扇叶状结构,且第一底座上通过螺杆螺纹连接有固定盘。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架为倒置的U形结构,且上表面上居中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架连接,另一端一体构造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为内侧中空的圆环形结构,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第一连接环内部分别卡接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台体靠近输送盘处凸出水平设置有延伸部,且延伸部与输送盘呈同一水平面。优选的,所述输送组件的旁侧设置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与托板在输送盘的同一边侧,所述限位台包括圆弧形状的第三台体,所述第三台体的上表面上螺纹安装有多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朝向第一台体的边侧处向上弯折,所述第三台体的底端焊接有第二支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与第二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输送盘的中心点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朝向第二台体,所述第二台体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台体向上倾斜的面朝向输送盘,所述第二台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供针管滑动的第二滑道,且第二台体的顶端朝向输送盘的上表面上螺纹安装有两组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与第一导向板相互配合,所述第二底座的上表面上安装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开口朝上。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端螺纹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内侧居中开设有孔,且孔内部供转轴穿过,所述转轴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另一端的杆壁上环绕开设有螺旋槽,所述支撑架内侧的一组横杆上焊接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为内侧中空圆环形结构,且第二连接环内部安装有第四传感器,所述第四传感器并列在转轴的上方,所述转轴与第四传感器对齐处安装有第四螺栓。优选的,所述承载台上表面远离支撑架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转轴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滑轨和电机,且外壳底端面上安装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内部竖直向下滑动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座与气缸连通。优选的,所述导向杆设置有多组,且导向杆底端连接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顶端的连接条以及安装在连接条下端的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的底端面上安装有第二连接块,所述连接条、第三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之间均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内部穿设有气管,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端面上安装有多组吸盘,所述吸盘呈一字排开分布,且吸盘与气管连通。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第三连接板之间横向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转轴同轴向且位置平齐,所述转轴远离限位板的一侧与第二滑道相连,述第二台体底端安装有第三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管自动输送及摆放装置,包括外壳(1)、输送台(2)、输送组件(3)、限位台(4)、驱动机构(6)、第二台体(305)、摆放组件(7)和机械手(8)、导向杆(9)和导向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一端开口内侧开设有空腔的C形状结构,且平行对称共设置有两组,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有输送机构(104),所述外壳(1)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支腿(102),所述输送机构(104)包括在外壳(1)内部两端设置的转轮(1010),以及供转轮(1010)放置的驱动箱(107),所述驱动箱(107)内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带动转轮(1010)转动,所述转轮(1010)为圆盘形结构,且呈水平分布设置共有四组,分别对称安装在两组外壳(1)的两端处,所述转轮(1010)的外端套设有同步带(105),所述同步带(105)一端朝向转轮(1010)的外壁,另一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带(109),所述橡胶带(109)与同步带(105)均通过转轮(1010)的转动而移动,所述同步带(105)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机构(106),所述支撑机构(106)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部,所述外壳(1)底端滑动连接有第四连接板(1021),所述第四连接板(1021)底端通过夹持板(1025)转动连接有第一支腿(102),两组所述外壳(1)之间焊接有接料板(108),所述接料板(108)呈水平设置,所述输送台(2)、输送组件(3)和第二台体(305)之间呈同轴线放置,所述输送台(2)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台体(201),所述第一台体(201)底端竖直对称安装有支架(202),所述第一台体(201)朝下的一端靠近输送组件(3),所述第一台体(201)的上表面上沿第一台体(201)的轴线开设有第一滑道(205),所述第一滑道(205)的两侧在第一台体(201)上表面上与第一滑道(205)同一轴线上并排焊接有两组第一固定架(203),所述输送组件(3)包括第二底座(302)以及上下并列设置的输送盘(308),所述输送盘(308)为圆盘形结构,且外圆周面上以输送盘(308)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开设有齿槽,所述输送盘(308)与第二底座(302)之间安装有电机箱(301),所述电机箱(301)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输送盘(308)转动,所述第二底座(302)的上表面上安装有托板(304),所述托板(304)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连接板(3041)和水平设置的第二连接板(3042),所述第一连接板(3041)向下倾斜的一端靠近输送台(2),另一端向上倾斜并与第二连接板(3042)固定焊接,所述第二台体(305)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台体(305)上表面上沿轴线开设有第二滑道(3054),且第二台体(305)的上表面在第二滑道(3054)的两侧边壁上端固定焊接有U形状结构的第二固定架(3053),所述第二固定架(3053)的顶端面上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板(3055),所述第二固定板(3055)与第二固定架(3053)呈垂直分布设置,且第二固定板(3055)以第二固定架(3053)的顶端为中心线两端面壁上对称开设有孔,且孔内部安装有第三传感器(3056),所述第二滑道(3054)沿轴向下端设置有第一挡板(3057),所述第一挡板(3057)的侧边壁上焊接有L形固定杆(3058),所述固定杆(3058)一端连接第一挡板(3057)另一端焊接在第二台体(305)的侧边壁上,所述第一挡板(3057)位于第二滑道(3054)的上方,所述摆放组件(7)包括承载台(701),所述承载台(701)的上表面螺纹安装有支撑架(706),所述支撑架(706)为多组横杆与竖杆焊接组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架(706)靠近承载台(701)的侧边,所述承载台(701)的上表面居中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702),所述第二凹槽(702)内部两侧边壁的竖板(713)上开设有开口(714),所述开口(714)与第二凹槽(702)呈同一轴向,且开口(714)内部安装有多组夹板(715),所述夹板(715)呈一字排开分布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管自动输送及摆放装置,包括外壳(1)、输送台(2)、输送组件(3)、限位台(4)、驱动机构(6)、第二台体(305)、摆放组件(7)和机械手(8)、导向杆(9)和导向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一端开口内侧开设有空腔的C形状结构,且平行对称共设置有两组,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有输送机构(104),所述外壳(1)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支腿(102),所述输送机构(104)包括在外壳(1)内部两端设置的转轮(1010),以及供转轮(1010)放置的驱动箱(107),所述驱动箱(107)内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带动转轮(1010)转动,所述转轮(1010)为圆盘形结构,且呈水平分布设置共有四组,分别对称安装在两组外壳(1)的两端处,所述转轮(1010)的外端套设有同步带(105),所述同步带(105)一端朝向转轮(1010)的外壁,另一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带(109),所述橡胶带(109)与同步带(105)均通过转轮(1010)的转动而移动,所述同步带(105)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机构(106),所述支撑机构(106)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部,所述外壳(1)底端滑动连接有第四连接板(1021),所述第四连接板(1021)底端通过夹持板(1025)转动连接有第一支腿(102),两组所述外壳(1)之间焊接有接料板(108),所述接料板(108)呈水平设置,所述输送台(2)、输送组件(3)和第二台体(305)之间呈同轴线放置,所述输送台(2)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台体(201),所述第一台体(201)底端竖直对称安装有支架(202),所述第一台体(201)朝下的一端靠近输送组件(3),所述第一台体(201)的上表面上沿第一台体(201)的轴线开设有第一滑道(205),所述第一滑道(205)的两侧在第一台体(201)上表面上与第一滑道(205)同一轴线上并排焊接有两组第一固定架(203),所述输送组件(3)包括第二底座(302)以及上下并列设置的输送盘(308),所述输送盘(308)为圆盘形结构,且外圆周面上以输送盘(308)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开设有齿槽,所述输送盘(308)与第二底座(302)之间安装有电机箱(301),所述电机箱(301)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输送盘(308)转动,所述第二底座(302)的上表面上安装有托板(304),所述托板(304)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连接板(3041)和水平设置的第二连接板(3042),所述第一连接板(3041)向下倾斜的一端靠近输送台(2),另一端向上倾斜并与第二连接板(3042)固定焊接,所述第二台体(305)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台体(305)上表面上沿轴线开设有第二滑道(3054),且第二台体(305)的上表面在第二滑道(3054)的两侧边壁上端固定焊接有U形状结构的第二固定架(3053),所述第二固定架(3053)的顶端面上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板(3055),所述第二固定板(3055)与第二固定架(3053)呈垂直分布设置,且第二固定板(3055)以第二固定架(3053)的顶端为中心线两端面壁上对称开设有孔,且孔内部安装有第三传感器(3056),所述第二滑道(3054)沿轴向下端设置有第一挡板(3057),所述第一挡板(3057)的侧边壁上焊接有L形固定杆(3058),所述固定杆(3058)一端连接第一挡板(3057)另一端焊接在第二台体(305)的侧边壁上,所述第一挡板(3057)位于第二滑道(3054)的上方,所述摆放组件(7)包括承载台(701),所述承载台(701)的上表面螺纹安装有支撑架(706),所述支撑架(706)为多组横杆与竖杆焊接组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架(706)靠近承载台(701)的侧边,所述承载台(701)的上表面居中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702),所述第二凹槽(702)内部两侧边壁的竖板(713)上开设有开口(714),所述开口(714)与第二凹槽(702)呈同一轴向,且开口(714)内部安装有多组夹板(715),所述夹板(715)呈一字排开分布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管自动输送及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105)朝向转轮(1010)的一面上开设有多组第一齿纹,所述转轮(1010)的外壁上开设有多组与同步带(105)上第一齿纹啮合的第二齿纹,且第二齿纹以转轮(1010)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设置,所述支撑机构(106)包括连接柱(1061)和与连接柱(1061)呈垂直分布设置的第一固定板(1062),所述连接柱(1061)为圆柱体杆状结构且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1062)内部并与之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1061)另一端固定焊接在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板(1062)为长方体板状结构,且与连接柱(1061)相对的面上安装有滚轮(1064),所述第一固定板(1062)一侧壁上安装有第一螺栓(1063),由第一固定板(1062)外端纵向伸入至第一固定板(1062)内部,所述第一螺栓(1063)伸入第一固定板(1062)的一端与连接柱(1061)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管自动输送及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板(1021)为U形结构,且两侧顶端面上一体构造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一楠李来尚涂顺根郭文郭志坚于海庆郭明春
申请(专利权)人:赤峰九州通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