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雨青专利>正文

联动互锁叶片锁锁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1682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联动互锁叶片锁锁头,属于锁具技术领域。转芯径向开设一组叶片横槽,其轴向设置有钥匙孔,叶片设置在叶片横槽内,转芯安装在锁头体内,叶片凸耳与锁头体的锁止槽插接配合,转芯右端的辅助叶片横槽内设置弹性配合的一片或两片辅助叶片,其凸耳与锁止槽插接配合,转芯内轴向设置与叶片锁止配合的锁止杆,锁止杆右端部与辅助叶片斜面触接配合,左端部配合设置复位弹簧。由于采用了辅助叶片、锁止杆、叶片联动的结构,辅助叶片不是卡住锁头体,就是移动锁止杆锁住叶片,因此具有更好的防撬、防盗性能,且该锁头结构简单、紧凑,不需要加大锁头体尺寸,可以直接使用现有的锁头体,开启动作和普通叶片锁无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锁具
,具体涉及一种联动互锁叶片锁锁头
技术介绍
叶片锁由弹子锁演变而来,目前因其比普通的弹子锁具有更好的防撬、防盗功能而被普遍采用。但是,由于一般的叶片锁只是将原来的弹子换成叶片,并对其相应结构作简单改进,不能完全克服机械锁固有的缺陷,还是存在被撬、盗的安全隐患。有鉴于此,申请人之前曾申请并获得了名称为“拉杆锁止式防盗锁的锁头”的技术专利,专利号为200420023023.6。该专利技术方案中叶片和辅助叶片联动互锁是这样实现首先叶片在钥匙推动下移动到开启位置,然后钥匙进一步推动辅助叶片使其沿转芯轴向后移,脱开对锁头体的锁止,在后移过程中同时带动锁止杆锁住叶片,从而实现防撬、防盗。但在某些应用场合,例如插芯头,不管转芯采用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来来实现上述的动作,由于辅助叶片与锁止杆的连接安装和辅助叶片回位弹簧安装的空间需要,都会使锁头体的轴向和径向尺寸加大,另外,因辅助叶片回位弹簧产生的轴向力,会使开启动作和普通叶片锁不一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辅助叶片和叶片联动互锁的叶片锁锁头,使锁头整体结构更简单、紧凑,开启动作和普通叶片锁无异。所述的联动互锁叶片锁锁头,转芯径向开设一组叶片横槽,其轴向设置有钥匙孔,弹性配合的各对叶片分别设置在同一叶片横槽内,整个转芯安装在锁头体的圆形空腔内,空腔内壁设置的锁止槽与叶片凸耳插接配合,其特征在于转芯右端的辅助叶片横槽内设置弹性配合的一片或两片辅助叶片,辅助叶片的凸耳与锁止槽插接配合,转芯内轴向设置与叶片锁止配合的锁止杆,锁止杆右端部与辅助叶片斜面触接配合,左端部配合设置复位弹簧。辅助叶片横槽内设置一片辅助叶片时,辅助叶片与转芯弹性配合;设置两片时,两辅助叶片相互弹性配合或分别与转芯弹性配合。所述的联动互锁叶片锁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止杆间隔开设与叶片横槽个数相应的凹口和凸台,凸台上下部分别设置凹齿。所述的联动互锁叶片锁锁头,其特征在于叶片、辅助叶片中部设置叶片滑槽、辅助叶片滑槽,转芯内轴向设置的滑轴与叶片滑槽、辅助叶片滑槽滑动配合,锁止杆通过叶片滑槽与叶片锁止配合,锁止杆右端与辅助叶片滑槽内设置的斜面触接配合。所述的联动互锁叶片锁锁头,其特征在于叶片与锁止杆的配合部位设置凹凸齿。所述的联动互锁叶片锁锁头,其特征在于叶片和辅助叶片下部的挡边设置回位弹簧,上部设置开锁挡边。所述的联动互锁叶片锁锁头,其特征在于辅助叶片横槽中设置锁止杆定向片。所述的联动互锁叶片锁锁头,其特征在于锁头体左端部配合设置防钻盖,防钻盖与锁头体为分体紧配或一体结构。上述联动互锁叶片锁锁头,由于采用了辅助叶片、锁止杆、叶片联动的结构,辅助叶片不是卡住锁头体,就是移动锁止杆锁住叶片,非法开启者无法用工具单个移动叶片找到开启位置,也无法使用工具快速移动或振动叶片来达到开启目的。因此具有更好的防撬、防盗性能,且该锁头结构简单、紧凑,不需要加大锁头体尺寸,可以直接使用现有的锁头体,开启动作和普通叶片锁无异。附图说明图1锁头闭合状态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锁头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锁头体3轴向开设圆孔,整个转芯4组件安装在圆孔内,锁头体3左端配合设置防撬盖2,圆孔内壁对称设置两条锁止槽20、20a,转芯4径向开设有五条平行的叶片横槽6和一条辅助叶片横槽6a,五对叶片5、5a和一对辅助叶片8、8a分别设置在叶片横槽6和辅助叶片横槽6a中,每对叶片5、5a和辅助叶片8、8a通过下部设置的挡边17、17a与回位弹簧18弹性配合,在回位弹簧18的作用下,叶片5、5a、辅助叶片8、8a的叶片凸耳12、12a与锁止槽20、20a插接配合。转芯4轴向设有两个用于滑轴19安装的轴孔,以及一个用于锁止杆10安装的锁止杆孔和一个钥匙孔15,对应于钥匙孔15位置的叶片5、5a、辅助叶片8、8a上部设置开锁挡边13、13a。锁止杆10间隔开设与叶片横槽6个数相应的凹口11和凸台11a,凸台11a上下部分别设置V形凹齿16。叶片5、5a和辅助叶片8、8a中间开设有能在滑轴19上支撑和滑动的叶片滑槽9a、辅助叶片滑槽9,叶片滑槽9a上下边沿设置用于与锁止杆10锁止配合的凹凸齿14,每个凹凸齿的位置对应于叶片凸耳12、12a的一个锁止位置,其中只有一个齿的位置对应叶片5、5a的开启位置,凹凸齿14与锁止杆10的结构对应配合,能让锁止杆10凸台11a穿入锁止,锁止杆10左端部配合设置复位弹簧1,右端设制成圆锥形结构,与锁止杆10右端触接配合的辅助叶片8、8a中间的辅助叶片滑槽9的相应部位设置成斜面。辅助叶片横槽6a内配合设置锁止杆定向片7,锁止杆定向片7中间设置的长槽两端被滑轴19定位,长槽的上下边沿设置与锁止杆凸台11a的V形凹齿16相对应的凸齿,从而实现锁止杆的定向。闭合时,回位弹簧18将叶片5、5a、辅助叶片8、8a推到叶片横槽6和辅助叶片横槽6a的一端,由于叶片5、5a的总长度比锁头体3的内孔径稍小,各叶片端头位置的变化决定了位于各叶片横槽端部的各叶片不会同时处于开启位置,必有若干叶片的一端以及辅助叶片上的一端伸进锁头体3的锁止槽20和/或锁止槽20a,使转芯4和锁头体3相互锁住不能转动,锁止杆10复位弹簧1将锁止杆10一端推到辅助叶片8、8a的设定形面上,此时锁止杆10上开设的凹口11能让叶片5、5a沿叶片横槽6无阻碍移动。图3、图4显示开启时结构状态,插入钥匙21首先将支撑在滑轴19上的各对叶片5、5a推移到开启位置,此时各叶片上的凹凸齿14正好对直,叶片凸耳12、12a脱离锁头体3上的锁止槽20、20a,但此时辅助叶片8和/或辅助叶片8a的凸耳仍卡住锁头体3使转芯4不能相对转动,钥匙21再往前推,此时叶片5、5a不动,辅助叶片8a开始移动,锁止杆10在辅助叶片8a斜面推动下开始移动,当辅助叶片8a移到开启位置时,辅助叶片8a的凸耳脱离锁头体3,辅助叶片8开始移动,锁止杆10在辅助叶片8斜面推动下继续移动,在锁止杆10的移动过程中,锁止杆10的凸台11a穿入叶片5、5a的叶片滑槽9a,由于锁止杆10凸台11a和凹凸齿14的锁止作用,使叶片5、5a锁止不能移动,同时辅助叶片8的凸耳脱离锁头体3,使转芯4可在锁头体3内转动。拔出钥匙21时,回位弹簧18和复位弹簧1分别将叶片5、5a、辅助叶片8、8a和锁止杆10推到闭合位置,转芯4和锁头体3相互锁住不能转动。当想用非配套工具插入钥匙孔打开时,由于不可能将各叶片同时推到开启位置,要么叶片上的凹凸齿未正好对直,此时凹凸齿阻止了锁止杆移动,锁止杆阻止了辅助叶片的移动,换言之辅助叶片被叶片锁住无法移动,开启失败;另一种开启失败的情况是,尽管辅助叶片被打开,但各叶片的开启位置和非开启位置的凹凸齿混排在一直线上,必有若干叶片凸耳卡入锁头体的锁止槽使开启失败,对开启者来说非开启位置的凹凸齿起到了“假位”陷阱的作用。当拨动转芯,想凭移动叶片产生的摩擦感觉找到单个叶片的开启位置时,由于设计中将辅助叶片的凸耳做得比叶片稍大,首先是辅助叶片被锁止槽卡住,开启者无法找到叶片和锁头体某个部位摩擦或顶住的感觉,想用工具将辅助叶片推移到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联动互锁叶片锁锁头,转芯(4)径向开设一组叶片横槽(6),其轴向设置有钥匙孔(15),弹性配合的各对叶片(5、5a)分别设置在同一叶片横槽(6)内,整个转芯(4)安装在锁头体(3)的圆形空腔内,空腔内壁设置的锁止槽(20、20a)与叶片凸耳(12、12a)插接配合,其特征在于转芯(4)右端的辅助叶片横槽(6a)内设置弹性配合的辅助叶片(8)和/或辅助叶片(8a),辅助叶片(8)和/或辅助叶片(8a)的凸耳与锁止槽(20、20a)插接配合,转芯(4)内轴向设置与叶片(5、5a)锁止配合的锁止杆(10),锁止杆(10)右端部与辅助叶片(8)和/或辅助叶片(8a)斜面触接配合,左端部配合设置复位弹簧(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雨青
申请(专利权)人:安雨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