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0700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锁系统,其包括具有锁体连接孔的锁体、具有锁芯臂的锁芯、锁定杆及设于门板上的门板连接孔;锁芯臂又包括锁芯臂连接孔;锁定杆包括两段式的上锁定杆及下锁定杆,上锁定杆插设连接门板连接孔与锁芯臂,下锁定杆插设连接所述锁芯臂与锁体连接孔。同时亦提供该门锁系统的锁定方法及防误锁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锁体、锁芯、门板连接孔三者同时固定锁定杆而导致出现防误锁功能失效、门板制造精度要求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将锁定杆设计成两段式与锁芯进行装配,从而实现两者固定锁定杆、增大锁定杆自由活动空间并降低门板制造精度的门锁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是一种门锁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用于汽车内的门锁系统一般包括具有锁体连接孔的锁体、锁芯、锁定杆及设于门板17上的门板连接孔,该锁芯如图1所示,锁芯10包括锁芯臂11和一锁芯臂连接孔12。如图2所示,锁定杆13是穿设于锁芯臂11上的唯一孔两端再分别与门板连接孔14和锁体连接孔相连的,这时的锁定杆13同时被锁体(未示出)、锁芯10、门板连接孔14三者固定住。由于锁定杆被三者固定,导致其自由活动的范围非常小,于此同时,现有的这种门锁装置对门板的制造精度要求非常高,门板制造过程中若有很小的偏差都会导致锁定杆活动时阻力增大,而目前的门板制造精度达不到要求,就经常出现关门时锁定杆卡滞导致前门防误锁功能失效的重大质量问题。现亟待解决现有技术的锁体、锁芯、门板连接孔三者同时固定锁定杆而导致出现防误锁功能失效、门板制造精度要求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门锁系统的锁体、锁芯、门板连接孔三者同时固定锁定杆而导致出现防误锁功能失效、门板制造精度要求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锁定杆设计成两段式与锁芯进行装配,从而实现两者固定锁定杆、增大锁定杆自由活动空间并降低门板制造精度的门锁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门锁系统,其包括锁体、锁芯、锁定杆及设于门板上的门板连接孔,所述锁体包括锁体连接孔;所述锁芯包括锁芯臂,所述锁芯臂又包括锁芯臂连接孔;所述锁定杆插设在所述门板连接孔、所述锁芯臂连接孔及所述锁体连接孔中;所述锁定杆包括两段式的上锁定杆及下锁定杆,所述上锁定杆插设连接所述门板连接孔与所述锁芯臂,所述下锁定杆插设连接所述锁芯臂与所述锁体连接孔。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锁芯臂连接孔对应的包括第一锁芯臂连接孔及第二锁芯臂连接孔。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上锁定杆插设连接在所述门板连接孔及所述第一锁芯臂连接孔中,所述下锁定杆插设连接在所述第二锁芯臂连接-->孔及所述锁体连接孔中。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上锁定杆为一弯折的细长杆,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插设在所述门板连接孔中,所述第二连接部插设在所述第一锁芯臂连接孔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端部的直线段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端部的直线段。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下锁定杆为一弯折的细长杆,包括第三连接部及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插设在所述第二锁芯臂连接孔中,所述第四连接部插设在所述锁体连接孔中;所述第三连接部及第四连接部的端部均包括一直线段。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二连接部可带动所述锁芯臂转动,再由所述锁芯臂带动所述第三连接部转动;所述第三连接部可带动所述锁芯臂转动,再由所述锁芯臂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门锁系统的锁定方法,所述门锁系统包括具有锁体连接孔的锁体,具有第一、第二锁芯臂连接孔的锁芯,具有上下两段的锁定杆及设在门板上的门板连接孔,所述上锁定杆插设连接所述门板连接孔及所述第一锁芯臂连接孔,所述下锁定杆插设连接所述第二锁芯臂连接孔及所述锁体连接孔;使用所述门锁系统的所述锁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按下所述上锁定杆;B:所述上锁定杆带动所述锁芯臂转动;C:所述锁芯臂带动所述下锁定杆运动;D:所述锁体处于被锁定状态。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其步骤C更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C1:所述锁体包括锁定板、连接片及连轴块,所述下锁定杆推动所述锁定板运动;C2:所述锁定板带动所述连接片向上运动,使连接片不能卡住连轴块;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门锁系统的防误锁方法,所述门锁系统包括具有锁体连接孔的锁体,具有第一、第二锁芯臂连接孔的锁芯,具有上下两段的锁定杆及设在门板上的门板连接孔,所述上锁定杆插设连接所述门板连接孔及所述第一锁芯臂连接孔,所述下锁定杆插设连接所述第二锁芯臂连接孔及所述锁体连接孔;使用所述门锁系统的所述防误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E:按下所述上锁定杆;F:关门动作;G:所述下锁定杆带动所述锁芯臂转动;H:所述锁芯臂带动所述上锁定杆运动,使所述上锁定杆回复原位。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其步骤G更进一步包括:G1:所述锁体包括-->锁舌、设在棘爪上的连轴块、连接片及锁定板;锁舌转动带动棘爪轴上的连轴块运动;G2:所述连轴块推动锁体上的连接片运动;G3:所述连接片推动所述锁定板运动;G4:所述锁定板推动所述下锁定杆运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将锁定杆制成两段式的上锁定杆和下锁定杆,并与之对应的在锁芯臂上设置第一锁芯臂连接孔和第二锁芯臂连接孔,由此将原锁体、锁芯、门板连接孔对锁定杆的三点固定改进为现在的两段式两点固定,一段是上锁定杆连接门板连接孔与第一锁芯臂连接孔,另一段是下锁定杆连接的第二锁芯臂连接孔与锁体连接孔,这种方式实现了增大锁定杆的自由活动范围,从而降低门板的制造精度要求,同时解决防误锁功能的失效。使用本专利技术门锁系统的锁定方法,锁定车辆的门锁时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且不易发生防误锁的现象,同时若使用防误锁方法亦可解决防误锁功能的失效。附图说明图1是现在技术的锁芯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三点固定式门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门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门锁系统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门锁系统上锁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门锁系统下锁定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3至图6。提供一种门锁系统,其包括锁体(为本
的公知常识,未标示出)、锁芯22、锁定杆(包括标号27和28)及设于门板23上的门板连接孔24,锁体包括锁体连接孔;所述锁芯22包括锁芯臂26,锁芯臂26又包括锁芯臂连接孔(包括标号29和30);锁定杆插设在门板连接孔24、锁芯臂连接孔及锁体连接孔中;锁定杆包括两段式的上锁定杆27及下锁定杆28,该上锁定杆27插设连接门板连接孔24与锁芯臂26,下锁定杆28插设连接锁芯臂26与锁体连接孔。锁芯臂连接孔对应的包括第一锁芯臂连接孔29及第二锁芯臂连接孔30。上锁定杆27插设连接在所述门板连接孔24及第一锁芯臂连接孔29中,下锁定杆28插设连接在第二锁芯臂连接孔30及锁体连接孔中。-->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是,该上锁定杆27为一弯折的细长杆.包括第一连接部31及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31插设在所述门板连接孔24中,所述第二连接部32插设在所述第一锁芯臂连接孔29中;第一连接部31端部的直线段大于第二连接部32端部的直线段。下锁定杆28为一弯折的细长杆,包括第三连接部33及第四连接部34;第三连接部33插设在第二锁芯臂连接孔30中,第四连接部34插设在锁体连接孔中;第三连接部33及第四连接部34的端部均包括一直线段。第二连接部32可带动锁芯臂26转动,再由锁芯臂26带动第三连接部33转动;第三连接部33可带动锁芯臂26转动,再由锁芯臂26带动第二连接部32转动。本专利技术门锁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锁定杆设计为两段,锁芯臂连接锁定杆的孔设计成两个孔,上锁定杆和下锁定杆分别通过第一锁芯臂连接孔和第二锁芯臂连接孔连接。当上锁定杆按下去后,上锁定杆带动锁芯臂转动,锁芯臂转动带动下锁定杆推动锁定板,锁定板带动连接片向上运动使连接片不能卡住连轴块,此时锁体处于被锁定状态,如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锁系统,其包括锁体、锁芯、锁定杆及设于门板上的门板连接孔,所述锁体包括锁体连接孔;所述锁芯包括锁芯臂,所述锁芯臂又包括锁芯臂连接孔;所述锁定杆插设在所述门板连接孔、所述锁芯臂连接孔及所述锁体连接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杆包括两段式的上锁定杆及下锁定杆,所述上锁定杆插设连接所述门板连接孔与所述锁芯臂,所述下锁定杆插设连接所述锁芯臂与所述锁体连接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锁系统,其包括锁体、锁芯、锁定杆及设于门板上的门板连接孔,所述锁体包括锁体连接孔;所述锁芯包括锁芯臂,所述锁芯臂又包括锁芯臂连接孔;所述锁定杆插设在所述门板连接孔、所述锁芯臂连接孔及所述锁体连接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杆包括两段式的上锁定杆及下锁定杆,所述上锁定杆插设连接所述门板连接孔与所述锁芯臂,所述下锁定杆插设连接所述锁芯臂与所述锁体连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臂连接孔对应的包括第一锁芯臂连接孔及第二锁芯臂连接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定杆插设连接在所述门板连接孔及所述第一锁芯臂连接孔中,所述下锁定杆插设连接在所述第二锁芯臂连接孔及所述锁体连接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定杆为一弯折的细长杆,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插设在所述门板连接孔中,所述第二连接部插设在所述第一锁芯臂连接孔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端部的直线段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端部的直线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锁定杆为一弯折的细长杆,包括第三连接部及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插设在所述第二锁芯臂连接孔中,所述第四连接部插设在所述锁体连接孔中;所述第三连接部及第四连接部的端部均包括一直线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带动所述锁芯臂转动,再由所述锁芯臂带动所述第三连接部转动;所述第三连接部可带动所述锁芯臂转动,再由所述锁芯臂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7.一种门锁系统,其包括所述门锁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红周韦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