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16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轿厢,需要在轿厢的侧表面铺设传输线缆时,该电梯装置可保持其设计性,且无需考虑与其他结构的干扰。本实施例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架和固定构件。轿厢架能够沿着在井道的升降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导轨移动,并且包括下梁、上梁、连接于下梁的端部和上梁的端部而向升降方向上延伸的立梁。固定构件将传输线缆的一部分固定于由立梁和导轨构成的间隙的立梁侧,该传输线缆用于电连接轿厢侧设备和外部设备,该轿厢侧设备上设有支撑在轿厢架上的轿厢体,使传输线缆从立梁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牵引。

Elevator ca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vator car. When the transmission cable is laid on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car, the elevator device can maintain its design without considering interference with other structures. The elevator car of the present embodiment includes a car frame and a fixed member. The carriage frame can move along the guide rail extend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lifting of the shaft, and includes the lower beam, the upper beam, the vertical beam connected to the end of the lower beam and the end of the upper beam and extendin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lifting. The fixed member fixes part of the transmission cable to the side of the vertical beam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gap between the vertical beam and the guide rail. The transmission cable is used to electrically connect the side equipment of the car and the external equipment. The side equipment of the car is equipped with a car body supported on the carriage frame, so that the transmission cable can be pulled from one end of the vertical beam to the other 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轿厢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以及传输线缆的铺设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上,电梯轿厢中通常安装有照明装置、用于指定移动楼层的操作屏、显示装置、监控相机等各种设备。这些设备的电力供应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是通过传输线缆(例如叫做随行电缆)进行的,该传输线缆用于将轿厢电连接到设在升降井道中的控制面板,或设于升降井道的上端等区域的机房内的控制面板上。通常,随行电缆的一部分支撑在轿厢的下梁等上,使得随行电缆可以无应力地连接到在井道中做升降运动的轿厢上。在此,有一种轿厢是将随行电缆穿过轿厢侧面等设置的管材,并牵引到轿厢的上梁侧,易于同各种设备连接(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专利特开平成10-226472号公告。【专利文献2】专利特开11-263556号公告。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解决的课题】但是,在透视样式的电梯中,井道为玻璃,同时轿厢的侧壁也为玻璃或设置观察窗,因此轿厢的使用者有时可能会看到直接铺设在轿厢侧面的随行电缆或敷设用管材等,会降低设计性。另外,将随行电缆穿过管材等铺设在轿厢的侧面时,存在的问题是轿厢外表面会出现突出的部分,必须考虑与其他结构的干扰,这使得设计变得复杂。例如,需要重新检查井道和轿厢的尺寸,以确保其与设于井道内的导轨之间的间隙超过规定量,或者在设有轮椅用控制面板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设计布线以避免轿厢外表面出现突起等情况。因此,如果需要在轿厢侧面铺设随行电缆时,在不降低设计性的情况下,能够提供一种不需考虑与其它结构之间干扰的轿厢,其意义在于可以提高结构设计的自由度,并且提高设计构思的自由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轿厢具有轿厢架和固定构件。轿厢架能够沿着在井道的升降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导轨移动,并且包括下梁、上梁、连接于下梁的端部和上梁的端部而向升降方向上延伸的立梁。固定构件将传输线缆的一部分固定于由立梁和导轨构成的间隙的立梁侧,该传输线缆用于电连接轿厢侧设备和外部设备,该轿厢侧设备上设有支撑在轿厢架上的轿厢体,使传输线缆从立梁的一端向另一端牵引。附图说明图1表示与本实施例的电梯轿厢和轿厢的运行有关的构成要素之一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表示从轿厢门侧观察本实施例的电梯轿厢的侧视图。图3表示构成实施例1中电梯轿厢架的立梁之一例的立体图。图4表示实施例1的电梯轿厢中,搭载在图3所示的立梁上的随行电缆压紧件(固定构件)之一例的立体图。图5表示实施例1的电梯轿厢中,将随行电缆穿过立梁的开口处,弯曲部急剧膨胀的状态之一例的立体图。图6A表示实施例1的电梯轿厢中,用于抑制膨胀后随行电缆的弯曲部的线缆推压板(按压部)的结构之一例的分解立体图。图6B表示图6A中所示的线缆推压板的组装状态之一例的透视图。图7表示在实施例1的电梯轿厢的立梁上固定有随行电缆压紧件的状态之一例的立体图。图8表示实施例1的电梯轿厢中,通过随行电缆压紧件固定有随行电缆的立梁与导轨的位置关系之一例的俯视图。图9表示构成实施例2的电梯轿厢架的立梁之一例的立体图。图10表示在根据实施例2的电梯轿厢中,如图9所示安装在立梁上的随行电缆压紧件(固定构件)之一例的立体图。图11A表示实施例2的电梯轿厢中,用于抑制膨胀后随行电缆的弯曲部的线缆推压板(按压部)的机构之一例的分解立体图。图11B表示图11A所示的线缆推压板的组装状态之一例的立体图。图12表示在实施例2的电梯轿厢的立梁上固定有随行电缆压紧件之一例的立体图。图13表示实施例2的电梯轿厢中,通过随行电缆压紧件固定有随行电缆的立梁雨导轨的位置关系之一例的俯视图。图14表示适用于实施例3的电梯轿厢的随行电缆分割压紧件(分割固定构件)之一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关于本实施例中电梯轿厢和传输线缆(以下称为随行电缆)的敷设方法。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构成要素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更换、易更换,或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要素,本技术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共同的结构>图1表示与本实施例的电梯轿厢10和轿厢10的运行有关的构成要素之一例的立体示意图。另外,图2表示从构成轿厢10的轿厢体12的门12a侧进行观察的侧视图。轿厢10在导轨14的引导下沿上下方向升降,该导轨设于无图示的建筑物(高楼或公寓等)中设置的井道中,并在各层的电梯层站间移动。轿厢10的轿厢体12采用可以搭载乘客或行李的形状,例如箱形。轿厢体12具体包括轿厢顶面12b、底面12c、侧壁面12d、以及设于轿厢体12的内部与层站之间,供乘客和行李出入,可自由开闭的轿厢门12a。另外,如图1中所示轿厢10的轿厢体12是轿厢门12a被设置在轿厢10的一面的例子,但轿厢12a也可以设在多个面,例如相对面的两处。并且,构成本实施例中轿厢体12的侧壁面12d也可以是透视模式。例如,侧壁面12d的一部分或全部使用玻璃材质,同样通过玻璃材质的井道,轿厢体12(轿厢10)中的乘客就能够从轿厢体12内部看到外部的景色等。用于支撑轿厢10的轿厢体12的轿厢架16包括下梁18、上梁20、以及连接于下梁18的端部或上梁20的端部的立梁22。并且,立梁22上固定有底板支承框架24。立柱26固定在该底板支承框架24上,连接臂构件28固定在上梁20和立梁22上。此外,门机基座30固定在支柱26和连接臂构件28上。底板支承框架24的上表面设有防震橡胶32,该防震橡胶32的上表面固定有底板框架34。底板框架34的上表面设有轿厢体12。因此,在轿厢10运行过程中,防震橡胶32能使震动难以从轿厢架16传到轿厢体12。另一方面,滑轮梁36固定在底板支撑框架24的下表面。该滑轮梁36的两端分别设有滑轮38。下梁18和上梁20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例如三个导辊40,横截面约为T字形的导轨14从三个方向进行夹持接触,引导轿厢10,使其能在升降方向上顺利地移动。而且,通过滑轮38连接到曳引机(无图示)的曳引绳索42发生移动,由此轿厢10沿着导轨14进行升降移动。电梯轿厢体12的内部安装有照明装置、显示装置、操作屏、监控相机等各种设备。这些设备的电力供应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是通过用作传输线缆的随行电缆44进行的,该随行电缆用于将轿厢10电连接到设在升降井道中,作为外部设备的控制面板,或设于升降井道的上端等区域的机房内,作为外部设备的控制面板上。随行电缆44可以采用橡胶或树脂、纤维等材质包覆的柔性电缆束。随行电缆44通过部分设于底板支承框架24上的随行电缆接收器46固定在轿厢10的下表面。随行电缆44通过从轿厢10垂下,该随行电缆44的存在不会影响轿厢10的升降动作。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将随行电缆44穿过底板支承框架24和底板框架34的缝隙间,并穿过立梁22和导轨14之间形成的缝隙,将其导入到设于上梁20的线缆管道中,分别给轿厢侧设备供电,同时传送和接收各种控制信号。其结果是,实现了轿厢10的运行。本实施例的轿厢10中,随行电缆44穿过立梁22和导轨14之间形成的缝隙之后,不会干扰其他设备,另外,作为在不损坏外观的情况下固定随行电缆44的固定构件,其具有随行电缆压紧件50和线缆推压板52。以下详细说明随行电缆压紧件50和线缆推压板52的结构。实施例1图3是通过面对导轨14形成随行电缆44穿过的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其具备:轿厢架,能够沿着在井道的升降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导轨移动,并且包括下梁、上梁、连接于所述下梁的端部和所述上梁的端部而向升降方向上延伸的立梁;固定构件,将传输线缆的一部分固定于由所述立梁和所述导轨构成的间隙的立梁侧,所述传输线缆用于电连接轿厢侧设备和外部设备,所述轿厢侧设备上设有支撑在所述轿厢架上的轿厢体,使所述传输线缆从所述立梁的一端向另一端牵引。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19 JP 2017-0998601.一种电梯轿厢,其具备:轿厢架,能够沿着在井道的升降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导轨移动,并且包括下梁、上梁、连接于所述下梁的端部和所述上梁的端部而向升降方向上延伸的立梁;固定构件,将传输线缆的一部分固定于由所述立梁和所述导轨构成的间隙的立梁侧,所述传输线缆用于电连接轿厢侧设备和外部设备,所述轿厢侧设备上设有支撑在所述轿厢架上的轿厢体,使所述传输线缆从所述立梁的一端向另一端牵引。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原匠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