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004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属于轮胎领域。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包括外胎体,中心圈,内胎体一,内胎二;所述的外胎体中心设有中心圈,内胎体一与内胎二相互并立于外胎体内;内胎体一与内胎二通过充气管相互串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采用相互独立的内胎设计,在不改变承压能力下提高了车胎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采用单向阀体的设计,提供了保险,在一侧胎体爆气的情况下保证另一侧胎体不会发生漏气。

A Double Row Structure Tire for Truc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ouble row structure tire for a truck, which belongs to the tire field. The double-row structure tire of a truck includes an outer carcass, a central ring, an inner carcass and an inner tube 2; the outer carcass center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ring, and the inner carcass and the inner tube 2 stand side by side in the outer carcass; the inner carcass 1 and the inner tube 2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through an inflatable tube. The double-row structure tire of the truck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independent inner tube design, and improves the tire stability without changing the pressure bearing capacity. The double-row structure tyre of the truck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design of a one-way valve body, and provides insurance to ensure that the other side of the carcass does not leak when one side of the carcass explo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属于轮胎领域。
技术介绍
载重车的载重轮较多,在高速行驶中由于货物的重力不均匀会造成胎体爆胎,严重的情况下回造成车体的侧翻,影响道路安全。目前的防爆胎设计未在载重车上使用,主要原因是价格昂贵,而且尺寸较大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本技术所述的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包括外胎体,中心圈,内胎体一,内胎二;所述的外胎体中心设有中心圈,内胎体一与内胎二相互并立于外胎体内;内胎体一与内胎二通过充气管相互串联。本技术所述的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所述的外胎体内垂直设有分隔柱;分隔柱垂直于外胎体内顶部与中心圈之间。本技术所述的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所述的分隔柱上设有供充气管穿出的通孔;所述的内胎体一与内胎二分别设有充气管;内胎体一的充气管沿外胎体的内顶壁穿过分隔柱的通孔与内胎二的充气管相并联。本技术所述的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所述的内胎体一的充气管上设有单向吸气阀,通过单向吸气阀与内胎二上充气管相连通;内胎二的充气管延伸端设有封头。本技术所述的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所述的单向吸气阀包括阀壳,弹性压片,阻隔件;所述的弹性压片与阻隔件相互平行布置,弹性压片的一端置于阀壳内壁,另一端延伸至阻隔件的一侧。本技术所述的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所述的弹性压片靠近阻隔件的一侧顶部为逐渐收拢状;其顶部为增阻材料制成。本技术所述的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所述阀壳内设有至少一组弹性压片与阻隔件。有益效果: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采用相互独立的内胎设计,在不改变承压能力下提高了车胎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的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采用单向阀体的设计,提供了保险,在一侧胎体爆气的情况下保证另一侧胎体不会发生漏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单向吸气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包括外胎体1,中心圈2,内胎体一3,内胎二4;所述的外胎体1中心设有中心圈2,内胎体一3与内胎二4相互并立于外胎体1内;内胎体一3与内胎二4通过充气管5相互串联。外胎体1内垂直设有分隔柱6;分隔柱6垂直于外胎体1内顶部与中心圈2之间。所述的分隔柱6上设有供充气管5穿出的通孔;所述的内胎体一3与内胎二4分别设有充气管5;内胎体一3的充气管5沿外胎体1的内顶壁穿过分隔柱6的通孔与内胎二4的充气管5相并联。内胎体一3的充气管5上设有单向吸气阀7,通过单向吸气阀7与内胎二4上充气管5相连通;内胎二4的充气管5延伸端设有封头8。封头8用于外接充气设备。单向吸气阀7包括阀壳9,弹性压片10,阻隔件11;所述的弹性压片10与阻隔件11相互平行布置,弹性压片10的一端置于阀壳9内壁,另一端延伸至阻隔件11的一侧。弹性压片10靠近阻隔件11的一侧顶部为逐渐收拢状;其顶部为增阻材料制成。当封头8外接充气设备对内胎进行充气式,气体通过充气管5分别进入内胎体一3与内胎二4内,利用充气压力气体将弹性压片10向内挤压,从而进入内胎体一3内,弹性压片10一般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顶部可包裹增磨结构增加限位能力;充气结束后,由于内胎体一3的内部压力将单向吸气阀7内的弹性压片10向外挤压,通过阻隔件11阻止弹性压片10继续向外变形,从而稳定内部压力。作为所述的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的优选方案,所述阀壳9内设有至少一组弹性压片10与阻隔件11。两组以上的设计可进一步稳定压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胎体(1),中心圈(2),内胎体一(3),内胎二(4);所述的外胎体(1)中心设有中心圈(2),内胎体一(3)与内胎二(4)相互并立于外胎体(1)内;内胎体一(3)与内胎二(4)通过充气管(5)相互串联;所述的外胎体(1)内垂直设有分隔柱(6);分隔柱(6)垂直于外胎体(1)内顶部与中心圈(2)之间;所述的分隔柱(6)上设有供充气管(5)穿出的通孔;所述的内胎体一(3)与内胎二(4)分别设有充气管(5);内胎体一(3)的充气管(5)沿外胎体(1)的内顶壁穿过分隔柱(6)的通孔与内胎二(4)的充气管(5)相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胎体(1),中心圈(2),内胎体一(3),内胎二(4);所述的外胎体(1)中心设有中心圈(2),内胎体一(3)与内胎二(4)相互并立于外胎体(1)内;内胎体一(3)与内胎二(4)通过充气管(5)相互串联;所述的外胎体(1)内垂直设有分隔柱(6);分隔柱(6)垂直于外胎体(1)内顶部与中心圈(2)之间;所述的分隔柱(6)上设有供充气管(5)穿出的通孔;所述的内胎体一(3)与内胎二(4)分别设有充气管(5);内胎体一(3)的充气管(5)沿外胎体(1)的内顶壁穿过分隔柱(6)的通孔与内胎二(4)的充气管(5)相并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重车双排结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胎体一(3)的充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恒宜刘艮春李俊荣刘俊亮陈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托普车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