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件打孔与平面铣削的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843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件打孔与平面铣削的加工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后方设有一号三轴电机座,所述一号三轴电机座前表面设有一号防撞块,所述一号防撞块内设有一号丝杆,所述底座上表面前方设有一号三轴尾端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前方设有一对一号导轨,一对所述一号导轨上表面均滑动连接有一号滑块,每个所述一号滑块上表面共同设有鞍座,所述鞍座上表面设有一对二号导轨,一对所述二号导轨均滑动连接有二号滑块,所述鞍座上表面右端且位于一对二号导轨之间设有三轴电机板,所述鞍座上表面且位于三轴电机板左侧表面设有二号三轴电机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速度快、刚性好、精度高、可靠性强、操作方便、造型美观等特点。

A Machining Equipment for Holing and Plane Milling of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ocessing equipment for parts drilling and plane milling,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three-axis motor base is arranged behi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an anti-collision block No. 1 is arranged on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three-axis motor base, a screw rod is arranged inside the anti-collision block No. 1, a three-axis tailstock is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and a pair of front surfaces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are arranged. A pair of No. 1 guideways are slidingly connected with a No. 1 slider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each pair of No. 1 guideways, and a pair of No. 2 guideways are slidingly connected with a No. 2 slider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each pair of No. 1 sliders. The right end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addle is located between a pair of No. 2 guideways, and a three-axis motor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addle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addle. The left surface of the three-axis moto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No. 2 three-axis motor sea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speed, good rigidity, high precision, strong reliability,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beautiful appear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件打孔与平面铣削的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零件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零件打孔与平面铣削的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机床能完成钻孔、扩孔、镗孔、切沟槽以及平面的铣削加工;可用小直径铣刀以铣削代替大孔的镗削,用轮廓控制方式铣削平面、框形平面、孔的平面以及任意曲面;还能进行坐标精度较高的孔系加工,是中型机械、工程机械、机车车辆、矿山设备、钢铁、军工等工业部门必不可少的加工设备,但是在使用的时候速度不够快,刚性不够好,操作不方便,造型不美观,效率不够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使用的时候速度快、刚性好、精度高、可靠性强、操作方便、造型美观,效率高,因此,设计一种零件打孔与平面铣削的加工设备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零件打孔与平面铣削的加工设备。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零件打孔与平面铣削的加工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后方设有一号三轴电机座,所述一号三轴电机座前表面设有一号防撞块,所述一号防撞块内设有一号丝杆,所述底座上表面前方设有一号三轴尾端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前方设有一对一号导轨,一对所述一号导轨上表面均滑动连接有一号滑块,每个所述一号滑块上表面共同设有鞍座,所述鞍座上表面设有一对二号导轨,一对所述二号导轨均滑动连接有二号滑块,所述鞍座上表面右端且位于一对二号导轨之间设有三轴电机板,所述鞍座上表面且位于三轴电机板左侧表面设有二号三轴电机座,所述二号三轴电机座左侧表面设有二号丝杆,所述鞍座上表面左端且位于一对二号导轨之间设有二号三轴尾端座,所述二号三轴尾端座右侧表面设有二号防撞块,每个所述二号滑块上表面共同设有工作台,所述底座上表面且位于鞍座后方设有立柱,所述立柱前表面设有一对三号导轨,一对所述三号导轨上均滑动连接有三号滑块,所述立柱前表面上端且位于一对三号导轨之间设有三号三轴电机座,所述立柱上表面且位于三号三轴电机座上表面设有平衡缸支座,所述平衡缸支座上表面设有平衡缸,所述三号三轴电机座下表面设有三号防撞块,所述三号三轴电机座内设有三号丝杆,所述立柱前表面下方且位于一对三号导轨之间设有三号三轴尾端座,每个所述三号滑块前表面共同连接有主轴箱,所述主轴箱左右两侧表面且位于每个三号滑块对应处均设有滑块调整块,所述主轴箱上表面前方设有直联电机座,所述直联电机座内设有直联主轴。所述鞍座下表面设有一号丝杠螺母,所述一号丝杆位于一号丝杠螺母内,所述工作台下表面设有二号丝杠螺母,所述二号丝杆位于二号丝杠螺母内,所述主轴箱后表面设有三号丝杠螺母,所述三号丝杆位于三号丝杠螺母内。所述鞍座上表面且位于一对二号导轨之间设有下拖链槽。所述一号丝杆前端位于一号三轴尾端座内,所述二号丝杆左端位于二号三轴尾端座内,所述三号丝杆下端位于三号三轴尾端座内。所述一号三轴尾端座前表面设有精密轴承锁紧螺帽。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零件打孔与平面铣削的加工设备,具有速度快、刚性好、精度高、可靠性强、操作方便、造型美观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零件打孔与平面铣削的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零件打孔与平面铣削的加工设备的底座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零件打孔与平面铣削的加工设备的鞍座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零件打孔与平面铣削的加工设备的工作台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零件打孔与平面铣削的加工设备的立柱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零件打孔与平面铣削的加工设备的主轴箱的主视图;图中,1、底座;2、一号三轴电机座;3、一号防撞块;4、一号丝杆;5、一号三轴尾端座;6、一号导轨;7、一号滑块;8、鞍座;9、二号导轨;10、二号滑块;11、三轴电机板;12、二号三轴电机座;13、二号丝杆;14、二号三轴尾端座;15、二号防撞;16、工作台;17、立柱;18、三号导轨;19、三号滑块;20、三号三轴电机座;21、平衡缸支座;22、平衡缸;23、三号防撞块;24、三号丝杆;25、三号三轴尾端座;26、主轴箱;27、滑块调整块;28、直联电机座;29、直联主轴;30、一号丝杠螺母;31、二号丝杠螺母;32、三号丝杠螺母;33、下拖链槽;34、精密轴承锁紧螺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6所示,一种零件打孔与平面铣削的加工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后方设有一号三轴电机座2,所述一号三轴电机座2前表面设有一号防撞块3,所述一号防撞块3内设有一号丝杆4,所述底座1上表面前方设有一号三轴尾端座5,所述底座1上表面前方设有一对一号导轨6,一对所述一号导轨6上表面均滑动连接有一号滑块7,每个所述一号滑块7上表面共同设有鞍座8,所述鞍座8上表面设有一对二号导轨9,一对所述二号导轨9均滑动连接有二号滑块10,所述鞍座8上表面右端且位于一对二号导轨9之间设有三轴电机板11,所述鞍座8上表面且位于三轴电机板11左侧表面设有二号三轴电机座12,所述二号三轴电机座12左侧表面设有二号丝杆13,所述鞍座8上表面左端且位于一对二号导轨9之间设有二号三轴尾端座14,所述二号三轴尾端座14右侧表面设有二号防撞块15,每个所述二号滑块10上表面共同设有工作台16,所述底座1上表面且位于鞍座8后方设有立柱17,所述立柱17前表面设有一对三号导轨18,一对所述三号导轨18上均滑动连接有三号滑块19,所述立柱17前表面上端且位于一对三号导轨18之间设有三号三轴电机座20,所述立柱17上表面且位于三号三轴电机座20上表面设有平衡缸支座21,所述平衡缸支座21上表面设有平衡缸22,所述三号三轴电机座20下表面设有三号防撞块23,所述三号三轴电机座20内设有三号丝杆24,所述立柱17前表面下方且位于一对三号导轨18之间设有三号三轴尾端座25,每个所述三号滑块19前表面共同连接有主轴箱26,所述主轴箱26左右两侧表面且位于每个三号滑块19对应处均设有滑块调整块27,所述主轴箱26上表面前方设有直联电机座28,所述直联电机座28内设有直联主轴29;所述鞍座8下表面设有一号丝杠螺母30,所述一号丝杆4位于一号丝杠螺母30内,所述工作台16下表面设有二号丝杠螺母31,所述二号丝杆13位于二号丝杠螺母31内,所述主轴箱26后表面设有三号丝杠螺母32,所述三号丝杆24位于三号丝杠螺母32内;所述鞍座8上表面且位于一对二号导轨9之间设有下拖链槽33;所述一号丝杆4前端位于一号三轴尾端座5内,所述二号丝杆13左端位于二号三轴尾端座14内,所述三号丝杆24下端位于三号三轴尾端座25内;所述一号三轴尾端座5前表面设有精密轴承锁紧螺帽34。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工作台16通过二号滑块10在鞍座8上表面的二号导轨9上进行左右来回移动,来对零件进行左右移动位置,鞍座8通过一号滑块7在底座1上表面的一号导轨6上进行前后移动,来对工作台16的位置进行前后移动,主轴箱26通过三号滑块19在立柱17前表面的三号导轨18上进行上下移动,使主轴箱26进行上下移动,并且三号三轴电机座20上的三轴电机工作,使三号丝杆24通过三号丝杠螺母32进行上下移动,使主轴箱26上下移动,并且移动的时候可以更加稳定,这样在对零件进行加工的时候,通过主轴箱26上下移动,使直联电机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件打孔与平面铣削的加工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后方设有一号三轴电机座(2),所述一号三轴电机座(2)前表面设有一号防撞块(3),所述一号防撞块(3)内设有一号丝杆(4),所述底座(1)上表面前方设有一号三轴尾端座(5),所述底座(1)上表面前方设有一对一号导轨(6),一对所述一号导轨(6)上表面均滑动连接有一号滑块(7),每个所述一号滑块(7)上表面共同设有鞍座(8),所述鞍座(8)上表面设有一对二号导轨(9),一对所述二号导轨(9)均滑动连接有二号滑块(10),所述鞍座(8)上表面右端且位于一对二号导轨(9)之间设有三轴电机板(11),所述鞍座(8)上表面且位于三轴电机板(11)左侧表面设有二号三轴电机座(12),所述二号三轴电机座(12)左侧表面设有二号丝杆(13),所述鞍座(8)上表面左端且位于一对二号导轨(9)之间设有二号三轴尾端座(14),所述二号三轴尾端座(14)右侧表面设有二号防撞块(15),每个所述二号滑块(10)上表面共同设有工作台(16),所述底座(1)上表面且位于鞍座(8)后方设有立柱(17),所述立柱(17)前表面设有一对三号导轨(18),一对所述三号导轨(18)上均滑动连接有三号滑块(19),所述立柱(17)前表面上端且位于一对三号导轨(18)之间设有三号三轴电机座(20),所述立柱(17)上表面且位于三号三轴电机座(20)上表面设有平衡缸支座(21),所述平衡缸支座(21)上表面设有平衡缸(22),所述三号三轴电机座(20)下表面设有三号防撞块(23),所述三号三轴电机座(20)内设有三号丝杆(24),所述立柱(17)前表面下方且位于一对三号导轨(18)之间设有三号三轴尾端座(25),每个所述三号滑块(19)前表面共同连接有主轴箱(26),所述主轴箱(26)左右两侧表面且位于每个三号滑块(19)对应处均设有滑块调整块(27),所述主轴箱(26)上表面前方设有直联电机座(28),所述直联电机座(28)内设有直联主轴(2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件打孔与平面铣削的加工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后方设有一号三轴电机座(2),所述一号三轴电机座(2)前表面设有一号防撞块(3),所述一号防撞块(3)内设有一号丝杆(4),所述底座(1)上表面前方设有一号三轴尾端座(5),所述底座(1)上表面前方设有一对一号导轨(6),一对所述一号导轨(6)上表面均滑动连接有一号滑块(7),每个所述一号滑块(7)上表面共同设有鞍座(8),所述鞍座(8)上表面设有一对二号导轨(9),一对所述二号导轨(9)均滑动连接有二号滑块(10),所述鞍座(8)上表面右端且位于一对二号导轨(9)之间设有三轴电机板(11),所述鞍座(8)上表面且位于三轴电机板(11)左侧表面设有二号三轴电机座(12),所述二号三轴电机座(12)左侧表面设有二号丝杆(13),所述鞍座(8)上表面左端且位于一对二号导轨(9)之间设有二号三轴尾端座(14),所述二号三轴尾端座(14)右侧表面设有二号防撞块(15),每个所述二号滑块(10)上表面共同设有工作台(16),所述底座(1)上表面且位于鞍座(8)后方设有立柱(17),所述立柱(17)前表面设有一对三号导轨(18),一对所述三号导轨(18)上均滑动连接有三号滑块(19),所述立柱(17)前表面上端且位于一对三号导轨(18)之间设有三号三轴电机座(20),所述立柱(17)上表面且位于三号三轴电机座(20)上表面设有平衡缸支座(21),所述平衡缸支座(21)上表面设有平衡缸(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剑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添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