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弧型凸棱钻杆摩擦焊机用夹持器卡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83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弧型凸棱钻杆摩擦焊机用夹持器卡盘,包括焊机本体,所述焊机本体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有供电电源,所述焊机本体的输出端通过焊接线分别电连接有电焊夹和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的正面设置有转柄,所述转柄的背面焊接有转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柄、转杆、涡轮、涡杆、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第一螺纹套筒、活动板、第一夹板、连接块、第三螺纹杆、第二螺纹套筒和第二夹板的配合,使方形工件和圆柱形工件在焊接时牢固,实现了对工件夹持效果牢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夹持方式存在夹持效果不牢固的问题,保证了工件在焊接时不宜偏移,给焊接的工作带来了便利,从而减低了焊接的工作难度。

A gripper chuck for arc-shaped convex-edged drill pipe friction wel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lamp chuck for arc-shaped convex-edged drill pipe friction weld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welding machine body. The input end of the welding machine body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a power supply through a wire,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welding machine body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an electric welding clamp and a clamping device respectively through a welding wire. The front face of the clamp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rotary handle, and the back face of the rotary handle is welded with a rota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the square workpiece and the cylindrical workpiece firm in welding, realizes the advantages of firm clamping effect on the workpiece, and solves the existing clamping side by setting the matching of the rotary handle, the rotary bar, the turbine, the screw rod, the first screw rod, the second screw rod, the first screw sleeve, the movable plate, the first splint, the connecting block, the third screw rod, the second screw sleeve and the second splint. There is a problem that the clamping effect is not firm, which ensures that the workpiece should not be offset during welding, and brings convenience to welding work, thus reducing the difficulty of welding 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弧型凸棱钻杆摩擦焊机用夹持器卡盘
本技术涉及焊机配件
,具体为一种圆弧型凸棱钻杆摩擦焊机用夹持器卡盘。
技术介绍
电焊机是利用正负两极在瞬间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电弧来熔化电焊条上的焊料和被焊材料,使被接触物相结合的目的,其结构十分简单,就是一个大功率的变压器,电焊机一般按输出电源种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交流电源、一种是直流电,他们利用电感的原理,电感量在接通和断开时会产生巨大的电压变化,利用正负两极在瞬间短路时产生的高压电弧来熔化电焊条上的焊料,来使它们达到原子结合的目的。在电焊机焊接工件时,往往需要对工件进行夹持,现有的夹持方式大多采用夹子直接夹在工件上,而这种方式只能夹持方块形的工件,而对于圆柱形的工件夹持效果不牢固,给焊接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增加了焊接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弧型凸棱钻杆摩擦焊机用夹持器卡盘,具备对工件夹持效果牢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夹持方式存在夹持效果不牢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弧型凸棱钻杆摩擦焊机用夹持器卡盘,包括焊机本体,所述焊机本体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有供电电源,所述焊机本体的输出端通过焊接线分别电连接有电焊夹和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的正面设置有转柄,所述转柄的背面焊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背面贯穿夹持装置并通过轴承座与夹持装置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杆的表面套接有涡轮,所述涡轮的顶部啮合有涡杆,所述涡杆的右侧焊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涡杆的左侧焊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侧和第一螺纹杆的一侧均通过轴承座与夹持装置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和第二螺纹杆的表面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筒,所述第一螺纹套筒的顶部焊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通过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通过轴承座活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筒,所述第二螺纹套筒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夹板。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尺寸大于活动板的移动距离。优选的,所述第三螺纹杆的顶部焊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表面作防滑纹处理。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相对应的一侧与第二夹板相对应的一侧作弧形设计。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与第二螺纹杆的表面均设置有螺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转柄、转杆、涡轮、涡杆、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第一螺纹套筒、活动板、第一夹板、连接块、第三螺纹杆、第二螺纹套筒和第二夹板的配合,使方形工件和圆柱形工件在焊接时牢固,实现了对工件夹持效果牢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夹持方式存在夹持效果不牢固的问题,保证了工件在焊接时不宜偏移,给焊接的工作带来了便利,从而减低了焊接的工作难度。2、本技术通过设置通槽,便于第一夹板的左右移动,使固定效果达到最佳,并且对第一夹板起到限位的效果,通过设置转盘,便于工作人员转动第三螺纹杆,通过设置转盘作防滑纹处理,增加了工作人员手掌和转盘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通过设置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作弧形设计,使方形工件和圆柱形工件夹紧效果达到最佳,通过设置螺纹,带动第一螺纹套筒左右移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夹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焊机本体、2导线、3供电电源、4焊接线、5电焊夹、6夹持装置、7转柄、8转杆、9涡轮、10涡杆、11第一螺纹杆、12第二螺纹杆、13第一螺纹套筒、14活动板、15第一夹板、16连接块、17第三螺纹杆、18第二螺纹套筒、19第二夹板、20通槽、21转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圆弧型凸棱钻杆摩擦焊机用夹持器卡盘,包括焊机本体1,焊机本体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2电连接有供电电源3,焊机本体1的输出端通过焊接线4分别电连接有电焊夹5和夹持装置6,夹持装置6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20,通槽20的尺寸大于活动板14的移动距离,通过设置通槽20,便于第一夹板15的左右移动,使固定效果达到最佳,并且对第一夹板15起到限位的效果,夹持装置6的正面设置有转柄7,转柄7的背面焊接有转杆8,转杆8的背面贯穿夹持装置6并通过轴承座与夹持装置6的内壁活动连接,转杆8的表面套接有涡轮9,涡轮9的顶部啮合有涡杆10,涡杆10的右侧焊接有第一螺纹杆11,涡杆10的左侧焊接有第二螺纹杆12,第一螺纹杆11的表面与第二螺纹杆12的表面均设置有螺纹,通过设置螺纹,带动第一螺纹套筒13左右移动的效果,第二螺纹杆12的一侧和第一螺纹杆11的一侧均通过轴承座与夹持装置6的内壁活动连接,第一螺纹杆11的表面和第二螺纹杆12的表面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筒13,第一螺纹套筒13的顶部焊接有活动板14,活动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15,第一夹板15的一侧通过连接块16,连接块16的顶部通过轴承座活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17,第三螺纹杆17的顶部焊接有转盘21,转盘21的表面作防滑纹处理,通过设置转盘21,便于工作人员转动第三螺纹杆17,通过设置转盘21作防滑纹处理,增加了工作人员手掌和转盘2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第三螺纹杆1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筒18,第二螺纹套筒18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夹板19,第一夹板15相对应的一侧与第二夹板19相对应的一侧作弧形设计,通过设置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9作弧形设计,使方形工件和圆柱形工件夹紧效果达到最佳,通过设置转柄7、转杆8、涡轮9、涡杆10、第一螺纹杆11、第二螺纹杆12、第一螺纹套筒13、活动板14、第一夹板15、连接块16、第三螺纹杆17、第二螺纹套筒18和第二夹板19的配合,使方形工件和圆柱形工件在焊接时牢固,实现了对工件夹持效果牢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夹持方式存在夹持效果不牢固的问题,保证了工件在焊接时不宜偏移,给焊接的工作带来了便利,从而减低了焊接的工作难度。使用时,如需要对工件进行焊接时,只需将工件放置在夹持装置6上,使转柄7转动,转柄7通过轴承座带动转杆8转动,转杆8带动涡轮9转动,涡轮9带动涡杆10转动,涡杆10通过第一螺纹杆11、第二螺纹杆12和轴承座的配合第一螺纹套筒13移动,第一螺纹套筒13带动活动板14移动,活动板14带动第一夹板15移动,通过转盘21转动带动第三螺纹杆17转动,第三螺纹杆17通过第二螺纹套筒18带动第二夹板19移动,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9的弧形对不同形状工件进行夹紧固定,固定完成后,焊机本体1、导线2、供电电源3、焊接线4和电焊夹5的配合对工件进行焊接,从而实现了工件焊接时牢固的效果。综上所述:该圆弧型凸棱钻杆摩擦焊机用夹持器卡盘,通过转柄7、转杆8、涡轮9、涡杆10、第一螺纹杆11、第二螺纹杆12、第一螺纹套筒13、活动板14、第一夹板15、连接块16、第三螺纹杆17、第二螺纹套筒18和第二夹板1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弧型凸棱钻杆摩擦焊机用夹持器卡盘,包括焊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机本体(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2)电连接有供电电源(3),所述焊机本体(1)的输出端通过焊接线(4)分别电连接有电焊夹(5)和夹持装置(6),所述夹持装置(6)的正面设置有转柄(7),所述转柄(7)的背面焊接有转杆(8),所述转杆(8)的背面贯穿夹持装置(6)并通过轴承座与夹持装置(6)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杆(8)的表面套接有涡轮(9),所述涡轮(9)的顶部啮合有涡杆(10),所述涡杆(10)的右侧焊接有第一螺纹杆(11),所述涡杆(10)的左侧焊接有第二螺纹杆(12),所述第二螺纹杆(12)的一侧和第一螺纹杆(11)的一侧均通过轴承座与夹持装置(6)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1)的表面和第二螺纹杆(12)的表面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筒(13),所述第一螺纹套筒(13)的顶部焊接有活动板(14),所述活动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15),所述第一夹板(15)的一侧通过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的顶部通过轴承座活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17),所述第三螺纹杆(1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筒(18),所述第二螺纹套筒(18)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夹板(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弧型凸棱钻杆摩擦焊机用夹持器卡盘,包括焊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机本体(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2)电连接有供电电源(3),所述焊机本体(1)的输出端通过焊接线(4)分别电连接有电焊夹(5)和夹持装置(6),所述夹持装置(6)的正面设置有转柄(7),所述转柄(7)的背面焊接有转杆(8),所述转杆(8)的背面贯穿夹持装置(6)并通过轴承座与夹持装置(6)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杆(8)的表面套接有涡轮(9),所述涡轮(9)的顶部啮合有涡杆(10),所述涡杆(10)的右侧焊接有第一螺纹杆(11),所述涡杆(10)的左侧焊接有第二螺纹杆(12),所述第二螺纹杆(12)的一侧和第一螺纹杆(11)的一侧均通过轴承座与夹持装置(6)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1)的表面和第二螺纹杆(12)的表面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筒(13),所述第一螺纹套筒(13)的顶部焊接有活动板(14),所述活动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1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建伟杜帅伟杨延昭刘付领卢勇
申请(专利权)人:襄城伟业智能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