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167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泵体组件及压缩机,泵体组件包括:泵体结构,包括适于对流体进行压缩的压缩组件,及与压缩组件连接的曲轴;曲轴与压缩组件连接的一端为进油端,进油端的端面向曲轴内延伸有进油孔;吸油结构,设于泵体结构上,包括形成有吸油腔的吸油本体,吸油腔一端与进油孔连通,另一端向远离进油孔的方向延伸;且吸油腔具有至少一处位置的横截面积大于进油孔的横截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泵体组件在泵油时,油先进入吸油腔,并经过吸油腔的横截面积大于进油孔的横截面积,可以缓解泵油时产生的扰动,减少进油端附近形成的漩涡,获得较好的泵油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
,具体涉及一种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为了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及不易损坏,需要对压缩机的零部件进行润滑。压缩机运行时,泵体泵油为压缩机润滑。其中,泵油是指在压缩机运转时,曲轴中心孔具有吸力,将润滑油带到泵体零件中,润滑零件。在曲轴中心孔吸油时,会在泵体与下盖之间(特别是曲轴下端两侧)形成漩涡,这将导致油在漩涡附近运转,难以顺利到达需要润滑的结构上,严重影响泵油效果,进而影响压缩机的润滑效果,使得压缩机的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在泵油时易在曲轴上吸油孔与压缩机壳体之间形成漩涡,影响泵油效果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不易在吸油孔与壳体之间产生漩涡、泵油效果较好的泵体组件及压缩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泵体组件,包括:泵体结构,包括适于对流体进行压缩的压缩组件,及与所述压缩组件连接的曲轴;所述曲轴与所述压缩组件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结构,包括适于对流体进行压缩的压缩组件(1),及与所述压缩组件(1)连接的曲轴(2);所述曲轴(2)与所述压缩组件(1)连接的一端为进油端(21),所述进油端(21)的端面向曲轴(2)内延伸有进油孔(22);吸油结构,设于所述泵体结构上,包括形成有吸油腔(4)的吸油本体(3),所述吸油腔(4)一端与所述进油孔(22)连通,另一端向远离所述进油孔(22)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吸油腔(4)具有至少一处位置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进油孔(22)横截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结构,包括适于对流体进行压缩的压缩组件(1),及与所述压缩组件(1)连接的曲轴(2);所述曲轴(2)与所述压缩组件(1)连接的一端为进油端(21),所述进油端(21)的端面向曲轴(2)内延伸有进油孔(22);吸油结构,设于所述泵体结构上,包括形成有吸油腔(4)的吸油本体(3),所述吸油腔(4)一端与所述进油孔(22)连通,另一端向远离所述进油孔(22)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吸油腔(4)具有至少一处位置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进油孔(22)横截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腔(4)自与所述进油孔(22)连通的一端延伸至远离所述进油孔(22)的另一端的过程中,具有至少部分位置处,横截面积连续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腔(4)自与所述进油孔(22)连通的一端延伸至远离所述进油孔(22)的另一端的过程中,横截面积连续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腔(4)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为光滑曲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腔(4)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为光滑封闭曲线。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腔(4)为回转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腔(4)的母线为光滑曲线。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腔(4)为轴向贯穿所述吸油本体(3)的通孔。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本体(3)包括与所述泵体结构连接的第一端板,远离所述泵体结构的第二端板,及连接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的环状侧板,所述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所述环状侧板共同围成所述吸油腔(4);所述第一端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连通所述吸油腔(4)与所述进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剑国丁学超彭小涛伍文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