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硼-二吡咯亚甲基衍生物、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合成和细胞成像
,具体涉及一种硼-二吡咯亚甲基衍生物、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非侵害性细胞成像能够使诊断变得容易,并监测细胞内环境中的生物结构和过程,已被证明是临床诊断和生物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强有力的工具。因此,很多的细胞成像技术,如磁共振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荧光技术等被广泛应用。然而在这些技术中,荧光技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对比度、高灵敏度、低成本、实时监测能力以及在细胞水平具有更高分辨率等优点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对于细胞内荧光成像来说,具有红光或近红外的吸收和发射的荧光材料更加适合,因为这可以避免由紫外光激发引起的光损伤,并且能够更深地穿透组织,从而减少背景自发荧光的干扰。然而,由于π-π堆积和其他非辐射跃迁路径,常见的红色或近红外荧光团的发射通常在高浓度或聚集状态下会发生猝灭。这种现象称之为聚集引起猝灭(ACQ)效应。而在2001年,唐本忠院士首次提出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解决聚集引起猝灭效应的办法。因此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硼‑二吡咯亚甲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该衍生物为2,6‑二三苯胺基‑1,3,5,7‑四甲基‑8‑三苯胺基‑硼‑二吡咯亚甲基,简称3TPA‑BDP,分子式为C67H54BF2N5,具体结构如式Ⅰ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硼-二吡咯亚甲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该衍生物为2,6-二三苯胺基-1,3,5,7-四甲基-8-三苯胺基-硼-二吡咯亚甲基,简称3TPA-BDP,分子式为C67H54BF2N5,具体结构如式Ⅰ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硼-二吡咯亚甲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在反应容器中将4-醛基三苯胺和2,4-二甲基吡咯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氮气保护下避光搅拌,随后向溶液中加入四氯苯醌继续搅拌,然后逐滴加入三乙胺,继续搅拌,再逐滴加入三氟化硼乙醚,继续搅拌,反应结束后经萃取,干燥,过滤提纯,得到1,3,5,7-四甲基-8-三苯胺基-BODIPY;步骤二:将碘酸溶解在水中,随后滴加入溶有步骤一得到的1,3,5,7-四甲基-8-三苯胺基-BODIPY和碘的无水乙醇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减压除去溶剂,柱色谱分离提纯,得到2,6-二碘-1,3,5,7-四甲基-8-三苯胺基-BODIPY;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2,6-二碘-1,3,5,7-四甲基-8-三苯胺基-BODIPY与4-硼酸三苯胺混合加入到烧瓶中,再向烧瓶中分别加入催化剂四(三苯基膦)钯,四氢呋喃和甲醇作为反应溶剂,最后再加入碳酸钠水溶液,氮气保护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萃取,干燥后过滤,减压除去溶剂,分离提纯得到2,6-二三苯胺基-1,3,5,7-四甲基-8-三苯胺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东霞,车伟龙,肖骏,张丽苹,谢志刚,苏忠民,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