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废水浓缩、蒸发和结晶一体的零排放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脱硫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脱硫废水浓缩、蒸发和结晶一体的零排放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燃煤锅炉烟气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是目前国内最广泛使用的脱除二氧化硫工艺。其突出的优点是:脱硫效率高、可回收石膏、工艺成熟可靠,对燃煤含硫量和锅炉负荷的变化适应性很强。在湿法脱硫塔的循环吸收浆液中,都会富集氯根离子CL-注:主要来源于烟气中的HCl,而高浓度CL-对金属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所以一般要求循环浆液中的氯离子浓度控制在20000ppm以内。将一定体积的循环浆液外排,就可以减少循环浆液中的氯离子浓度,排得越多,氯根离子浓度就低。在实际工程中,单台300MW机组湿法脱硫,一般需排放3~4m3/h,;单台600MW机组需要排放5~6m3/h。这就是脱硫废水的来源。脱硫废水不能直接外排,需要经过pH值调整、加有机硫去除重金属、加混凝/助凝剂有些还需加次氯酸钠去除COD,最后进入澄清/浓缩器。澄清/浓缩器上层清液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或二级进行排放;沉淀在下部的污泥经过脱水形成泥饼,污泥交由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硫废水浓缩、蒸发和结晶一体的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循环连通的浓缩蒸发器(1)、蒸汽压缩机(2)、蒸汽收纳器(6)、蒸发换热面(5)、蒸汽冷凝水收纳器(7)、水汽分离箱(3)及自然循环加热装置(4);所述蒸发换热面(5)位于浓缩蒸发器(1)内,其上端伸出浓缩蒸发器(1)、且与位于浓缩蒸发器(1)顶面的蒸汽收纳器(6)连通,下端与位于浓缩蒸发器(1)内的蒸汽冷凝水收纳器(7)连通;所述浓缩蒸发器(1)下部为脱硫废水部分、上部为低温蒸汽部分;低温蒸汽部分的低温蒸汽通过第一管路(8)抽吸至蒸汽压缩机(2)内,并在其内加压、升温形成高压高温蒸汽,且低温蒸汽与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废水浓缩、蒸发和结晶一体的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循环连通的浓缩蒸发器(1)、蒸汽压缩机(2)、蒸汽收纳器(6)、蒸发换热面(5)、蒸汽冷凝水收纳器(7)、水汽分离箱(3)及自然循环加热装置(4);所述蒸发换热面(5)位于浓缩蒸发器(1)内,其上端伸出浓缩蒸发器(1)、且与位于浓缩蒸发器(1)顶面的蒸汽收纳器(6)连通,下端与位于浓缩蒸发器(1)内的蒸汽冷凝水收纳器(7)连通;所述浓缩蒸发器(1)下部为脱硫废水部分、上部为低温蒸汽部分;低温蒸汽部分的低温蒸汽通过第一管路(8)抽吸至蒸汽压缩机(2)内,并在其内加压、升温形成高压高温蒸汽,且低温蒸汽与高压高温蒸汽之间的温差为8~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浓缩、蒸发和结晶一体的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换热面(5)包括一组竖直向设置的换热管束;换热管束的一端约束在蒸汽收纳器(6)内、另一端约束在蒸汽冷凝水收纳器(7)内,中部在浓缩蒸发器(1)下部的脱硫废水部分的脱硫废水中处于半自由摆动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废水浓缩、蒸发和结晶一体的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束为直径10mm、壁厚1mm的聚四氟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浓缩、蒸发和结晶一体的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分离箱(3)上部为蒸汽部分、下部为冷凝水部分;其入口位于蒸汽部分一侧、且通过第二管路(9)与蒸汽冷凝水收纳器(7)连通,蒸汽出口位于蒸汽部分顶端、且通过第三管路(10)与浓缩蒸发器(1)的顶面连通,循环冷凝水出口位于冷凝水部分底端、且通过第四管路(11)与自然循环加热装置(4)连通,外排冷凝水出口位于冷凝水部分一侧、且通过第五管路(12)外排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生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