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自动化游泳池高效循环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7992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力自动化游泳池高效循环滤机,包括有通过水泵与水池直接连通的储水室、过滤器、污水储水器、以及连通过滤器和污水储水器的虹吸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水室通过两根连通管分别与两个并列设置的过滤器相连通,并且所述储水室高于该两个过滤器; 所述连通过滤器和污水储水器的虹吸管与过滤器相连的上升管呈倾斜状。(*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力自动化游泳池高效循环滤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游泳池或其他养鱼池内的水进行循环处理的水力自动化高效循环滤机。
技术介绍
为了使游泳池内的水达到卫生标准,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游泳池内加入消毒剂,但是这种方法不仅投资费用高,而且效果不明显。另一种方法是不断地更换游泳池内的水,但是为了节约水资源,通常对游泳池内的水进行循环处理,再重新使用。然而,目前对游泳池内的水进行水处理的设备是在四个呈方形设置的过滤器上方架设一个储水室,该储水室通过水泵与游泳池直接连通,同时,该储水室通过管道分别与每一个过滤器相连,最后将经过滤器过滤的水重新输回游泳池内使用。但是这种对游泳池内的水进行循环处理的设备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使用四个过滤器对一个储水室内的水进行过滤处理,虽能够达到所需的过滤速度,但其占用的面积和空间过大,成本过高,尤其对那些小型游泳池来说,其本身占地面积就不大,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循环滤机,在循环滤机的安装使用上受到限制。    2.现有循环滤机是采用虹吸原理来对过滤器内部的杂质进行处理,但是其采用的虹吸管为倒U型,而采用这种结构的虹吸管对杂质的处理能力有限,从而导致必需有四个过滤器才能有效地完成过滤程序。3.现有过滤器中连通其上部密封腔室和下部净水腔室的连通管设在过滤器的外侧,并且呈悬空设置,在外力作用下极易被破坏,并且这种悬空设置的连通管较为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中的水力自动化游泳池高效循环滤机主要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循环滤机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中的水力自动化游泳池高效循环滤机包括有通过水泵直接水池连通的储水室、过滤器、污水储水器、以及连通过滤器和污水储水器的虹吸管,其中:所述储水室通过两根连通管分别与两个并列设置的过滤器相连通,并且所述储水室高于两个过滤器;所述连通过滤器和污水储水器的虹吸管在其与过滤器相连的上升管呈倾斜状。另外,所述污水储水器通过连通管连接有一沉淀池,该沉淀池在其上部通过连通管、水泵直接与水池相连通,在其底部设有与外界相连的排污管。另外,所述过滤器的纵截面呈T型,同时,连通过滤器上部密封腔室和下部净水腔室的连通管为半圆形管,该半圆形连通管直接焊接在过滤器的管外壁上,并且该半圆形连通管的上端口直接伸入到密封腔室内,从而大大增强了半圆形连通管的强度,避免其在外力冲击下受到损害,同时,该半圆形连通管由于紧贴在过滤器的管外壁上,从而缩小了过滤器的体积,进一步缩小了整个循环滤机的体积和占地面积。本技术中的水力自动化游泳池高效循环滤机在不降低水处理能力的前提下大大缩减了体积和占地面积,降低了成本,适用于没有较大水处理空间的游泳池使用。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水力自动化游泳池高效循环滤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水力自动化游泳池高效循环滤机的工作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中过滤器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虹吸管的侧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沉淀池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中的水力自动化游泳池高效循环滤机主要包括有一个通过水泵1直接与游泳池2连通的储水室3和两个并列设置并且分别通过各自连通管5与储水室3底部连通的过滤器6,其中过滤器6的顶部低于储水室3的底部。如图1所示,在两个过滤器6的一侧设有一个污水储水器10,该污水储水器10在其顶部通过虹吸管7分别与两个过滤器6相连通。如图2所示,该污水储水器10在其底部通过管道12与沉淀池11相连通,而该沉淀池11在其内侧中上部通过管道112、水泵4与游泳池2直接相连通,在其底部则设有一根与外界相连的排污管道111。如图3所示,过滤器6为一个纵截面呈T型的密封桶,该密封桶由PVC新型材料制成。过滤器6在其内侧上半部通过漏斗状隔板61分隔成上部的密封腔室62和下部的过滤室63,其中,隔板61在其顶部往上延伸出一根连通管64,该连通管64伸出过滤器6的顶部,并与虹吸管7的上升管71密封连接,同时,连通管64在其旁侧延伸出一根横向连通管60,该横向连通管60伸出过滤器6的侧壁外,并与储水室3底部的连通管5密封连接。过滤器6在其过滤室63内部填充有多层滤料层65,利用该滤料层65对水进行过滤、清洁,并在该滤料层65的下方设有一个用于积存净水的净水腔室66。如图1和图3所示,过滤器6在其中部设有一个可供维修人员进出的维修孔67,同时,通过该维修孔67来更换滤料层65的过滤材料。如图2所示,两个过滤器6的密封腔室62和净水腔室66均通过设在过滤器6外壁上的三根半圆形连通管8相互连通,同时,两个过滤器6的净水腔室6和密封腔室62通过两根连通管9各自连通。半圆形连通管8直接焊接在过滤器6的管外壁上,其上端口直接伸入到密封腔室62内,而其下端口则直接与连通两个过滤器6净水腔室66的连通管9相连。从而增加连通管8的强度,同时也减小了整个过滤器6的体积。-->如图4所示,本技术中的虹吸管7呈倾斜的V型,其上升管71与过滤器6内部的连通管64密封连接;下升管72直接插入至污水储水器10内。该虹吸管7在其拐弯处的下方设有一个辅助虹吸管73,该辅助虹吸管73也直接插入至污水储水器10内,同时,该虹吸管7在其拐弯处的上方设有一抽气管74,利用该抽气管74对虹吸管7进行抽气,以确保虹吸管7内部呈负压状态。另外,由于虹吸管7的上升管71与水平面呈60度角倾斜,因此,降低了虹吸管7在弯曲时的球冠高度,从而加快了虹吸管7的虹吸速度,进而保证在只有两个过滤器6时仍能完成四个过滤器所完成的水处理量。如图5所示,本技术中的循环滤机由于在污水储水器10的底部设有沉淀池11,利用该沉淀池11对污水储水器10内部的污水进行进一步沉淀处理,以便于对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该沉淀池10通过连通管12与污水储水器10的底部相连通,同时,通过水泵4和连通管112与游泳池2直接相连通。另外,该沉淀池11在其底部设有一根与外界相连的排污管111。本技术中的沉淀池为钢筋墙或砖墙结构,并在钢筋墙或砖墙内侧涂有水泥防水层,防止渗漏。本技术中水力自动化游泳池高效循环滤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水泵1将游泳池2内部的水送入到储水室3内,而储水室3内部的水利用重力作用直接通过连通管5分别流入到两个过滤器6内部的隔板61内,经过滤层65过滤后,水中的杂质将留在过滤层65内,而净水则直接进入到净水腔室66内,随着水量的增加,净水腔室66内部的水则经连通管9、8后进入到密封腔室62内,并从出水口69处流回游泳池2。由于长期使用,过滤后产生的杂质将残留在过滤层65内,则必须对过滤层65内的杂质进行定期清除,否则会降低过滤层65对水的过滤效果。因此,在过滤器6的连通管64上密封连接有虹吸管7,利用虹吸原理定期对过滤层65内的杂质进行清除,在利用虹吸管7对过滤层65内的杂质进行清除时还会产生一部分污水,该污水进入到污水储水器10内,再利用水的重力,将污水储水器10内部的污水进入到沉淀池11内,经沉淀处理,使沉淀-->池11内上方的净水重新输入到游泳池2内,从而充分利用了水资源。综上所述,本技术中的水力自动化游泳池高效循环滤机由于采用两个过滤器6,同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自动化游泳池高效循环滤机,包括有通过水泵与水池直接连通的储水室、过滤器、污水储水器、以及连通过滤器和污水储水器的虹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室通过两根连通管分别与两个并列设置的过滤器相连通,并且所述储水室高于该两个过滤器;所述连通过滤器和污水储水器的虹吸管与过滤器相连的上升管呈倾斜状。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循环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储水器通过连通管连接有一沉淀池,该沉淀池在其上部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东袁廷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碧波水处理设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