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齿双磨腔胶体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7660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1:05
一种双面齿双磨腔胶体磨,包括胶体磨磨体内的磨盘装置、密封装置、间隙调整装置、热交换循环装置、动力装置及其他部件。所述磨盘装置包括固连在主轴1上安置于磨体4内正中的转子6,和分别安置于磨体4内两端的两个定子7,所述转子6两端面均设有磨齿,定子7均只有一个端面设有磨齿,转子6两端面的磨齿分别与两个定子7的端面磨齿相啮合。所述密封装置是指主轴1轴向贯穿于定子7、转子6和磨腔端盖8的几何中心,主轴1与磨腔端盖8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所述间隙调整装置是指定子7与磨体4的磨腔之间通过导向平键16连接,调节螺杆12穿过磨腔端盖8上的螺杆座14与定子7通过螺纹固连,调节螺杆12通过两个反向螺母10、11固连在螺杆座14上,调节螺杆12端头连接导向圆盘15。所述热交换循环装置包括磨体4的夹层结构、其外壁连接导热油进出油口5,夹层内通循环导热油。该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高效可靠,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明显的经济价值。

A Colloidal Mill with Double Faced Teeth and Double Grinding Cavity

A colloid mill with double teeth and double grinding chambers comprises a grinding disc device, a sealing device, a gap adjusting device, a heat exchange circulating device, a power device and other components in the body of the colloid mill. The grinding disc device comprises a rotor 6 fixed on the main shaft 1 and placed in the middle of the grinding body 4, and two stators 7 fixed at the two ends of the grinding body 4 respectively. The two ends of the rotor 6 are provided with grinding teeth, and only one end face of the stator 7 is provided with grinding teeth. The grinding teeth of the two ends of the rotor 6 mesh with the end face grinding teeth of the two stators 7 respectively. The sealing device refers to the geometric center of the spindle 1 through the stator 7, the rotor 6 and the grinding cavity end cover 8 axially, and a seal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pindle 1 and the grinding cavity end cover 8. The clearance adjus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grinding chamber of stator 7 and grinding body 4 by a guide flat key 16, and the adjusting screw 12 passes through the screw seat 14 on the end cover 8 of the grinding chamber and the stator 7 is fixed by threads. The adjusting screw 12 is fixed on the screw seat 14 through two reverse nuts 10 and 11, and the adjusting screw 12 end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guide disc 15. The heat exchange circulating device comprises a sandwich structure of a grinder 4, an outer wall of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 heat conducting oil inlet and outlet 5, and a circulating heat conducting oil inside the sandwich. The invention has novel design, compact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high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wide practicability and obvious economic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齿双磨腔胶体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沥青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双面齿双磨腔胶体磨,属于沥青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胶体磨,其工作原理均为通过高转速电机驱动转子相对于定子作高速旋转运动,被加工胶体物料在流体压力或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转子和定子磨齿之间的间隙时受到强大的剪切力、摩擦力以及高频振动、高速漩涡和高速研磨等物理作用,促使胶体物料快速有效地粉碎、分散、均质和乳化,实现胶体物料超细粉碎和乳化效果。但现有多数胶体磨,定子和转子的间隙是固定的,对于剪切颗粒大小不同的胶体物料,或是生产不同的沥青产品,如改性沥青或橡胶沥青或乳化沥青等,不能很好适应;还有一种技术较先进的胶体磨,通过主轴的平移调整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隙,但对主轴的密封不理想,易泄露;其三,目前的胶体磨中定子和转子都是单端面设有磨齿,只有一个磨腔,有效研磨面积有限,生产效率不高。因此需要寻求一种创新技术来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双面齿双磨腔胶体磨,通过平移定子7来调整和转子6之间的间隙,实现对主轴1的理想密封不易泄露,且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面齿双磨腔胶体磨,包括胶体磨磨体内的磨盘装置、密封装置、间隙调整装置、热交换循环装置、动力装置及其他部件。所述磨盘装置包括固连在主轴1上安置于磨体4内正中的转子6,和分别安置于转子6两端面外的两个定子7。转子6两端面均设有磨齿,定子7均只有一个端面设有磨齿,转子6两端面的磨齿分别与两个定子7的端面磨齿相啮合。所述密封装置是指主轴1轴向贯穿于定子7、转子6和磨腔端盖8的几何中心,主轴1与磨腔端盖8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或采用可调节轴套与多油封配合的密封形式(该方式已经另案申请专利),或采用机械密封的密封形式,或采用填料密封配合油封的密封形式,或其他的旋转轴密封形式等。所述间隙调整装置是指定子7与磨体4内的磨腔之间通过导向平键16连接,调节螺杆12穿过磨腔端盖8上的螺杆座14与定子7通过螺纹固连,调节螺杆12通过两个反向螺母10、11固连在螺杆座14上,调节螺杆12端头连接导向圆盘15。每个定子7设2-8个调节螺杆12,调节螺杆12与磨腔端盖8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热交换循环装置包括磨体4的夹层结构、其外壁连接导热油进出油口5,夹层内通循环导热油。主轴1两端设有轴承座2,轴承座2设有润滑装置和水冷循环装置。主轴1的输入端与电机输出端相连。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工艺过程为:转子6在磨体4中心的轴向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两边的定子7通过调节螺杆12来调节其与转子6的间隙,根据生产的需要,磨体4内的双磨腔的间隙可以调整为相等,也可调整为一大一小。磨腔端盖8背面开设进料管道3,根据生产的需要,两进料管道3可同时输入相同的物料经过研磨剪切后由磨体4下方的出料口13集中输出,也可以输入不同的物料经过研磨剪切后由磨体4下方的出料口13混合输出。在生产过程中,有时需要调整定子7和转子6之间的间隙。当需要调大间隙时,先旋松螺母10,再旋紧螺母11,最后锁紧螺母10;当需要调小间隙时,先旋松螺母11,再旋紧螺母10,最后锁紧螺母11;螺母10、11的法兰圆周上标有刻度,可根据生产需要旋转相同的角度,以保证定子7轴向平移的间隙均匀,当旋转螺母10或11时,调节螺杆12会牵引定子7作轴向平移,定子7和转子6之间的间隙可调整范围为0至5mm,通过磨体4外壁上的视孔,可以观察和测量调节后的间隙;导向圆盘15与调节螺杆12的端头连接,它约束调节螺杆12只能轴向运动,不能旋转。磨体4为夹层结构,外壁连接有导热油进出油管5,夹层内可循环导热油,磨体4设有温度、压力监控装置。本专利技术双面齿双磨腔胶体磨,其主轴1和轴承座2构成简支结构,受力平衡性好,两轴承都在高温磨腔之外且设有冷却和润滑装置,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而且定子7和转子6之间的间隙调整也不影响主轴1,主轴1的密封更可靠,双面齿双磨腔的结构可以实现一磨多用,扩大了设备的使用范围和适应性,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与单磨腔胶体磨比较生产效率约提高60%~75%,同时提高了被加工产品的质量。该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高效可靠,具有突出的实用性和明显的经济价值。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例总装图。图中序号说明:主轴1,轴承座2,进料口3,磨体4,导热油进出油管5,转子6,定子7,磨腔端盖8,密封腔9,螺母10,螺母11,调节螺杆12,出料口13,螺杆座14,导向圆盘15,导向平键16,磨腔支脚17,底座18,联轴器19,电机20。所述主轴1轴向贯穿于定子7、转子6和磨腔端盖8的几何中心,主轴1与磨腔端盖8之间设有密封腔9,内设密封件。所述转子6为双面磨齿,固连在主轴1上,可与主轴1一起转动,且安置于磨体4内的正中心。定子7均为单面齿,通过导向平键16安置于磨体4内的磨腔两端,与转子6的磨齿相啮合,且在调节螺杆12的牵引下可沿磨腔上的导向平键槽轴向平移。所述磨体4为夹层结构,与导热油进出油管5组成导热油循环系统。磨腔支脚17与下部底座18固连,且承受通过导向平键16传递的剪切力。所述螺母10、11,调节螺杆12,螺杆座14,导向圆盘15构成定子7和转子6的间隙调整装置,既能起到调整间隙的作用,还能对定子7进行轴向定位,承受轴向力。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附图2和附图3。一种双面齿双磨腔胶体磨,包括胶体磨磨体内的磨盘装置、密封装置、间隙调整装置、热交换循环装置、动力装置及其他部件。所述磨盘装置包括固连在主轴1上安置于磨体4内正中心的转子6,和分别安置于磨体4内两端的两个定子7。所述转子6设双面磨齿,定子7均设单面磨齿,转子6的双面磨齿分别与两个定子7的单面磨齿相啮合。所述密封装置是指主轴1轴向贯穿于定子7、转子6和磨腔端盖8的几何中心,主轴1与磨腔端盖8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本实例中采用可调节轴套与多油封配合,外加填料密封的密封形式(该方式已经另案申请专利)。所述间隙调整装置是指定子7与磨体4内的磨腔之间通过导向平键16连接,调节螺杆12穿过磨腔端盖8上的螺杆座14与定子7通过螺纹固连,调节螺杆12通过两个反向螺母10、11固连在螺杆座14上,调节螺杆12端头连接导向圆盘15,本实例中每个定子7设有3个调节螺杆12,在磨腔端盖8的端面上以等边三角形的形式布置。所述热交换循环装置包括磨体4的夹层结构、磨体4外壁连接导热油进出油口5,夹层内通循环导热油。磨体4外壁还设有视孔,温度、压力监控装置。主轴1两端设有轴承座2,主轴1输入端与电机20输出端通过联轴器19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齿双磨腔胶体磨,包括胶体磨磨体内的磨盘装置、密封装置、间隙调整装置、热交换循环装置、动力装置及其他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齿双磨腔胶体磨,包括胶体磨磨体内的磨盘装置、密封装置、间隙调整装置、热交换循环装置、动力装置及其他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齿双磨腔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盘装置包括固连在主轴1上安置于磨体4内正中的转子6,和分别安置于磨体4内两端的两个定子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面齿双磨腔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6两端面均设有磨齿,定子7均只有一个端面设有磨齿,转子6两端面的磨齿分别与两个定子7的端面磨齿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齿双磨腔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是指主轴1轴向贯穿于定子7、转子6和磨腔端盖8的几何中心,主轴1与磨腔端盖8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或采用可调节轴套与多油封配合的密封形式(该方式已经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柱喻志勇刘华志刘海燕刘亮王冲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安捷路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